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英
摘要:口算習題是數學課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明確口算習題的目的,有組織地在講課內容中安排口算習題,將會保證教學活動形式更有效地進行。在小學,尤其是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上,口頭活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小學數學;口算;教學;意義
小學生學習數學,首先是從數的認識開始的。而認識數,又是從形象到抽象,從熟悉到陌生的。要使學生能很好地學好數學,必須要在學生的腦海里建立起數與數之間的概念。如果“數”的要領在學生的腦海里顯得模糊,那么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就可能事倍功半。相反,如果小學生對“數”的要領有一個較為熟悉的認識,那么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也就可能事半功倍。怎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的認識水平,從而學好數學呢?我認為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一個較好的方法。口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因此口算能力的培養很重要。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有助于學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熟練地掌握各種計算法則;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全面科學地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推理、合理計算的能力等等。更何況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元化。”小學數學大綱也要求:“在低年級教學口算的基礎上,中、高年級要適當加強口算訓練。”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口算訓練勢在必行[1]。
一、數學教學中的口算練習及其意義
1、口算習題的進行只限于問答形式,即全班學生同時做某些練習。不要把別的東西和它混淆起來,像在教師口述下的筆頭回答問題,隨后全面核對。這正是所謂的數學聽寫,因為寫下一個答案經常要說幾遍,這就使題目變得容易多了,因而它不能帶來必要的緊張思考,因此也就不再成其為口頭形式的練習了。在進行數學聽寫時,講話內容僅限于口頭解題的某步驟,并不涉及我們所說的“口頭習題”這一活動形式,而進行“口算習題”這項活動所獲得的是口頭解題的全部結果。形成口頭活動的解題技能對小學生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當然這種能力只有在口算習題中才能練熟,而口算習題又是不能用其它形式的活動所代替的。
除此之外,口算習題之所以重要,還在于它能促使學生思維活動活躍起來。在兒童們作題時,他們的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力、憑聽覺對所說內容的領會能力、反應速度等等都在增長。口算習題配合其它形式的活動可以創造一種條件,以促使學生各類活動——思維、語言、動作反應的積極開展。口算習題在這一總過程中有著重大意義。
2、巧妙地運用口算習題,對提高課堂效果方面能起相當大的作用。把口算習題當作課堂活動中必要的有機組織成分,沒有它就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和技能方面遇到困難。需要注意的是: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除了配合正課內容的基本聯系之外還有用以溫固而知新的大量習題。配備每個練習的目的都應當是明確的。口算習題要像其他練習一樣,應遵守以下目的:鞏固舊課啟發新知,練習學過的技能技巧。因此適合口算習題的概念和技能技巧,其水平和程度是有所不同的。口算習題可以用來復習和加深某些知識,訓練技能和技巧,也可以用來直接為理解新知識做準備,還可以用來進行構成較復雜的技能技巧的單項訓練。在鞏固新知識的時候,如果一方面學生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來復習剛學過的新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及時地檢查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口算習題則是進行這一課堂活動的最有效的練習形式[2]。
二、課堂上進行口算習題的組織和安排
口算習題能夠在很短的時間里容下范圍很廣的材料內容。口算習題可以根據全班反映出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判定學生對課堂掌握得如何,以及全班對學習新知識的準備情況,并有助于發現學生的錯誤。
1、一節課開始時進行口算習題,可以起到整頓課堂紀律的作用,可以幫助教師很快轉入課堂活動。在一節課的中間和末尾進行口算習,可以影響學生注意力的變換,兒童們通常對于進行口頭習題產生的興趣可以使學生在書寫和課堂活動所造成的緊張和疲勞之后,在精神上得到一種獨特的緩和。這樣決不會比專門的、有組織的、獨立的課堂活動做的題少。
2、算習題會引起學生很大興趣。兒童們喜歡思考,但是除了必要的思考外,教學活動有時卻襲了低年級特別是一年級運用的尚未完善的那些課堂活動,比如讀、寫、畫、測的能力。有時不能獨立地讀和理解應用題,不能在練習本上演算等等。這使兒童們感到困難。如果安排口算練習就可以解除這些附帶的困難,并且還可以使數學習題的內容更加集中。應用題的通俗和簡練以及口述答案就更加有助于此。
3、在做口算習題時,學生們得到答案的機會要比其它課堂活動多。兒童們喜歡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當他們答對了時,他們總是感到十分滿意的。學生對口算之所以感興趣,還在于他們能夠及時檢驗自己解答的正確性。在相反的情況下,兒童們就會很快地喪失對所作的題目的興趣。如果他們產生了某種疑難,那么他們會把這些題目忘掉。其原因歸根結底是由于喪失了興趣。在一節課上為口算習題計劃出一段固定時間是不妥的。如果課堂上學的新課,那么口算習題可以直接安排在新課開始之前,作為講解課前的準備環節。假如新課內容十分簡單的話,也可以安排在新課之后,作為鞏固新課的環節。如果講堂上安排了啟發新課的環節,那么就可以再運用一次口算習題。
4、口算習題進行的速度應當是很快的,對表內加減乘除的技能進行口頭訓練,速度快些是適宜的。如果口算習題的目的在于鞏固剛剛學過的內容,那么讓學生進行快速反應的活動卻未必合適。學生在熟練技巧形成之初,對運算內容越是明確,那么他們對這種熟練技巧的掌握就越是深刻和持久。如果教師在讀過應用題之后停頓一下,而不是馬上就對學生提問,這一課堂活動就會組織得更好一些。如果學生對理解題目感到困難,特別是對一些非典型的題目感到困難,那就不防把題目讀上幾次。如果教師懷疑學生不能靠聽覺記住并理解題目,也可以采用板書、圖表、畫圖或其他措施,以使學生盡快理解[3]。
還要強調指出小學生固有的一個特點。通常教師出完題目,不能只讓一個學生回答,即使有的學生已經作了正確回答,也還要多向幾個同學提問。這里問題不僅在于教師希望弄清楚班里多數學生做題做的怎么樣,而且在于這種方法可以調動學生更大的積極性。運用這種方法的地方,口算習題搞得異常生動活潑,因而使學生情趣盎然。
參考文獻
[1] 買地努爾·庫爾班.口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J].小說月刊月刊,2016(6):262.
[2] 李承輝.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口算練習[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2):83.
[3] 周清花,馬春華.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口算練習技巧[J].新課程·上旬,2016(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