段建麗
摘要: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應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學技術悄然走進了課堂。它改變了傳統的“粉筆”+“黑板”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逐漸成為現代教學的一種趨勢。目前,小學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教學主要體現于課堂教學形式上,尤其是多媒體計算機這種集文本、圖形、影像、動畫、視頻、聲響、音樂等多種信息符號于一體的功能,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學性,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其魅力,促進了語文教學形式的豐富多彩、教學過程的優化組合和教學質量的普遍提高,從而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給語文教育也帶來了一場革命。把語文實踐活動與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融合成一幅幅聲形并茂的生動畫面展現在課堂上。信息技術在與語文實踐活動教學整合的突破過程中,對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增強自主能力、有效多元的評價等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可以說,信息技術之花在語文實踐活動教學這塊沃土上得到了綻放。
一、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實踐活動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時代要求。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和“實驗”、“ 考察”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時,要突出它的開放性和實踐性,鼓勵學生關注差異,追求新奇。引導學生要有自己的觀察;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還要有自己的語言。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對擴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在“模擬科技新聞發布會”的綜合實踐中,我讓學生上網搜索:1、最新的科技成果。2、科技發布會“主持人或發布者”的語氣、風格。3、專家對發布會的內容、價值、意義作評價的方法。學生經過一周時間的網上查閱和學習后,隨后在班上舉行的“模擬科技新聞發布會”的綜合實踐中,學生扮演的主持人、發布者、評價者、觀眾等各個角色,都在模仿的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創新。其中“主持人”推出以幽默見長的主持風格,“評價者”扮演者雖然沒有專業知識卻模擬出被同學稱為“專家級”的風度,他們贏得全班同學的熱烈掌聲。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學生既有創新意識的激發,又得到了實踐能力的鍛煉。這樣的設計正體現了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落到實處。
二、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
語文實踐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進行的一種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實踐,它強調要以學生自主能力為主。要求活動必須面向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多種現代媒介的出現,為學生的自主能力發展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如在用假日做實踐活動“小記者采訪水資源狀況”中,教師根據實踐活動的主題和需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條件許可的學生帶上自有的手機、數碼相機等媒介設備,圍繞主題實地采訪。小記者貼近學生宿舍區觀察用水情況、走向田間地頭采訪農民記錄水資源的現狀、走進水電管理處訪問工作人員了解水資源時空分布……。并用媒介設備做了錄音、拍照、錄像等,然后回到家里用電腦做成演示課件。在展示成果課堂上,小記者用錄音、用圖片、用配上錄音、視頻的課件,在班上交互式電子白板播放展示。全班同學觀看了小記者從四面八方搜集回來的聲、像資料后,獲得了更多的采訪素材、擴展了采訪的點和面。同學們通過對這些聲像材料進行探究,揭示了水資源短缺的人為原因和自然原因、提出了解決辦法,課堂效率比以前的實踐活動課有了很大提高。這個活動設計在兩個方面體現了學生的自主能力:一是小記者自主選擇采訪材料;一是全班同學對這些材料自主探究。活動的內容與學生的主觀判斷緊密聯系,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學生勁頭十足,自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可見,利用多媒體增強實踐活動效果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操作計算機、自主探究等實踐能力。
三、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對學生的評價多元化
古往今來,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大多是卷面評價,評價結果是評卷老師說了算。而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科學、合理使用,使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更客觀、真實、民主。《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強調:“實踐活動的評價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和多元標準,肯定學生與世界交往的多元方式。”語文實踐活動,從開始學生的探究、實踐、體驗到隨后的交流、反饋和反思,每個環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評價應貫穿于整個活動之中,要動態化、多元化的來評價。評價的主體不僅僅是學生,還包括教師、家長、課程本身及教學管理體系,要將自評、互評、他人評價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體現評價的多元化。我在校園網上制作了班級的實踐活動專題網頁,給每個學生建立電子檔案,學生按時在電子檔案上填寫活動進度情況。在網頁里開辟有“我的評價”欄目,該欄目是參加活動的學生的評價表格,可以對各階段的活動進度做相應的評價,學生進入后可以自評,也可以互評,本校的教師也可以給予評價;另外專題網頁里的“留言欄”上是本校瀏覽者的鼓勵性留言。眾人給予的評價無疑極大地促進被評價者的進取心。在網絡的連接下,原來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變成“溝通無限”,評價變得多元而豐富。
隨著教育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為語文實踐活動課在教學中注入更多的“新鮮”的血液,推動了教學效果的改善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它已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理想的工具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今后的語文實踐活動課中,我們將不斷摸索,不斷創新,讓信息技術與語文實踐活動教學得到更完美的整合,信息技術之花在這一方土地上將綻放得更絢麗多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