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伊
【摘要】學前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幼兒養成積極的情感,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活動,不對幼兒制定統一的課程以及評價標準,注重幼兒天性的發展,利用游戲化的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的情感、行為以及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和發展。因此在幼兒教育中需要注重情感教育的滲透。當前繪本閱讀是幼兒接觸最多的讀物,本文就對幼兒繪本閱讀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情況進行簡要的闡述與分析。
【關鍵詞】幼兒 繪本閱讀 情感教育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1-0054-02
幼兒階段是人類情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幼兒階段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對于幼兒今后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而最為有效和直接的情感教育就是繪本閱讀,這是幼兒接觸最多的讀物,能夠激發幼兒情感上的共鳴,使幼兒將自己的情感充分的表達出來,對幼兒進行情感上的啟發與熏陶,實現情感教育的效果。
一、幼兒繪本閱讀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繪本是一種兒童文學,對于兒童教育的開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繪本最為重要的就是文學性和藝術性。繪本能夠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長時間的閱讀繪本能夠強化幼兒的認知能力、想象能力、溝通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等。幼兒繪本中將不同藝術家的風格以及藝術追求展示出來。繪本能夠滿足幼兒成長的實際需要,雖然沒有說理性的內容,但是卻能夠引發幼兒思考。如《我有友情要出租》中,主要講述的友情的重要性,讓幼兒能夠指導友情是十分珍貴的情感。[1]
繪本閱讀中塑造了很多類型的人物,能夠為幼兒講述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辦法,幼兒在以后遇到相似的情景時就能夠明白怎樣處理問題。如繪本閱讀《逃家小兔》,幼兒閱讀之后將自己對父親的害怕說了出來,在教師的引導下使情感問題順利的得到來解決。[2]此外《圣誕小子》等繪本閱讀內容對于幼兒的情感問題都能夠很好的處理。
根據繪本內容進行游戲,能夠實現幼兒間的情感交流,對于幼兒而言,游戲是他們最為喜歡的活動形式,對于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將繪本閱讀與游戲相結合,能夠滿足幼兒對游戲的需要,讓幼兒在閱讀中感受到游戲的樂趣,實現情感上的滿足。
二、幼兒繪本閱讀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1.營造繪本閱讀氛圍,實現情感滲透
幼兒園的走廊樓道以及櫥窗中都會有與情感有關的繪本內容,幼兒在經過走廊時都會不由自主的看一下,畫面中講述的不同的故事,長此以往能夠使幼兒對閱讀產生興趣,愛上閱讀。比如閱讀《云朵面包》,就可以讓幼兒的繪畫作品張貼在走廊樓道或者櫥窗中,這種經典的繪本中的人物張貼在走廊中,幼兒閱讀繪本之后就會到走廊上尋找相關的人物,找到之后幼兒會十分開心,與繪本中的人物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將繪本與游戲聯系起來,使繪本真正在幼兒生活中得到有效地應用與實踐。
2.進行啟發性的提問,引發情感共鳴
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提問在培養幼兒情感方面也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如《一根羽毛也不能動》活動后,教師可以讓幼兒討論天鵝和鴨子到底誰是冠軍,幼兒紛紛給出了不同的想法。有的幼兒認為比賽就應該堅持到底,不管發生什么事情就不能放棄。而有的幼兒說,如果不放棄比賽,就會被狐貍吃掉,所以需要先就鵝。幼兒的意見不統一,教師這時提問,如果狐貍將鴨子和鵝都吃掉了,那么比賽還有意義嗎?教師的問題讓幼兒陷入思考,最終幼兒們覺得當遇到危險時,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生命只有一次。通過教師啟發性的提問,能夠使幼兒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
3.角色體驗,實現情感體驗
幼兒對繪本內容中豐富內涵體會的過程,其實就是繪本中的情感、圖景與幼兒認知、情感、行為等系統相互作用的過程。如閱讀《我也可以飛》時,第一課時是讓幼兒感受小鳥與鳥的一家的故事,第二課時就是讓幼兒對整個繪本內容有內心深處的體驗,通過角色扮演、對話等,讓幼兒走進小鳥的內心中。通過角色扮演,使幼兒成為故事中的人物,能夠讓幼兒感到快樂,引發情感,通過與繪本角色中的情感溝通實現良好的情感體驗。
結束語:
總而言之,幼兒階段的教育與其他階段的教育是存在差異的,幼兒階段的教育主要是為了幫助幼兒塑造完整的人格,使幼兒形成積極的情感品質。通過繪本閱讀,幼兒能夠了解到廣闊的世界,對于幼兒的情感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和家長也需要提高對繪本閱讀的重視,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引導幼兒的情感,使幼兒獲得好的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王翔鈺. 幼兒繪本閱讀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4,08:109.
[2]林相虹. 如何在幼兒繪本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 赤子(上中旬),2015,19:3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