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燕
摘 要: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然而古詩詞的表達形式等與如今的現代文相差甚遠,有的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產生了厭倦心理,分析了當今古詩詞教學的現狀,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改進古詩詞教學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古詩詞;現狀;策略
古詩詞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有的托物言志,有的贊美祖國河山,有的抒發情感,言簡意賅,可謂是我國文化的精髓。在小學教材中,每一冊都安排一組古詩詞,然而古詩詞的表達形式等與如今的現代文相差甚遠,有的學生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產生了厭倦心理,為此,研究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對于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的個人經驗,分享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點滴經驗。
一、古詩詞教學現狀
在教學研討中發現,雖然新課改已在教學實踐中實施多年,但仍有教師教育觀念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一味地只想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對于古詩詞教學采用簡單的背誦、默寫形式,嚴重影響了古詩詞教學的效果。
(一)重默寫,輕理解
古詩詞雖然語句短,但仍表達了一個完整的意境。有些教師授課時,根據課文下面的注釋簡單地講解,幾分鐘后便把整首詩的詩意講讀完畢,剩下大部分的時間讓學生對古詩進行背誦默寫,學生機械地記憶古詩詞,慢慢地對古詩詞失去興趣,即使會默寫了,也是臨時記憶而已,過幾天就又一片空白。
(二)重傳授,輕感悟
古詩詞與現代文在語言表達上存在較大差異,有的教師擔心學生自主感悟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一般都采用講授法,將古詩詞的詞意、句意幫學生翻譯一遍,忽略了學生的感悟過程。即使學生理解了古詩詞的意思,對詩人表達的情感也只是略知一二而已。
(三)重背誦,輕朗讀
背誦并默寫古詩詞是古詩詞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在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側重于古詩詞的詩意及背誦,卻忽略了古詩詞的朗讀,缺少對古詩詞進行朗讀指導,學生只能快速地反復讀,最終熟讀成誦,導致學生背誦或默寫時出現錯別字的現象。
二、古詩詞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直以來,古詩詞教學困擾著眾多語文教師,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呢?
(一)介紹詩詞背景
每一篇古詩詞都抒發了作者的某種情感,寫作的背景不同,抒發的情感也不同。教學時,向學生介紹古詩詞的背景是理解詩意的前提,有助于學生領悟作者表達的情感。如教學《游子吟》,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早期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早已不見蹤影,對母親給孩子縫補衣服的場景幾乎是聞所未聞。為此,介紹孟郊的背景有助于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孟郊早年常顛沛流離,可謂一個游子,本文寫的是他五十歲時被選為溧陽縣尉,結束了居無定所的游子生活,將母親接到溧陽一起生活,記憶最深的自然是每次分離前母親為自己縫補衣服的場景,歌頌了偉大的母愛,這時候學生再理解詩意也就輕松多了。
(二)創設詩詞情境
古詩詞與現代文不同,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努力創設古詩詞的情境,有助于學生對詩意的理解,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如教學《游子吟》時,可以借助電子白板等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孟郊回憶每次出遠門的場景視頻:孩子即將出遠門,慈母在微弱的燈光下為孩子密密縫補衣服,感受偉大的母愛。
(三)加強詩詞朗讀
眾所周知,在古代,讀詩書的時候總是搖頭晃腦的,為什么要搖頭晃腦呢?原來古文十分講究韻律和節奏,通過搖頭晃腦來增強節奏感,有助于停頓和記憶。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古詩并非是“誦讀”,而是機械地快速“背誦”,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進行示范朗讀,指導學生學會對古詩詞進行節奏劃分,在朗讀中體驗詩人表達的情感,達到熟讀成誦的效果。如教學《七步詩》,指導學生朗讀全詩時要帶有哀傷的語氣,朗讀“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笨梢杂帽瘧嵉恼Z氣朗讀;當朗讀到“豆在釜中泣”時要讀出曹植沉痛的心情;朗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要把朗讀的重音放在“生”和“急”,以此來表達作者的哀傷之情。
(四)加強詩詞訓練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苯滩陌才诺墓旁娫~有限,僅讓孩子掌握教材里的古詩詞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積累更多的古詩詞。
1.開始詩詞大賽
在家訪中發現,有些家長對孩子觀看電視節目的內容很茫然,不知道如何指導孩子,其實像《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電視節目,既滿足了孩子們觀看電視的欲望,又讓孩子在觀看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的古詩詞。為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每個周末觀看一期的《中國詩詞大會》,并定期在班級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此類活動,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會自覺地汲取課外古詩詞,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激發了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2.指導課外閱讀
與學生交流發現,學生的課外閱讀主要集中在漫畫和現代文,對于古詩詞,幾乎是從未有過的,班級的圖書角、學校的圖書室也很少見到有關古詩詞的書,也就是說孩子缺少課外閱讀古詩詞的來源和指導,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選擇閱讀的古詩詞內容,首先,可以指導學生閱讀同一詩人的不同作品;其次,指導學生閱讀同一題材的作品;第三,指導學生閱讀同一題目的詩詞,增長學生的見識。
總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古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現狀,結合教材、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帶領學生遨游古詩詞的海洋,讓學生喜歡古詩詞,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古詩詞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馳.小學古詩詞教學初探[J].中華少年,2017(6):104-105.
[2]唐幫恩.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J].中外交流,2017(18).
[3]董謙.小學古詩詞教學方法探討[J].基礎教育參考,2017(1):65-66.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