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冬青
摘要:現如今美術是一門培養學生鑒賞美的一門藝術學科,既能夠鍛煉巧手,陶冶情操,又能夠增加藝術氣息和氣質,因此在初中開設美術課是毋庸置疑的。審美作為一種能力是可以培養的,這種能力在美術上得到充分的體現,每畫一張畫,每涉及到一個新的繪畫內容,學生不僅僅要準確觀察對象的形狀與顏色,要認真了解每一事物的構造與特征,分析其外在特征的形成原因,并大膽設想其可能出現的變化等,這些都是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過程。初中學生還沒有經歷太多固化的思維,他們的想象能力要超出我們的想象,他們的審美也會有他們自己的特色,放飛他們夢想的翅膀,有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通過美術繪畫學習獲得的知識可以提高智商。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素養;多樣化;學生為本
中圖分類號:G633.9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206-01
1.目前初中美術審美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美術教學處于邊緣化地位。由于受到升學的影響,美術教學處于邊緣地位,得不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然而,美術教學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因此,學校領導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美術教學,為學生的藝術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其次,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由于學校領導對美術教學的不重視,再加上美術學科沒有升學方面的硬性指標,導致美術教學不受重視,教師以一種敷衍的態度進行教學。再次,美術教育比較抽象。美術課程與其他主科課程不同,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同時,如果美術教師的授課沒有個性,那么美術教學就成為一種再現性教學。最后,美術教學的變化性。藝術與時代背景、時代發展有著密切聯系,藝術會受到時代發展的影響,美術教學會受到時代思想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2.開展初中美術審美教學的途徑
2.1?提升教師審美素養。目前很多教師觀念上產生了一定的偏差,重技術輕情感.錯誤地把技術的訓練放在了首位.忽略了學生對情感的體驗。審美教育能否最終得到落實。其關健在于教師的自身審美素養能否得到有效的提升。貫徹審美教育的先決條件就足要不斷地提升美術教師自身的素養,如知漢結構、藝術修養、專業視野等。闃此,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樹立良好的敬業愛生的職業道德.不斷提升自身素養,著力打造教師與學生的儀表美和語言美。積極重視學牛美術知識的學習。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要著力加強美術教研。廣泛深入地研究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內外肉素.促進美術教改活動的推進。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要注重美育的滲透和參與,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和先進的教學設備.制作美術課件,從而努力營造審美的教學氛圍,更好地服務于美術課堂教學。
2.2?鼓勵大膽想象,激發審美創造。心理學研究認為想象是人在感知客觀事物和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實踐表明,想象是美術的重要能力。美術活動離不開想象。在美術學習中如果缺少了想象,就將無法激發藝術構思與創造。因此,在平時的美術學習活動中,我們應充分利用學生愛幻想的特點,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獨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條件和機會,從而將學生的豐富想象力轉化為審美創造力。
2.3?以學生為本,教學多樣化。初中階段,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審美,審美沒有明確的標準,每一種風格都會有它的美麗,美術作品最重要的是能夠表達出特色,每一個作品都要有它的思想。在教學初中美術時,開放學生的大腦,容納多元化。例如,布置作業不給學生模板,給命名,鼓勵學生自己發揮想象,畫出學生心中的答案;再或者給出具體的模板,但作業不僅是模板本身,學生要在模板上進行具有個體特色的修整或填補。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個人欲望,也有利于教師更好的把握學生個體的特色以及學生在美術上的學習掌握的程度。另外,初中學生處于叛逆時期,對待學習會有抵觸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提高個體表現,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也可以利用游戲心理,比如在手掌心畫雞蛋等等,以此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4?欣賞優秀作品。通過欣賞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情感和審美活動關系密切,情感是審美能力培養的基礎,所有的審美活動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進行的。欣賞優秀作品,加強師生交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美術與讀書是一樣的道理,書與作品也是一樣,需要多觀察,仔細研究作品,在學生的心中能夠有一個對美大概的定義,明白優秀的作品有何優秀之處,這就是審美,只有具有審美的能力,在創作之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夠創作出具有美感的東西。每次閱讀與欣賞活動都應該有所收獲。初中生對美術課程的認識還處于表面階段,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還較弱。教師要在閱讀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導學生如何賞析美術作品的色彩、構圖、創新和美感等,美術作品中色彩的淺重、線條的粗細都直接反映了創作者的情感,要通過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去感受創作者創作時的情感。美術是需要欣賞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積累更多描繪技巧和光感的應用。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發現他們的技術性錯誤,并且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有正確的審美意識。
總而言之,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審美規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目前,我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教師應首先提升自身的審美素養,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激發審美創造,其次以學生為本,教學多樣化,最后欣賞優秀作品,加強師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