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健梅
摘 要:在任何一個教學階段,數學知識難度都略大于其他科目,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因而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常常會出現被動學習的現象,雖然在該種狀態下,學生依然能夠學習數學概念,但是其學習積極性并不十分理想,影響最終數學教學效果。為此,提出幾點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策略。
關鍵詞:學生;數學課堂;主觀能動性
由于數學知識難度相對較高,大部分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會出現上課走神、與其他同學嘮嗑等不良現象,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正是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要想使學生可以配合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中采用適合的方法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敢于提問與質疑
在新課標引導下,當前教學過程中人們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為了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工作,掌握更多數學知識,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就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1]。一方面教師需要增加自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讓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更近,保證每名學生都可以用于提出自己在學習相關知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當學生在提出與數學相關的問題時,不論該問題難度如何,教師都應該積極為學生解答。另一方面,低年級數學教師需要做好與學生在課下的溝通工作,通過參與學生的一些游戲活動,使學生可以將自己作為他們的朋友,并及時與教師溝通,讓教師了解到以怎樣的方式講授數學知識學生才能理解,當教師合理采納學生所提出的意見后,教學效果會更加理想,學生也會在課堂中積極進行自主思考。
二、恰當引入學生生活事件,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
眾所周知,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合理創設教學情景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要想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生學習熱情,筆者建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需要做好自身引導工作,通過恰當引入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場景以及在生活中已經發生的事件,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目的。
例如,在為小學生講授“認識人民幣”一課時,為了使學生能夠以飽滿的熱情融入課堂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演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民幣的情景,像在超市買東西時的情景,此時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以及生活之間的聯系,進而增加學生熱情、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三、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只有學生感受到自身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其才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基于當前教學中學生只能被動學習的問題,筆者建議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師在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時,應更合理地控制課堂時間[2]。在講授數學基本概念、計算方法、解題技巧后,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其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從而主動學習數學。
例如,在為小學生講授“100以內加法”一課時,由于對學生來說,該節課計算量相對較大,因此為了使學生成為課堂主人,讓學生通過自身主觀能動性學習到相關計算技巧以及知識,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中為學生布設出一百以內加法題目后,給其留出足夠的自主思考時間。
四、適時給予學生以鼓勵,讓其在數學課堂感受到成功
雖然在小學階段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習能力、分析能力相對較弱,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學生就具有前進的動力,此時也可以在不斷練習過程中提高自身學習能力與分析能力,更積極地融入數學課堂教學中[3]。基于此,我建議在為低年級學生講授數學知識時,小學數學教師不僅需要關注班級中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不理解之處,同時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表現,針對學生出現的閃光點以及其在課堂中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但是由于不同學生對成就感以及自信心的定義不強,導致部分學生在受到教師表揚時會出現驕傲自滿的情況,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狀態,因此,教師在給予學生鼓勵時,應對學生日后學習作出指導,促使學生可以擁有正確的努力方向,更好地調動起其主觀能動性。
總而言之,要想更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計算能力,保證學生數學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做好課堂上學生主觀能動性調動工作,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其在提問、質疑、參與的基礎上,主動思考數學問題,進而在主動學習、思考與練習的過程中扎實掌握數學知識,以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確保學生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盧元信.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J].考試周刊,2016(24).
[2]于淑娟.讓學生在趣味性和成功的體驗中學習數學[J].學苑教育,2016(10).
[3]胡飛.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景的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6(36).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