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淑鳳
摘要:幼兒的成長離不開大大小小的故事,而且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在給幼兒進行故事教學的時候,老師不放多設計幾種游戲形式對幼兒授課。采用不同的結構和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閱讀,讓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 故事 作用
孩子們的天性就喜歡故事,老師可以運用故事把孩子們帶到一個充滿幻想的七彩世界里面,讓孩子們充滿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會有很強烈的求知欲,帶著對世界的疑問認真的探索其中的奧秘,并且通過故事活躍了孩子的思維,啟發了孩子們的想象力,給孩子初級建立一個“美丑”、“善惡”的道德觀念。
一、運用故事教學的意義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錯,興趣是學習任何東西首要前提,有了興趣學習起來毫不費力。那么在幼兒的學習當中也是需要培養興趣的,幼兒年級尚小所以,他們的興趣愛好頗為廣泛,基本上所有的幼兒都非常喜歡聽故事。故事本身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小孩子就是深深的被這種特殊的魅力吸引住了。許多孩子對于故事非常的好奇,并且會全神貫注的聽老師講,當他們聽懂了,就會產生很強烈的自信心和滿足的感受,這樣也大大的提升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要知道孩子學習的第一件事就是語言,首先要學會語言溝通和交流,才可以健康茁長的成長。語言是傳播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互相交流,和別人來往的必備工具。在幼兒園的集體活動之中,很多幼兒不會阻止語言,不會表達,也不會說話說得很順暢。那么此時老師要跟幼兒多多交流,引導幼兒學會表達,通過講故事讓幼兒學會如何組織語言進行表達,老師跟學生也進行了一個互動交流,學生也學到了一定的文化,并且給學生建立一個很好的文化平臺。這些對于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三)培養孩子多元化的的能力
其實給幼兒講故事不僅僅只是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還有其他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說音樂方面、視覺方面、肢體、人際關系、數學邏輯等等,這些方面的能力都是可以培養的。只是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有針對性的講述就能夠起到這些作用。在講故事的時候要根據故事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情景表演,通過表演、游戲等等一些列的故事情節輔助幼兒學習,讓幼兒充分的理解故事情節,并且激發幼兒的大腦發展,促進腦部的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促進師生互動
幼兒園教學當中,毫無疑問互動的對象就是老師和幼兒了,那么在老師和幼兒之間進行互動的時候,老師對幼兒產生影響和作用,幼兒也促使老師進步和學習,這種雙方互相影響和作用的行為成為師生互動。其實在我國傳統的幼兒教育當中,很多幼兒園都是老師在幼兒面前講述,幼兒坐在下面聽老師講課,這樣的模式都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授課模式,或者是問答的方式進行互動。那么通過故事教學就能歐很好的改善這種現狀和情況,老師可以通過故事為導火線,把要教學的內容跟故事融合起來,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也學習到了教課的內容,并且不再只是簡單的老實講,學生記的方式了,二是幼兒主動去理解和吸收老師所講的,并且還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進行提問。能夠表達自己完整的想法,所以說故事教學是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的。
二、如何把故事應用到幼兒教學當中
(一)關于如何選擇故事
一個好的故事對于幼兒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好的作品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幼兒;而且老師選好一個故事素材也可以高效的實現教學效果。那么老師在選擇作品的時候,一定要考慮作品的全面性,比如教育功能、比如熏陶功能。更多的是要考慮到幼兒的欣賞趣味方面和欣賞能力方面。很多時候故事內容的好壞就已經決定了教學的成敗。所以在故事選材方面老師要有一定的準則性。首先選取的故事一定要符合廣大群眾的審美情趣,雖然我們從小就要許多著名的童話故事圍繞在身邊,但是這些世界著名童話和中國傳統深化難免或多或少的存在著暴力和血腥的場面,比如說小紅帽這個故事,其中大灰狼吃掉外婆的場面就不是很適合幼兒,像哪吒鬧海當中的抽龍筋的場面也是非常可怕的,這些都不太適合幼兒教學。老師在講述這些血腥的場面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用適當的語言進行概括和處理,讓讓幼兒能夠接受,并且對于故事沒有違和感和恐慌的心理。然后對于故事的選擇一定要以發展幼兒的智商和情商核心。比如說《小猴和桃子》這個故事當中,小猴子把幫媽媽買的桃子給了餓得發慌的田鼠,猴子的媽媽得知后對小猴進行了表揚。這個故事講述了非常淺顯的一個道理:就是要讓別人喜歡你,首先你要先喜歡別人。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很多幼兒根本不懂得如何跟周圍的人相處,老師把這個淺顯易懂的道理通過故事講給他們,讓幼兒明白如何與人相處,這樣孩子的情商得到鍛煉,知道怎么為人處世。所以選擇好的故事素材對于幼兒的的教育能夠起到很明顯的作用。
(二)運用語言敘述
幼兒階段正是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階段,通過對故事的敘述,故事當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詞匯,老師對幼兒加以引導,并且把故事和生活結合起來,這樣可以有效的促進幼兒理解詞語的能力并且它運用到生活中來,促進幼兒的發展。老師在實際教學當中一定要設計比較貼合幼兒生活的教學場景,這樣才可以激發幼兒進入故事情節和故事角色,讓幼兒聯想到生活。老師也應該在活動中結合生活實際情況,讓幼兒充分的發揮想象力,理解故事畫面,讓幼兒學會靈活運用故事中的詞語進行造句或是換成同義詞等等。比如《燕子吉吉》故事中“漸漸”這個詞語造句,舉個例子,秋天來了,天氣漸漸的變涼了,也可以說山坡上的大樹漸漸的變成了綠色。老師還可以引導幼兒用其他的詞匯進行替換“漸漸”,比如手“慢慢”。
三、結語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實行故事教學,因為它的趣味性是孩子們深得喜愛,這樣對于老師來說不僅豐富了幼兒園的教學方式,同時還提高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故事教學對于幼兒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麗莎.全語言教育下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設計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8).
[2]杜芳.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中教師有效提問策略探析[J].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02).
[3]胡旭紅.故事教學:幼兒園誠信教育的重要途徑[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2).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中心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