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東
摘 要:安全管理是學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和前提,只有保證了學生自身的安全,才能保證他們能夠科學有效地學習知識,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高素質人才。如何保證學生的安全,優化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則成為學校和教師首先需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安全管理;策略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個人認知水平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自律性較差,因此,學校和教師要積極樹立從嚴治校的管理理念,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真正加強學生安全工作管理,讓學生能夠健康茁壯成長。
一、重視安全教育,完善各類安全制度
學校要重視安全工作的長期性,把它當作一項經常性工作來做,并將其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時刻將安全意識滲透到各個工作中去。學校要建立以校長為首的安全管理機構,制定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重大事故的應急預案,加強責任意識,簽訂安全責任書等。學校安全領導機構除了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檢查和落實安全工作以外,還要定期定時對所有教師進行安全培訓,檢查其學習效果,并主動走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對于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積極指導教師將其缺失的地方迅速加強。此外,教師還要單獨設立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等課程,真正地將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結合起來,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
二、加強課堂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班主任是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執行者,責任重大。班主任不僅要了解和教導學生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還要對學生不斷強化,讓他們將安全意識放在心里,落實在日常的行動之中。如在正常的各種學校活動或者班級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從場地、器材、過程等各方面進行檢查,確保活動過程的安全。班主任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及時解決學生之間的矛盾,避免任何意外事件的發生。
除了班主任自身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之外,班主任還要積極指導其他任課教師在本學科中滲透安全教育。如體育課中,教師應該對學生所涉及的體育動作、體育設施等做好檢查和防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確保學生能夠安全地完成各種動作,學到相關技能和知識。再比如,小學科學中有很多的觀察和實驗,那么教師就要將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安全防護告訴學生,讓他們有一個清晰明確的了解,進而進行正確的防護。
三、增加安全訓練,提升學生的自救能力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同時他們也是安全意識相對薄弱的一個群體,因此,教師應該加強他們安全問題的意識,提升他們的自我防護能力,增強他們的安全保護技能。如,教師要定期為學生講授一些自然災害的知識以及防護措施并定期進行演練,保證其在遇到突發狀況和意外發生時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行動,規避最大的危險,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失。比如,教師要定期為學生講述火災常識、地震常識并進行積極的實地演練,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危機意識,掌握安全技能。對于那些學校附近有湖泊,或者易發生滑坡或者地震的學校,教師還要加強學生對于溺水或者地質災害的相關教育,讓學生能夠規避危險。
四、家校相互結合,增強學生安全保護
學校是學生安全教育的主體,但是單憑學校自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長和社會的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比如,學校可以定期請一些安全專家或者消防士兵等專業人士為學生講解安全意識,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或者請附近的醫院和派出所為學生進行疾病防治講座或者進行學校附近環境整治等。另外,班主任還要積極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行為,及時和家長進行溝通,科學合理地解決其在生活、成長中的所有問題。
五、加大安全檢查,確保安全設施健全
除了學生的安全工作之外,學校的安全工作還包括學校的公共設施、國家財產的安全以及全校教職工的安全。因此,學校還要定期對所有的教職工進行安全培訓,搞好學校的防水、防火、防震等演練活動,并定期進行檢查,重視落實情況。對日常的保安人員、值班領導、教職工等做好指導工作,明確其義務和職責,確保學校人員的安全。學校還要定期由專人對學校的安全設施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確保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對不達標的設施進行拆除和替換,如消防設施、防盜設施、取暖設施等。另外,學校還要對學校的輔助設施和人員進行定期考核和檢查,確保其不存在任何安全問題,如學校的食堂、醫務室宿舍、飲水等。堅決杜絕各種流行病和大型傳染疾病的發生。
總而言之,學校一定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將所有的安全制度落到實處,讓學生和教職工都能夠形成一定的安全意識,掌握必要安全技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安全工作做好,讓學生能夠在安全的環境里學到知識,受到教育,最終發展成一個具有高素質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胡奎.淺析小學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問題[J].亞太教育,2015(14).
[2]何自奉.對農村中小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國農村教育,2009(Z2).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