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巖松
摘要:互動式教學在如今小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無論是上課的互動游戲,還是課下的自覺作業完成,都離不開小學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小學美術作為容易受到小學生們歡迎的一門學科,能夠輕而易舉的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美術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優勢,創造良好的互動教學氛圍,讓小學美術教學煥發全新的風采。
關鍵詞:創造性;主動性;良性互動;多媒體手段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207-01
1.小學美術課堂的互動現狀
許多人回憶起小學生活,多是在語文數學等科目的狂轟濫炸中度過的。許多班主任為了讓孩子收起玩耍的天性,甚至連體育課也一并劃為自習課。美術課作為一門能夠激發學生繪畫樂趣和審美天賦的課程,即使一周一次,也能夠讓學生們獲得極大的精神享受。筆者就如今的互動現狀作以下介紹,并指出存在的問題。
1.1?美術教學中教師的單向傳播仍占據主導地位。由于處于求學過程中的最初階段,小學六年是非常能夠體現孩子天賦和創造力的六年。許多孩子在這個階段中的經歷,往往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愛好和人生軌跡。美術是一門不僅僅局限于畫畫的學科,它更能讓孩子們感受到美與自然。由于傳統的教學思維,許多小學美術教師的教學方法被束縛。課堂上本該屬于藝術的自由氛圍,被教科書所限制。
大部分美術教師,往往受困于課本,給學生們傳遞的僅僅是課本上淺顯易懂的內容。比如在《昆蟲王國》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只會簡單介紹這位畫家的生平,對繪畫藝術的貢獻等等,沒有對該作品的色彩及形體上的特質進行詳細分析和談論。學生們真正需要的不僅是藝術的熏陶,還有生動深入的了解。美術教師應該在擴充學生們課外知識之余,號召學生們互動參與課堂。
1.2?學生們對美術的理解局限于課堂。蘇州園林的石頭有著不同的形狀,多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得。有心的工匠們將它們擬成不同的事物,賦予了它們不同的意義,讓無生命的石頭們獲得了新生。其實這也是美術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如今的小學生們,大多對美術的理解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畫畫”任務。美術教師在他們的眼里,或許只是“畫畫好的老師”。
這體現出,如今的小學生們對于美術的理解僅僅局限于課堂。這為互動式教學的應用增加了許多無形的障礙。即使教師們能夠有效發揮多媒體手段的應用,幫助學生們加深對于美術課堂的理解,也無法在一朝一夕內改變學生們的思維定式。當然,不排除個別對于美術有天賦和興趣的學生,他們的思維天馬行空,對于一切事物都有著發現美的眼睛,和愿意發現的熱情。但是這樣的熱情很容易在應試教育中被消耗殆盡。他們或許尚未意識到自己的天分,就已經開始為升學率而擔憂了。在這個意義上來說,許多學生們的天分無法在美術課堂上得到挖掘,這對他們的一生都是損失。
2.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策略
盡管小學生是小學美術的主體存在,但是小學美術教師更應該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幫助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乃至事物美的認知中感受更多的快樂。為此,筆者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
2.1?讓學生成為美術課堂的主體。除了課本上的基本內容外,小學美術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發揮自主的創造性,引導他們獨立進行思考。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明確告訴學生們,我們的美術教學不僅僅是一周一次的,被用來放松精力的學科,更是日常生活中,大家對周邊事物美的感受。自主創造體現在學生的自主性提高上,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喜好是什么。比如在《點、線、面》的教學時,讓每位學生用自己最喜愛的一種顏色畫出相應的點、線、面,以此表達自己的喜好,教師將顏色相近的學生們被分為一組。一組中的顏色和而不同:比如喜歡紅色的學生中,還會包含暗紅淺紅等等不同層次的紅色。教師可以以類比的方法幫助學生認知自己喜歡的顏色與哪種事物最接近。是接近紅豆的暗紅色?還是接近國旗的鮮紅色?通過不同顏色的分組,教師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不同學生的偏好,當以后的教學中涉及到顏色的時候,就可以讓他們自主進行選擇教學內容。
2.2?在下課后,鼓勵學生們自主選擇任務。許多小學美術教師的課后任務,都會布置相對應的繪畫任務。如大家都畫貓咪圖,還必須用2B鉛筆。其實對于想象力豐富的小學生,完全不用進行如此限制。畫出自己心中理想的貓咪就可以,形式和繪畫工具不限制。
北歐宜家家居的許多卡通抱枕或者卡通毛絨玩具的原型,就是世界各國的孩子們繪畫的圖案。那些圖案或不拘一格,或奇形怪狀。但是都是孩子們創造力和想象力最好的表現形式。同樣的道理,當學生們畫出了與傳統觀念中形象不同的事物的時候,教師們不應該責怪他們的圖案太或天馬行空,而應該鼓勵他們,并傾聽學生們的心聲。
2.3?平時多借助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多媒體手段在早前還是一項比較陌生的手段,但是現在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大家都應該熟練使用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開拓型思維的豐富與發展。
一個動態的圖畫,無法直觀在學生們面前得到體現。可是一旦應用了多媒體,就能夠非常直觀的讓學生們感受到繪畫的魅力。除了視覺的享受,聽覺的疊加體驗能夠讓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為此,小學美術教師在保證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還要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讓互動式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中的應用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1]?孫炳芳.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冀教版)第11冊第2課《色彩的調和》教學設計[J].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08(Z1):121.
[2]?王國才.河北美術出版社小學美術第九冊第七課《盤泥條》教學案例[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二屆中小學教師教學案例展論文集[C].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