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磊
【摘要】一方面,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加速發展,在形態、業態等方面也發生了較大程度的改進和創新,“互聯網+”時代隨之到來。另一方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理念的提出,國家加大了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視力度。“互聯網+”的發展,也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在此背景下,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其職業能力直接影響到雙創教育的有效性。然而當前我國教育,部分教師的職業能力相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的雙創教育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圍繞“互聯網+”下雙創教育與教師職業能力發展展開研究。
【關鍵詞】互聯網+ 雙創教育 教師職業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032-02
前言
“互聯網+”背景下,為雙創教育的開展提供更多機遇的同時,也對教師能力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在此背景下,教師如何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切實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進而提升雙創教育的實效性,成為教育領域愈加關注的話題。
1.當前我國“雙創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1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陳舊
當前我國的教師團隊更新速度較慢,每年新加入教師團隊的年輕教師比例相對較低。總的來說,我國現有教師人員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思路相對老化,難以及時作出更新;另外,我國當前的教學模式中,仍然以理論教育為主,難以滿足雙創教育的實踐性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雙創教育的開展[1]。
1.2學校對教師的激勵機制不完善
當前我國教學管理體系中,對于教師的評價指標,主要圍繞教學成績和科研水平而展開,對于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缺乏足夠的重視,而且評價過程過于形式化。由此可以表明,學校缺乏正確的引導,缺乏完善的激勵機制,是限制教師對于創新、創業的熱情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
1.3部分教師雙創實踐經驗少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雖然響應了國家號召,開展了雙創教育,但是多將其設置為選修課程,這也導致師生忽視了雙創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在雙創教育的進行中,很少會邀請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較強的專家或知名企業家為學生進行指導。而負責雙創教育的教師中,普遍致力于教學調研、缺乏創業經驗,即使部分教師接受過一段時間的創業指導,也缺乏對創新、創業的深入認知[2]。
2.“互聯網+”背景下發展教師職業能力的對策
2.1打造雙創信息化平臺
我國高校應當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打造校園雙創信息平臺,引導全校教師積極參與進來。借助互聯網優勢,每天向教師傳播新穎、特色的創業信息,使其了解到世界范圍內的創新成果。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教師的創新意識,而且能夠潛移默化的提升教師在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水平。
2.2健全教師激勵機制
高校還應當健全激勵機制,對于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成功的教師,學校要給予相應的獎勵,而且要在教師評價考核指標中,加入對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的考核,提高教師對創新、創業的重視。另外,學校還可以采用創新競賽的方式,激發教師對于創新、創業的研究熱情,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意識,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投身到創新研究、創業實踐中,并在教學實踐工作中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在課后業余時間進行創業,從而在不斷深入的研究與實踐中,提高自身的雙創教育能力水平[3]。
2.3組織教師進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
我國高校要切實提升教師在雙創教育中的能力,還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與本地企業進行校企聯合,打造創業實踐基地,組織具備創新意識和思想積極活躍的教師,進行創業實踐活動,使教師培養創新意識,積累創業經驗。
3.結語
創新、創業等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國家教育體系中,也加大了對雙創教育的重視力度。“互聯網+”的發展,為雙創教育提供可有利條件。本文通過對當前的雙創教育現狀加以分析,并結合“互聯網+”的發展特點,針對性的提出有效建議,以期有助于我國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促進我國雙創事業在“互聯網+”背景下取得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杰.基于“雙創”人才培養的“互聯網+教育”模式下高職院校產學研改革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04(27):9-10.
[2]湯慧.互聯網+思維下提升高職“雙創”人才信息素養的意義與對策[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7,13(12):116-117.
[3]陳亮.“互聯網+雙創”背景下高職教師創業勝任力指標體系研究[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7,08(09):137-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