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豐新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社會背景下,初中階段教育教學實踐中更為重視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化和課堂教學實際效果的提高,希望可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文章所述的研究工作,將生物教學方法的優化作為研究對象,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旨在為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改革創新提供理論參照。
【關鍵詞】生物教學方法;教學實效;措施
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和《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開始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優化和創新措施,為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诖耍谛聲r期的教育改革實踐探索中,初中生物教師還應該針對生物教學改革做出更多的努力和實踐,促進課堂教學的逐步優化,為學生深入學習初中生物知識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優化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實效的重要性
在新課程改革逐步深入的社會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由于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日漸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關注。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初中階段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接觸不足,學生在學習抽象生物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教學難點和無法解決的問題,對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產生限制。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基本學習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創新,實現對教學時間和教學資源的合理安排,爭取能夠在有限的教學資源支撐下創造出最大的教學效益,使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得到顯著的提高。從這一角度進行分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創新,提高教學實效,不僅關系到新課程改革理念的貫徹落實與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也與素質教育思想的踐行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存在緊密的聯系。教師應該正確認識這一點,并以此為切入點探索相應的教學方法優化措施,才能夠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同時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相應的支持和保障,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夯實基礎。
二、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思想的深入貫徹落實,初中生物教師也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在新課程改革思想的指導下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了適當的調整,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結合我國初中生物教學現狀,在教學方法的選擇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嚴重阻礙了初中生物教學的持續穩定發展,也不利于教學效果的穩步提高。具體分析,一方面,教師雖然引入了先進的教學方法,但是并未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接受能力的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的選擇和應用,而是強硬地將不同的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活動中,造成先進教學方法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和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深入學習[1]。另一方面,部分初中生物教師在引入先進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過于關注教學形式,如小組合作的形式和情境創設的形式等,對教學總結、教學評價和教學反思的關注度不足,長此以往,教學活動流于形式,極大限制了學生對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所以初中生物教師針對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應該積極探索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的措施,為學生系統學習初中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的生物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優化生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的措施
在全面分析初中生物教學現狀和優化初中生物教學方法重要性的基礎上,結合初中生物教學的現實需求,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優化創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為教學實效的進一步提高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優化自主探究教學法,促進學生生物知識的內化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和方法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積極倡導的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關注學生主體地位,希望能夠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在對初中生物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可以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模式,借助合理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內化,確保學生初中生物知識的基本學習效果。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入自主探究教學方法,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相關現象,討論和分析環境變化對生物的影響。學生聯系自身所學知識對生活中存在的“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的情況加以分析,雖然可能有些片面,但是學生在學習和探究過程中能形成對這部分生物知識的內化認識,促進整體學習效果的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素質也必然會得到適當的培養,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產生相應的積極影響。
(二)創設豐富生動的教學情境,實現對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激發
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著強烈的探究欲望。所以教師應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在聯系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生的情境學習體驗,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學習內在驅動力,為學生深入學習生物知識創造良好的條件,提高初中生物教學實效。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觀察細胞結構”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顯微鏡使用方面的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興趣,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顯微鏡下神奇的世界視頻,激發學生對使用顯微鏡的興趣。在完成情境創設的基礎上,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顯微鏡的使用模擬場景,讓學生能夠快速掌握顯微鏡的使用[2]。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實際操作顯微鏡觀察頭皮屑、口腔黏膜和相關葉片細胞組織等,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這樣借助情境創設教學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實現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育的有機聯合,對課堂教學實效的提高和學生對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支持和輔助作用。
(三)借助微課教育,攻克教學難點
微課教育教學方法是新時期隨著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所提出的課堂教學方法。借助微課教學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攻克學習難點,取得理想的學習成效。所以初中生物教師在對生物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可以加強對微課教學方法的應用,攻克教學難點,為教學實效的提高創造良好的條件。endprint
例如在組織學生學習“神經系統”方面知識的過程中,由于這部分知識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對于空間想象能力不足的學生來說是學習難點,教師在組織開展這部分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往往也無法保證教學效果。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將其中過于抽象的知識制作成為微課,在微課中以三維立體成像的方式將相關內容直觀、動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有助于在課堂上輔助學生對抽象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能讓學生在課后結合微課視頻反復學習和研究,直到掌握這部分知識點[3]??梢娫诤侠響梦⒄n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突破傳統的時空限制,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更加自由,對學生生物素養的培養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四)滲透生命教育方法,引發學生對生命的共鳴
受到新課程改革思想的影響,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情況,還要適當地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在探索逐步優化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滲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從生命教育角度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和生命共鳴,使學生形成關愛生命、敬畏生命和珍惜生命的意識,并進一步增強學生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突出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為將學生培養成為面向社會的高素質人才提供堅實的保障。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改革實踐探索中,必須正確認識生命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重要性,為生物教學的全面改革創新提供堅實的保障。
例如在對“生物和生物圈”部分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初中生物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入生命教育思想,向學生滲透生命教育[4],即在引導學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圈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確認識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圈的不可替代性,進而借助有效的教育和指導讓學生了解生物生存于生物圈中,必須遵循生命的基本規律,保護生態環境,為了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人類應該加強對生物保護的重視,并向學生講解生物保護作為人類生存保障的重要作用。這樣,學生通過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和對生命的感悟,就能逐步形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也能形成敬畏自然的情緒,進而在學習和生活中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善待動植物,并形成珍愛生命的思想。這樣就能夠逐步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學生的未來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初中生物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創新能夠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對初中生物知識的深入學習,提高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能力和生物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優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在這方面做出不斷的嘗試和探索,為學生深入學習初中生物知識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潔.優化生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J].新課程(中旬), 2013(11):44-45.
[2]魏鑫.優化高中生物作業提高課堂教學實效[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3(26):87.
[3]劉成波.優化課堂效果,提高實效導入——淺談生物課堂教學導入技巧[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3(46):35-37.
[4]劉芬.優化生物課堂,提高教學實效——如何解決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時少和探究耗時多的矛盾[J].新課程:中學, 2014(05):134-1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