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芳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高年級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要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改變教學模式。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對日后學習語文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探究,分析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使其能夠提出有效的教學措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興趣;專業素質
閱讀是小學語文學科中重要的內容,對學生日后學習語文知識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在開展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學習知識。同時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與素質,使其能夠較好地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求。下文將進一步對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課堂教學進行分析,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保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語文教師在對高年級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占據重要位置,并且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學習閱讀知識中,學生不僅能掌握基本的知識,還能更好地認識世界,提高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審美意識,使學生能在閱讀文章中有自己的觀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另外,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只單純地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的人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中,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少語文閱讀興趣
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要保證學生有效掌握基本知識,更好地去進行語文閱讀,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這樣才能保證語文閱讀教學工作順利地開展。但是,根據一些資料所了解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注重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課堂教學缺少針對性
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中,受考試制度影響,教師往往采用統一方式方法開展教學,但是,學生接受知識、理解知識程度不同,以及智力方面也有所差距。統一教學并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不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課堂教學缺少針對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有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才能保證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質量。
3.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各個領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地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但是,教師長時間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并且很多學校中的教師年齡較大,對網絡信息技術缺少深入了解,或者依葫蘆畫瓢,不能較好地運用在教學中,因而不利于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質量的提升。
三、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
1.激發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
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語文閱讀失去興趣,從而降低語文閱讀課堂教學質量。只有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保證閱讀教學工作順利地開展。教師要具備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的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我最好的老師》一課中,傳統的教學方法便是教師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然后將課文中的知識點向學生傳授,保證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課后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自身的發展需求。
教師在正式上課前,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將新課引入,組織學生討論他們心中最好的老師是什么樣的?然后讓學生將自己心中最好的老師描述出來。通過帶入的方式,不僅能引出教學內容,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學生心中都會有一個理想型老師,教師也能通過學生的描述,完善自己,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
2.開展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活動
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要對學生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由于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真正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課文中,教師不僅要按照課程標準來要求每個學生,還要開展全面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接受到不同層次的教育。對低層次的學生而言,在教師的引導下,保證掌握基本的知識即可,比如弄清“為什么用草船借箭?”“怎樣用草船借箭?”“結果怎樣?”;針對中層次的學生,不僅要保證掌握基本的知識,還要具備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周瑜為何設造箭之計來為難諸葛亮,諸葛亮為什么能借箭成功?”從而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故事情節,使學生在閱讀理解文章后,能自主完成課后習題;針對高層次學生,教師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夠將掌握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可以自主完成課外延伸閱讀,如對《三國演義》的人物、故事、價值觀有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保證學生閱讀能力真正的提高,才能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使其更樂于去學習、去完成語文閱讀。
3.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
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能力對語文閱讀活動的開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對網絡信息技術有一定的了解,保證能夠有效地將其運用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學校應組織教師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工作,加強教師的學習,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對表現優秀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技術,完善自身專業能力,更好地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另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去教育先進地區進修培訓,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方法。
參考文獻:
[1]閆冰,張蕾.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35):325-326.
[2]郭保永.小學六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施策略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24):220.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