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聞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均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尤其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創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將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重點。重點對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及教學質量展開如下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基于新課改持續深入的大環境下,初中數學老師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工作時,選取教學工具、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后,所產生的教學有效性均有明顯差異。而在新課改教學要求下,老師需將學生放于教學中心,重點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升教學有效性將顯得非常關鍵。
一、創新數學教學模式,改善教學質量
初中數學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不同學生的差異,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活動,以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調整好學生的學習方式,并多鼓勵學生學會分析、思考、回答問題,將討論式、合作式的教學方式應用到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最終促進學生學習。
比如,初中數學老師為學生講解“三角形性質、判定”這一章節內容時,學生僅通過課堂講解學習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老師可在講解時把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把學習任務分配到各個小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且組員一起討論完成學習任務,在討論過程中可將難題羅列出來,并在課堂上詢問老師具體的解決方法,老師一一解答學生的疑問,有利于學生學習。運用此種教學方法,可明顯改善教學質量,較好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便于學生理解、掌握教學難點、重點。
二、轉變教學思想,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解答各種數學問題時,解題關鍵點在于讓學生找準解題思路,并熟知問題涉及的數學知識點,之后根據題目中提供的各種已知條件,將問題與已知條件間的關聯找出,并將題目所涵蓋的相關知識點陳列出來,最終準確、快速地解答數學問題。為此,老師在講解數學解題方法時,可利用數形結合的講解方法,或是向學生講解一些經典例題,通過圖形把所講解的知識點一一羅列出來。又或是老師在講解數形結合時,可把一些經常用到的解題步驟、解題思路告知學生,讓學生在解題時嘗試多用該種方法解題,從而提升其解題能力。比如,老師利用柱狀圖、扇形圖、樹狀圖等講解重點,這樣可將一些較為復雜、繁瑣的數學問題簡單化。
例如,老師為學生講解“概率”這部分內容時,可先為學生講解具體的解題思路。如,已知小明前后共擲骰子2次,則2次擲骰子向上的數的和為5的概率是多少?按照題目當中提供的已知條件,若學生單純地依靠想象,則難以把所有骰子可能發生的概率快速計算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可指導學生通過構建坐標的方式,仔細查看坐標和計算方法,最終解答出來。學生利用坐標圖進行分析,可明確在36種可能會出現的狀況當中,出現4次擲骰子向上的數字的和為5,就可算出概率4/36(1/9)。通過將數形結合思想較好地運用到初中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并理解概率這一知識點有很大幫助,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引入多媒體技術,提升學習積極性
在現階段的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把多媒體技術較好地應用到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因為在整個數學課程教學開展期間,大多數教學知識點都較抽象,且邏輯性也非常強,學生學習起來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多媒體技術,可將很多抽象知識點直接呈現給學生,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學習。
例如,數學老師在為學生講解“幾何圖形”這部分知識點的時候,把多媒體技術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將幾何圖形當中的球體、圓柱體、圓錐、立方體、圓錐等,制作成3D效果,便于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清晰地看出所有物體呈現出的三視圖。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老師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板書設計上,只需把講解重點利用多媒體呈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思考時間,最終提升其學習積極性,明顯改善初中課堂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時,為進一步調動學生對數學課程的積極性及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并根據學生自身學習情況改進教學方法,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數學知識。這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還能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這對之后開展數學課程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張萌.初中數學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利用和推廣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23):33-34.
[2]廖明國.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中外交流,2017,12(2):184.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