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平
摘要:主動提問的能力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隨著互動式教學方式在中學教育中的不斷應用和實踐,主動提問已經成為連接期教師和學生的一條紐帶。文中筆者將淺述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重要性,分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 主動提問能力 重要性 途徑
基礎教育作為締造人才和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素質的奠定工程,不僅是為了教授學生知識與技能,更是讓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能夠養成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的學習,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這對學生在將來學習的道路上一定是起到決定性改變的重要因素。初中的學生也正處于學習習慣的養成和糾正階段,有的學生可能在小學階段就保持者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學生可能一直處于被教師牽著走的狀態,因此在初中階段,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才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數學是應用性極強,圖形語言極為豐富的一門基礎學科,在數學的體系中,有嚴密的符號體系、獨特的公式結構以及形象的圖形語言,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關系的科學,也是學生了解世界,學習技能的工具,初中的數學教育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實際上,在長期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學生主動提問的學習模式收獲的教學效果遠高于只是教師一昧的講解,主動提問就說明學生已經進入到學習的狀態中,主動的思考,加深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思考,用高效的學習方式輕松愉快的融入學習生活中去。
一、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重要性
主動提問是伴隨學生認真聽見、主動思考,在深入探究之后而引發的主動學習的一種良好的學習行為。可以看出,主動提問并不是單純的能夠體現出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在這個動作背后更是學生已經融入的學習的狀態中去,開始用主觀的視角思考和探究問題,這個動作更意味著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被動聽講到主動思考,主動回答問題已經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這一連串的學習行為都在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問題,養成獨立學習的優秀學習品質。從教師的角度出發,學生主動提問的過程也就是教師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學生的問題來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但是,現在的課堂呈現出一種“沉默”的狀態,無論教師說什么學生都提不起興趣,這就會大大削弱課堂的學習效率。因此,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活躍起來是現在中學數學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1.創造平等輕松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教學活動是存在于教師和學生這兩者之間的,因而二者之間關系的融洽程度也決定著學生是否能在課堂上認真思考,主動回答問題。初中學生年齡上還透露出單純和隨性,可能因為不喜歡老師就產生偏科的現象。尤其是數學,因為數學知識的聯系緊密,可能漏下一節課,后面再聽課也是云山霧罩。這就要求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師,一定要放下師長的架子,把學生當朋友,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當師生關系變得親密的時候學生就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的課堂就更像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學生可能就會提出讓教師意想不到的具有創造性的回答。
2.創造問題情境,讓學生展開思考的翅膀。數學語言相較于文學語言來說,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用文字描述的概念定律枯燥無味,公式定理千變萬化,但是實際上數學的定律公式也是從具象化的生活中不斷總結歸納得出的。因此數學的教學不是灌輸枯燥的知識,而是通過情景實例讓學生在理解背景的前提下,再去思考問題。以二次函數的教學課程為例,教師可以結合當下背景,自編一道結合實際的函數題,讓學生來采集數據,羅列關系,思考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簡單地解決問題。學生一旦經歷探究的過程,學習的熱情就會被調動起來,而且具象的問題也易于學生理解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能理解知識,就會主動思考,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是也會積極的提問老師。
3.合理安排講課的程度,給學生預留提問的空間。教學是一門藝術,怎樣把握講課的程度也十分考驗教師的能力。在講課時,把所有的知識點講細講全或許不是最好的講課方法,教學講究深入淺出,學習講究舉一反三。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的時候要把握講課的分寸,提前給學生預留提問的空間,開始的時候可以把基本的知識點將清楚,具體的細節部分可以引導學生補充,這就是給學生留下提問題的余地。教師可以再課上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提問,讓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建立鼓勵機制,鼓勵學生踴躍回答問題。初中學生的內心還是渴望成人的認同和肯定,當老師對學生提問的問題作出相應解答并給與學生口頭上的表揚和激勵時,在這個學生接下來的學習中這次表揚就會成為他學習的動力,并且該學生也會喜歡上提問的狀態。這就說明鼓勵對學生的激勵性是很大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設置相應的獎勵機制,比如把課堂提問的次數作為考評的參考依據。這就讓學生的學習有目標,有奔頭,在這種氛圍下,學生之家就會形成良性的競爭,大家彼此你追我趕,共同提高,共同進步,就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三、結語
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這種學習習慣的優勢不僅僅能體現在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中,對學生日后的可持續發展也有巨大的影響。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首先要關注師生關系,在講課時為學生預留思考和提問的空間,鼓勵學生積極提問,為學生建立自信心,這樣就能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長此以往,學生養成了主動提問的習慣,教學課堂也會變得輕松活潑,學習效率也會很大程度上提高。
參考文獻:
[1]李英麗.淺談優化初中數學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發展[J].祖國,2014,(01).
[2]吳開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0,(46).
(作者單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三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