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葉
摘 要:實驗是科學知識來源的渠道,高中地理主要包括社會和科學兩個領域。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對地理實驗進行模擬,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還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重點闡述了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模擬實驗的應用,以便更高效地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地理;模擬實驗;主體性
模擬實驗是高中地理教學中較為普遍的類型,地理模擬實驗就是通過實驗儀器、設備等采用某種方法,模仿某種自然事物的發生、作用等的實驗。模擬實驗可以分為實驗模擬實驗和計算機模擬實驗。計算機模擬實驗就是在教育教學中通過計算機的方式來模擬實驗資源,但是計算機模擬實驗真實性略顯不足。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通過模擬實驗在一定程度上模擬或者是再現一些自然現象,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從實際出發注重地理模擬實驗的可行性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注重模擬實驗的可行性。地理模擬實驗要能夠在物質條件的前提下,實驗操作要簡單,難度不要太大,實驗器材要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此外,高中地理模擬實驗要能夠根據地理原理、事物、現象的特點以及規律進行科學設計。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一些地理原理相對枯燥乏味,學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從可行性出發,可以采用實物模擬的方式來進行實驗,以便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內容納入到自身的結構中。例如,在學習實驗背斜儲油原理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可以采用實驗器材:透明塑料管、水、油、墨水。實驗步驟如下:首先用油將墨水染黑,將塑料管的一頭堵上,在塑料管內先注入適量的水,然后將染黑的油注入,最后再注入一些水。然后將塑料管的另一頭封上,將塑料管彎曲成背斜,觀察水、油位置的變化。通過這個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結果是:塑料管彎曲時,油會處在彎曲處。得出的結論就是由于塑料管的彎曲,油氣較輕,浮于上層,且形成閉圈防止油氣揮發。
二、多角度探究,注重地理實物模擬實驗的開放性
高中地理模擬實驗的精髓就是進行多角度評價,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一種方式。可以通過多方比較的方式,主要是對地理事物的優劣、不同進行比較,主要是以對比實驗的形式。在對比實驗中通過設置兩個或者是兩個以上的實驗組對結果進行分析,以此探究因素和實驗對象之間的關系。例如,在物體水平運動的方向產生偏向實驗中,需要準備的實驗器材:地球儀一個,藍墨水、紅墨水各一瓶。實驗過程:在地球儀靜止時,在北半球從高緯度地區、南半球從低緯度地區各滴一滴紅墨水,并引導學生觀察紅墨水的運行軌跡。再轉動地球儀(自西向東),在同樣地點滴一滴藍墨水,并讓學生觀察藍墨水的軌跡。所產生的實驗現象:藍墨水與紅墨水的運行軌跡有所不同,北半球上的藍墨水運行軌跡在紅墨水軌跡的右側,而南半球上的藍墨水軌跡則在紅墨水軌跡的左側。得出的實驗結論:地球上作水平運動的物體會產生偏向(赤道上除外),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自然地理環境本身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要素都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對于自然要素的形成、變化等進行分析,要能夠做到觀點全面,探索各種現象的原因。
三、讓學生動手,注重地理模擬實驗的主體性
在地理模擬實驗中要能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進行動手,以此更好地體現模擬實驗的本質。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實驗來探索實驗的本質和相應的規律。例如,在熱力環流形成的實驗中,所需要準備的材料有長方形玻璃缸、塑料薄膜、一盆熱水、一盆冰塊、一束香、火柴等。實驗步驟:將一盆熱水和一盆冰塊分別放置在玻璃缸的兩端,并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將玻璃缸的上部開口處蓋嚴,在塑料薄膜的一側(裝冰塊盆的上方)開一個小洞,并將一束香點燃放進小洞內。讓學生觀察煙霧是在玻璃缸內如何飄動的,并讓學生尋找規律,得出實驗結論,加深學生對熱力環流知識的印象,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高中地理教學中模擬實驗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并將其納入到自身知識結構中。模擬實驗教學的應用要能夠從實際出發,注重模擬實驗的可行性。地理模擬實驗要能夠在物質條件的前提下,實驗操作要簡單,難度不要太大,實驗器材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找到的。此外,還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進行動手,以此更好地體現模擬實驗的本質。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還要不斷探索模擬實驗的設施,以便更好地提升其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友強.高中地理模擬活動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7(16):144-145.
[2]宋建超.怎樣充分發揮高中地理模擬實驗的價值[J].中國培訓,2017(6):173.
[3]唐祥蓉.地理課堂中的實驗教學方式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9):97-98.
[4]林春鴻.中學地理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探索[J].課程教學研究,2013(7):5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