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坤國
摘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各個階段的教學都開始建立新的體系,旨在提升教學水平,達到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就高中政治教學來說,在新課程改革下,最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改變教學方法,在開展理論教學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政治素質。當前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就需要尊重教學理念,合理應用教學方法,強化整體教學效用。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政治;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017-01
思想政治課程作為高中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求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運用,強化整體學習效果。傳統的政治教學過于死板,教師通常讓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硬性記憶,沒有針對新的教學目的對教學模式進行改變,使得課堂教學缺乏生機。因此,需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高中政治教學方法進行變換,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教學內容,強化高中政治教學與現代化社會發展的融合性。
1.新課程改革實施現狀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還是遵循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對相關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創新。但是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現狀還是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使得學生的中心地位那一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使其積極性不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教學效用,理論知識教學比重較高,導致部分教師忽視了高中政治教學的德育教育功能。學生及教師受到傳統高考的影響,對高中政治教學的實踐不足,而是按照傳統教學要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過多檢測,導致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進行交流、合作,但是實際上,這種課程安排還是不足,實踐性較差。教師沒有過多利用互聯網資源開展政治教學,僅僅依靠教材獲得教學材料,限制了政治教學的發展。
2.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方法
2.1?培養學生政治素養。在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需要以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為主,教師不僅需要關注教材內容,還需要對教材進行延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才能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師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根據教學要求對其進行完善及優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需要主動發言,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教學工作,使得主體作用得以發揮。教師及學生都需要明確學習中獲得樂趣是最重要的,即使需要對教學與學習結果進行探討,但是還是不能忽視教學與學習過程中的互動與方式。
2.2?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幫助高中生啟發學習思維,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內容產生更加具體的認知,提高教學效用。創設教學情境需要注意將其與教學內容相結合,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開展《多彩的消費》這個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模擬,通過這種方式使其對課程內容有更深程度的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賣家、買家、批發商等。然后讓學生模擬消費程序,使其在情境模擬過程中對課程內容充滿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體驗感。
2.3?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新課程改革的基礎要求,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興趣點對教學形式進行摸索。當前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的感覺,教師需要利用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興趣進行發展,讓其主動投入到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對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精準把握,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精彩環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形成多元化教學資源關系網,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使其從中了解更多的政治素材,提高政治綜合素養。
2.4?開展研究性教學。研究性教學主要以教學實踐為核心,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參與政治社會實踐,使其從實際生活中理解學習的目的。高中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重要階段,也需要形成正常的心理狀態,還需要培養社會生活經驗。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參與政治研究活動,讓學生脫離教材,對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及解決。這種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能夠讓學生滲透到實際學習中,提高教學針對性,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有較大的作用。
2.5?教學與實事結合。政治教學與其他科目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在于其與實事接軌,對社會生活有較大的影響。在開展高中政治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將教學內容與實事結合起來,讓學生形成真實的政治感悟。比如:在開展《文化生活》這個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當前的文化與社會的關系進行分析,還能夠結合文化與經濟及政治進行講解。高中政治本身就與社會有一定程度的聯系,教師需要搜集時事資料讓學生關注社會情況,對時代的發展進行分析,讓學生明確自身與社會的聯系。
3.結語
高中政治教學的變革需要與現代化社會的發展接軌,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實際開展政治教學工作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創設教學情境,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角色,教師需要開展研究性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教師還需要利用時事內容讓學生明確社會熱點問題,通過不斷優化教學體系達到改革教學方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月霞.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05):50-51.
[2]?盧延龍.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J].求知導刊,2015(09):57.
[3]?張大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政治高效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5(07):153.
[4]?宋佐歆.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學方法優化研究[J].學子(理論版),2017(4).
[5]?張金娥.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創新教學方法探究[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