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慧
【摘要】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之下,一些環境問題逐漸的顯現,人們開始意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環境和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東西,只有資源和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我們人類才能在世界上生生不息,永遠的繁衍下去。為了達到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發展循環經濟,減少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采取相關的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是非常的重要的。我國也將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寫入了國家安全發展的戰略當中。循環經濟的本質就是利用最少的資源和最小的環境破壞來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樣措施對于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循環經濟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其次簡述了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然后對現階段的循環經濟概況進行了分析,最后根據現狀給出了相應的措施。希望本文的觀點對于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有所幫助。
【關鍵詞】循環經濟 生態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 環境資源 生態文明
建設生態文明,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對于全世界的人們來說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它關系到人們的生活幸福,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未來的發展,還關系到人們未來的生存。我國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這意味著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應該考慮環境狀況,不能為了經濟發展而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環境和資源是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基礎設是眾所周知的道理,我們想要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實現資源和環境的可持續利用。為此我們需要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首先需要做到對循環經濟的概念和特征有明確的認識,要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有明確的認識,在正確認識的指導下,我們才可能采取相關的對策來進行生態環境的保護。大自然對我們的過度開發和各種環境破幻采取了報復,地震、泥石流、全球變暖等問題接踵而來。在這種背景下,人們才發現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
一、循環經濟的概念和特征
(一)循環經濟的概念
循環經濟是一種生態發展模式,它主要按照生態規律來對人類的經濟活動進行指導,同時它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來促進經濟活動朝著生態化的方向進行。循環經濟強調,要利用最少的資源和最少的環境傷害來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是一種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念。循環經濟產業的過程也可以看做是人類對于經濟發展的環境保護問題的認識過程,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結果,循環經濟是對資源、環境和經濟的科學整合。
(二)循環經濟的基本特征
1.資源利用的生態效益性。發展循環經濟的前提是要進行清潔生產,這句話的理論基礎是生態效率,生態效率的目的是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和廢物產量的最小化,它希望實現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中物質和能量的循環,最終在得到經濟效益的他同時得到保護了生態環境。
2.資源配置的效率性。在循環經濟當中,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質量來完成資源的配置,他可以通過產業生產鏈來將不同的工業企業不同的產業類別聯系起來,從而達到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還可以通過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生產體系或環節進行系統性的融合,讓物質和能量達到多級利用高效產出的目的。
二、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
發展循環經濟對于一個人、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來說都是非常的重要的,它可以實現國家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民族的生生不息,實現個人的發展需求。前些年,我國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發展經濟,一直處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經濟增長階段,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資源和環境的代價也付出了很多,土地流失、沼澤枯萎等問題逐漸的出現。為了改善上述問題,發展循環經濟是勢在必行的。這種經濟發展模式,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的持續增長,還同時保護了我們生活的環境,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循環經濟的優勢在于,它可以利用最少的資源和能源消耗,獲得更大的效益,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還可以緩解資源短缺的問題,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循環經濟發展的現狀
自我國開始推行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開始已經經歷了一些年頭了,循環經濟在我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是國家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結果。國家針對循環經濟不斷的頒布和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進行各種規劃,并對之前的規劃和政策法規進行了改善和革新。此外國家建立的一批生態工業園區也初具規模,這些工業園區在今后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將更大程度的發揮出來。此外,國家鼓勵建設循環經濟項目,對這些項目國家予以支持和幫助。
四、發展循環經濟的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規、夯實循環經濟發展基礎
國家應該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善的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法規體系,在建立和我完善政策法規時,要以國家的相關法律為指導,以國家的基本情況為基礎,將規范、引導、鼓勵和支持作為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就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法規體系,這一體系讓我們在進行循環經濟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有法可依,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經濟風險。在法律法規體系完善以后,我們還要將這些政策和相關規定落實在具體的經濟項目上,讓政策不僅停留在表面上,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循環經濟對于國家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上的作用。
(二)抓好試點示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國家最早將一些城市加入到了循環經濟試點當中,到現在為止已經有兩批試點了,最早的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是為了證明循環經濟的可行性,并找出最適合循環經濟發展的模式,現在試驗地點在不斷的增多。這些試點地區應該做好示范工作,充分發揮試點的帶動作用,拉動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讓周邊地區也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聯系。通過示范園區的帶頭示范,鼓勵更多的城市加入到循環經濟的建設當中來,更好的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三)健全市場機制,拓展多元化投資渠道
國家還應該健全市場機制,專門設立循環經濟的專項資金,加大對發展循環經濟的城市和企業的支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將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幫助循環經濟向著市場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國家相關部門還應該注重于對投資渠道的拓展,開發出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投資渠道,將亞行、全球環境資金等國際組織利用起來,鼓勵國家不同的經濟成分和投資主體以各種形式參與循環經濟的建設。只有這樣,循環經濟才能更快更好的發展起來。
(四)建立信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循環經濟在本質上屬于一種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生態經濟發展模式,所以循環經濟需要有及時的信息反饋和信息控制,來實現經濟的調控。在信息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我們就可以將信息技術與循環經濟信息反饋和信息控制的相關方面聯系起來,建立起一套高效的信息反饋和信息控制機制,從而對經濟做更好的調控。這套信息反饋和信息控制機制應該包括各地對于循環經濟的信息和相關項目,讓各地之間進行循環經濟信息的交換,一方面可以幫助國家對循環經濟的情況進行了解和監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之間的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
五、結論
綜上所述,在經濟的發展下,經濟發展的代價也顯現出來,人口數量多不斷增長導致資源需求量的上漲,但是大自然給與的資源是有限的,糧食供應問題、資源過度消耗問題、環境污染問題、自然災害等問題越來越多。如果我們還是和過去一樣,一味地追求經濟的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最終自食惡果的還是人類自己,發展循環經濟能夠有效的協調好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就必須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討論。近些年來發展循環經濟在我國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還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的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我們需要從四個方面來采取措施:首先,我們要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夯實循環經濟的基礎,讓循環經濟的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我們要抓好試點示范,發揮輻射帶動的作用,幫助更多的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再次,我們需要建立健全市場機制,拓展多元化的投資渠道;最后還需要建立信息平臺,實現循環經濟的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李明杰.風險社會理論下環境問題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宋艷玲.淺析發展循環經濟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戰略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1):265-266.[2017-09-16].
[3]鹿彥.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及實現路徑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4]王磊.基于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減物質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