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
摘要:文章探討了在實踐、研究和探索基礎上總結出的小學古詩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希望可以煥發出古詩詞教學新的活力,讓學生高效的學好古詩詞。
關鍵詞:小學;古詩;教學策略;教學模式
古詩詞熱,仿佛一股清泉,浸潤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仿佛一面鏡子,折射我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旺盛需求;仿佛一聲號角,召喚我們更好地傳承經典、筑牢文化自信。小學古詩詞教學是發展學生語文素養和審美文化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需要。如何讓優秀傳統文化更好的傳承,堅定文化自信,探索詩意的流淌,尋求心靈的所屬?為此我對小學的古詩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進行了一些探討與思考。
在實踐、研究和探索的基礎上我將自己對小學古詩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的思考歸納總結為古詩教學“六步四式教學法”,抓住這根主線,輔助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希望可以讓古詩詞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使之更加高效起來。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們需靈活運用,因課而異,因生而導。
一、小學古詩教學的程序六步教學法
解詩題——知作者——抓字眼——明詩意——多誦讀——悟詩意。通過這“六步”的古詩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審美、想象和創新能力,并形成古詩學習與積累的一些操作范式。激發孩子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提高孩子們的人文修養,積淀孩子們的文化功底,讓孩子打好傳統的根基。
1、解詩題。古詩的內容短小精悍,題目的意思高度概括,往往統領全詩。因此,我們認為,大多古詩教學都應從解詩題入手,方法則根據年級不同、詩題難易程度的不同而有所選擇。
2、知作者。任何一首古詩,都有及其豐富的“背景”、“資源”,如果聯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詩人。教師應引導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古詩的“作者”,體驗古詩的內容、情感、思想。學生才能夠真正地走進古詩中去,去領略古詩所表達的奇妙意境。
3、抓字眼。抓字眼包括抓詩眼和抓關鍵字詞。詩眼,詩的靈氣所在,往往是指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或一個詞。而關鍵字詞的解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感悟詩詞。通過抓詩眼和關鍵字詞,形成教學主線,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體會古詩的意境,感悟詩人的感情,課堂才彰顯生氣和價值。
4、明詩意。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而文化教養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習”而已。這時教師應教給學生解惑古詩的方法。如:從插圖入手感知詩意;從詩題入手感知詩意;從舊知入手感知詩意;再現形象感知詩意;填補豐富感知詩意;聯想深化感知詩意。
5、多誦讀。詩歌句式整齊、音樂性強,極其便于誦讀。這種“讀”并不是單純的將書面的字形付諸于物理的聲音,它要求通過聲音表達出詩歌內在的韻律和附著其上的情感。這里的韻不再是初讀時的韻律,而是讀懂詩詞,有了理解之后的讀,這時的讀就有了想象、聯想的空間。讀出來的是詩的韻味。
6、悟詩意。詩情畫意是古詩文的魂,學習、誦讀古詩文一定要想象詩文描繪的情景。要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渲染氣氛、理解詩人的創作的背景把握詩意詩情、借助聯想想象等方式對作品進行再創作等。感悟詩情,體會詩意是古詩教學的靈魂所在,是讓學生感受古詩的魅力所在,也是課堂活力所在。
二、小學古詩教學在圍繞“六個步驟”展開的同時,可配合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古詩教學
1、自主探究式。宗旨:讓學生掌握自學古詩的方法,能運用方法,通過自主學習、互議努力去讀懂詩文,感悟詩人的感情,達到知識的遷移。這種模式多用于一些文字含蓄,含義深刻的詩詞。程序:課前查詢知詩人——介紹背景解詩題——質疑討論明詩意——想象誦讀悟詩情——設置情境入詩境——有機延伸促升華。
2、以讀為主式。宗旨:學生在掌握了“自主探究”式的自學方法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讀的形式,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熏陶,把誦讀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程序:細細讀題明題意——反復吟誦懂詩意——邊讀邊想悟詩情——精讀品評感詩美——熟讀背誦積語言。
3、情境創設式。宗旨:運用多種手段,營造一個形象、濃烈的氛圍,讓學生直觀地感知、感悟詩意、詩情。程序:創設情境,理解詩題——渲染氣氛,初悟詩情——反復吟誦,體會感情——想象漫游,領悟詩境——深化提高,培養創新。
三、直觀展示古詩的意境
1、運用語言、教具直觀,啟發學生想象。憑借豐富的想象,用夸張、對比等手法,創造出生動感人藝術畫面,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如,古詩教學中可以讓學生依據詩意作畫,可以由教師進行深情的范讀,并配合古典名畫和名曲來激發情感,營造氣氛,還可以欣賞現代作曲家演繹的古詩詞樂曲及詩朗誦來激發情趣,幫助學生去體會古詩中的詩情畫意。
2、發揮想象,引導聯想。詩重想象,沒有感情就沒有藝術,沒有想象就沒有審美。古詩往往配有插圖,可以通過給插圖補充內容的形式,讓學生的想象與文本、與生活鏈接,勾畫出更豐富的形象。
3、感官體驗式。通過多種媒體的有機結合,構造一個詩境的直觀圖,以其獨特的形、聲、景扣動學生的心弦,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使學生迅速進入到詩歌的情境中;教師運用形象的、情感充沛的語言,營造詩境的氛圍;引導學生對詩歌詞句品味,想象詩境的美。
探索詩意的流淌,尋求心靈的所屬,希望我的思考可以使古詩詞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給迷茫中的老師帶來一絲靈感,讓學生高高興興、實實在在、輕輕松松的學好古詩。
參考文獻
[1] 譚慧.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探析[J].成才之路,2011(30).
[2] 梁妍.小學古詩教學策略初探[J].魅力中國.2009(13).
[3] 李雅春.古典詩歌教學探幽.刊名“閱讀與鑒賞”,2010.04.
[4] 韓利卿.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幾點嘗試[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