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明群
摘要:初中生正處于叛逆階段,對新事物的認識存在不足,需要教師的指引和幫助。班主任在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自立、自理等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提高班級管理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班主任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現階段,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已經成為當代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重點論述班主任如何堅持以生為本,做好班級的管理工作。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以生為本;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1-0232-01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其言談舉止對初中生的行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不僅是教育者,還是班級事務的組織者,在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方面起著關鍵性作用。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更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給予學生幫助。班主任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就要將以生為本的理念引入到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之中,并發揮其優勢,因此,本文對以生為本的班級管理模式進行重點分析、論述,以促進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1.初中環境下“以生為本”的重要性和施行意義
傳統模式下的“以師為本”逐漸轉變為“以生為本”的新模式,舊觀念認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這種觀點已經不符合現代教育學的發展進程,不符合學生的個性解放和知識需求。現代教育觀點認為,誰獲取知識誰就是課堂的主體,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從中受益,因此應該探索更加高效和模式使得學生受益最大化。班主任不僅是教學工作的參與者,更可以說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人物,“以生為本”理念需要得到班主任的支持才能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班級管理工作之中去。班集體的存在使得學生有了一個固定的學習環境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但同時,也需要相應的班級管理制度和理念來對不同的學生進行組織和管理。堅持“以生為本”的重要意義在于,讓每一位同學的獨立個性得到發展,給予他們更多的成長空間,且始終做到關心學生成人與成才,這樣才不會本末倒置,反之,背本趨末,將起不到期待的教學和管理效果。
2.“以生為本”的重點方向和履行方式
“以生為本”是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應該堅持和發揚的理念,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的重要場所,班級管理是以班集體為基礎展開的。班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班級活動管理、班級組織建設、班級教學管理以及班級制度制定等多方面,因此,教師必須明確班級管理的具體內容和分支,才能使相應地工作調整和提高。要想在實際工作中,切實落實“以生文本”的理念,應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
2.1?注重差異教學,培養人才而不是“好學生”。因材施教出自宋代理學家朱熹對《論語》的注釋,孔子的弟子子游和子孝都向孔子請問為孝之道,孔子的回答卻不同,為此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注釋,這是孔子根據學生材質的不同而進行的差異教學。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因材施教的觀點就是因為注意到了學生之間的差異,希望用不同的回答來使提問的學生獲得對于自身修養最好的答案,這也是教育的目標所在,即培養學生成長成才,而不是一視同仁地將教育機械化,失去原本的教育意義。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之所以千古流傳而為世人所重,就是因為它切中了教育的關鍵,即根據個人不同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式,以達到教學的目的,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書育人的效果。
2.2?學以樂之,樂以成之。在初中,各項組織的設計和開展大多需要班主任的首肯和支持,班主任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活動的成功程度,因此班主任需要熟悉不同學生的興趣點和優勢,尊重他們學習之余的愛好和理想,并積極地組織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提高涵養的同時,放松身心,再以輕松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以期事半功倍。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在不耽誤正常學習狀態的情況下,班主任應當明了學生的喜好并積極支持他們參加各種文藝活動,鍛煉除文化功課外的素質,也可以組織開展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得到放松,這樣也將裨益于班集體的發展。
2.3?關心學生的心性修養,存心養性。班集體的凝聚力是需要長時間積累的,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過各種班級活動來得到展現和加強,進而形成良好地班風。總所周知,中學生在初中階段正處在叛逆期,身心逐漸成熟,具有情緒易激動、好玩、喜歡刺激等特點,一旦在學習中受挫,很容易選擇逃避或者出現抵觸情緒。而在此時,校方、父母和教師的勸解和“壓迫”,使得學生更加地叛逆,出現厭學、逃學等行為。因此,應對該階段中學生具有的叛逆、敏感及情緒易激動等情緒,應從關心學生身心發展和心理需求入手,慢慢拉進師生關系,再加以勸導。
2.4?以生治生,班級管理反求諸學生自治。一個集體的管理程序總是依靠一定的秩序來實現,在以往的學習和生活中,班主任扮演者最為重要的角色,是班集體的絕對權威,這種方式在新課改推行以后,應該適當地調整,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班級管理小組制度是現階段較為有效地班級管理措施,并定期組織學生一起座談,聽取學生對班級管理的建議,擇善而從,畢竟學生才是班級真正的“主人”,良好地班級氛圍能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在學習和生活中肯定有很多感悟和最直接的內心感受,也是最能體會到制度好壞的群體,因此,適當加強學生自治的部分,是加強班級管理的有效途徑,也能夠減輕班主任的負擔,促進教學工作的有序運行。
總之,“以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管理能力,對良好班集體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更關鍵地是,它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和參與管理的樂趣,充分發揮自己的興趣和才能。初中班主任堅持“以生為本”,要做到從班級教學管理、班級活動管理、班級組織建設、和班級制度管理等四個層面充分關心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以學生為主,促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