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俏
摘 要:用數據類圖表進行教學的最大優勢在于直觀、簡練,相比于冗長枯燥的理論知識或文字表達,簡明扼要的圖表更能直接表達中心思想和關鍵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近幾年的教學中不斷嘗試應用數據類圖表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也在不斷反思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類圖表進行教學。
關鍵詞:數據類圖表;經濟生活;教學;有效利用
運用圖表進行教學的方法最早是由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他曾指出:“綱要信號圖表教學法主要是依靠聯想,借助于關鍵詞、圖和字母符號的方式進行有效教學。”數據類圖表在必修一“經濟生活”教學中的應用尤為明顯。如何充分利用數據類圖表的優點,將繁復、枯燥的經濟理論直觀清晰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在簡明的數據展示與對比中獲取經濟信息,掌握經濟理論,值得我們思想政治課教師深入挖掘。本人在近幾年的教學中不斷嘗試應用數據類圖表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同時也在不斷反思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類圖表進行教學。
一、用于數據比較的表格
必修一“經濟生活”第七課第二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這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我國的分配制度。其中,按勞分配為主體這一部分內容要求學生識記按勞分配的基本內容和要求,理解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的客觀必然性及意義。這部分內容幾乎是純理論知識,如果僅是根據教材內容講解理論文字,不僅學生的理解浮于表面,似懂非懂,而且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厭倦理論記憶,排斥所學內容。而采用數據類圖表對比的方式(如下表),將按勞分配、平均分配、按需分配通過三個工資表格展現出來。學生通過數據的清晰對比,很容易能分析三種分配方式對目前的經濟現狀而言是否合理,并能分析不合理或是合理的原因,通過三種分配方式的對比分析,最后總結出實行按勞分配的客觀必然性、基本內容及意義。這樣既有利于學生通過直觀的數據真正理解理論知識,又有利于加深學生的記憶。
二、用于反映多主體數據變化的柱狀圖
數據類柱狀圖和折線圖是最能清晰表達數據變化趨勢的圖表,其中柱狀圖還能清晰直觀地反映出多個主體數據變化的情況,并一目了然地為我們展示出各個主體之間的差距。“經濟生活”第七課第二框“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這一框中要求學生了解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相關知識,并理解衡量社會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標——基尼系數。通過下圖“2010年部分發達國家的基尼系數”可以清楚了解這些國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數,比較各國社會收入差距情況,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再分配對社會收入差距的重要調節作用,從而引導學生討論國家可以通過哪些方式進行再分配的調節進而促進社會公平。
三、用于反映數據變化趨勢的折線圖
折線圖通過將不同時期的數據連接起來,可以為我們迅速、直觀地展示數據的變化波動情況。這種變化波動可以給學生帶來最直接的震撼和最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教學中講解股票價格波動的相關內容時最為有效。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多多少少聽說過股票,但很多對股票的了解都是一知半解?!敖洕睢钡诹n第二框“股票、債券和保險”要求學生掌握關于股票的基本知識,重點是股票收入的來源以及股票為何是一種高風險的投資方式。通過向學生展示下圖“新華保險K線圖”,學生可以感受到股票價格在大幅度地波動。通過讓學生分析“如何通過買賣股票來獲得收益?什么情況下購買股票會虧本?股票價格為何會不斷上下波動,受什么因素影響?”這些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總結出股票的相關基礎知識,讓學生將分析的內容與書本知識相結合,加深對股票相關理論內容的理解。
四、用于反映比例關系的餅狀圖
通過餅狀圖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數據的構成情況,迅速明確各部分數據間的比例關系,在經濟生活教學中常用于顯示關于家庭消費支出、國家財政支出的比例構成等。下圖是關于“經濟生活”第六課“投資理財的選擇”一課內容的相關餅狀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到各種投資理財方式所占的比重,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分析這些投資理財的方式,比較他們的風險性和收益性,引導學生討論“這樣的投資比例結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應該如何規劃一個合理的投資理財策略”,進而在討論中總結出投資理財應遵循的原則。通過提取信息、討論規劃,培養學生分析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我們日常生活中無不充斥著各種數據信息。如何正確運用有價值的數據,提高分析與運用數據的能力,是未來年輕人必須掌握的本領。而數據型圖表本身就是數據進行整合后的具體體現。教師通過運用數據型圖表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對數據的探究,可以逐步學習分析數據的方法,提高加工與處理數據的能力,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與發展。
參考文獻:
沙塔洛夫.教育散記[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4:66.
?誗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