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課中的應用,顛覆了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的寫作過程成為不斷發展、不斷提升、不斷創造的過程。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英語;寫作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自本校推行翻轉課堂以來,英語教研組一直致力于把翻轉課堂的普遍模式與高中英語學科特點和不同課型結合起來,以期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發現,英語寫作教學依然秉承“教師命題—學生單獨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的基本流程,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筆者嘗試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寫作教學中。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教師所提供的學習資料,通過網絡平臺在課前完成新知識和新內容的預習,教師根據學生的網絡信息反饋來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從而進行二次備課,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就有充足的時間去組織討論、進行實踐活動,加強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學以致用,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與傳統課堂模式相比,首先,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理解慢的學生可以反復進行學習,也可以通過平臺向同伴求助;其次,課堂上主要通過小組合作解惑答疑、鞏固提升,不僅目標性更加明確,也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利于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精神,使其彼此幫助,相互學習和借鑒。這彌補了傳統教學的缺陷與不足,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三、寫作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課前推送預學任務:梳理范文框架及相關詞匯表達
新授課之前,教師根據本節課的寫作任務推送不同的預學任務。預學任務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從文章整體入手,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范文,學生通過自學范文,了解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的框架結構及每部分的寫作內容,從而讓學生掌握不同寫作文體的框架結構,學會審題,并合理安排文章的寫作內容。第二類從文章細節入手,根據文章不同特點設置不同任務,例如,讓學生通過反復閱讀范文,收集相關的詞匯及語言表達;分類整理范文中的過渡詞,思考如何使用好過渡詞等等。第三類作為范文或本次寫作任務的補充材料提供給學生,不僅能擴大學生的閱讀量,也為寫作任務的完成提供了更豐富的語言材料。預學任務可根據實際需要自由選擇,通過網絡平臺或學案的形式推送。學生完成預學后,通過網絡平臺回復預習的收獲及困惑,為教師的二次備課提供依據。
2.課中小組合作:展示交流、解惑答疑、合作探究
課堂中,教師展示學生的預習收獲及困惑,及時點評學生預習中值得大家共同學習的地方以及需要改進提高的地方,不斷幫助學生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預學體系。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示預習成果,其他小組補充或質疑。在展示及講解過程中,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范文,并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在已有的文章框架結構和相關語言表達積累的基礎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完成寫作任務。組長進行任務分解,合作完成本小組習作。小組通過投影,展示本組的習作,其他組同學給予評價,指出其結構及語言表達上的優點和缺點,共同學習。
3.課后鞏固提升:自評、組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
課后,學生依據課堂上所學內容和所收集的語言材料,完成自己的寫作任務并自我修改形成第一稿。然后,組長組織組內成員之間互評,學生根據其他同學的評價意見,修改自己的習作形成第二稿。初期,教師要對評價要求給予明確指導,強調和引導學生在評改過程中關注習作內容的挖掘和拓展、篇章邏輯的通暢性和合理性,而不僅僅只是針對單詞的拼寫、語法的正確性以及書寫格式的恰當與否等。教師評價學生整理的第二稿,對于學生習作中出現的共性問題課堂解決,并選出有代表性的習作課堂展示,共同學習;對于個性問題課后面批,有針對性地解決。最后,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使其更加完善,并在此過程中切實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課中的應用,體現了語言的“實踐性”和“活動性”,使學生寫作的過程成為不斷發展、不斷提升、不斷創造的過程,學生在此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因此,在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也培養和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參考文獻:
[1]龍寶新.翻轉課堂對教學本質的突破與變革[J].當代教育科學,2015(11).
[2]鄭艷敏.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分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