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耀
摘 要:初中英語寫作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已成為初中英語教學迫在眉睫的任務。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對學生缺乏科學、系統的指導和有效訓練,導致學生對英語寫作存在畏難情緒。分析當前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探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寫作教學;現狀;成因;對策
寫作是一種能反映學生運用學過的英語知識和掌握的技巧進行思想交流能力的重要測試手段。它是語言輸出的重要途徑,能比較客觀地反映學生多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在整個英語教學的全過程,始終伴隨著詞匯、句型、語法、對話、課文等語言知識的教學而展開。因此,寫是學生學習中的一個難點,非一日之功,需日積月累,才能有所突破。
一、現狀分析
如今,寫作是中考必考的題型之一,而且在中考試卷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地位。但是初中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得不明顯,教師在初中實際教學中也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教師方面
1.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忽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缺乏科學和系統的寫作教學方法指導,沒有采取適當的寫作教學策略,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聽、說、讀的各種訓練上,甚至自行縮減寫作訓練次數,以給范文代替寫作。
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所寫的文章反饋不及時,評改方式陳舊。評改的重點放在詞匯、語法、句型、時態等方面的正誤,而忽略了學生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
(二)學生方面
1.學生沒有扎實和豐富的詞匯,無法使用準確的詞匯表達自己的思想。句子表達錯誤百出,詞不達意;遣詞簡單而單調,無法用比較高級的詞匯替代,無法變通。
2.英語中有許多同義詞、近義詞、形近詞、同根詞、派生詞,學生常常出現表述錯誤。
3.英語中有許多固定搭配、句型和語法,學生在寫作中,往往無意識或習慣性地寫出很多錯句。
4.受漢語母語的影響,學生常以漢語的思維習慣對字“直譯”英語。結果往往行文中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中文式”英語(Chinglish)。
5.內容空乏,條理不清,沒有邏輯性、完整性,有些學生甚至直接復制范文或抄寫無關的閱讀文章充數。
二、解決方法和途徑
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堅持訓練的過程。初中三年,尤其在農村初中,我們應該有一個長遠的翔實的訓練規劃,既要是周密合理的長遠目標,又要有明確的短期任務。例如:初一年要求學生能用所學詞匯描述周圍簡單的人或事物,如My Family,Our School等;初二年要求能簡單地描述活動場面,如一次晚會,一次生日聚會;初三年則能根據命題進行作文或自主作文,并且要求寫應用文。每個學期都要有一個短期計劃,包括題材、練習時間和方式、評閱方法都要預先安排。多寫多練有助于語感的表現與成熟。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就如何提高農村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指導、訓練和培養作了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頗好的教學效果。
(一)樹立寫作意識
教師在平時備課、寫教學設計和上課時要時時注重提高學生筆頭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不能僅限于詞匯、句型、語法教學,還應注重創設語境,通過造句、對話表演、談論圖片、復述課文、講故事等形式引導學生開口,再利用筆頭形式加以鞏固。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通過聽、說、寫結合起來,有效地形成學生英語思維習慣,提高口、筆頭表達能力。
(二)遞進訓練
英語聽說讀寫四種能力是互相影響、相互促進的。仁愛教材每個Topic的Section C和Section D主要側重讀和寫,為此我們可以上成讀寫課。采用“預習→聽力→回答問題→呈現單詞、句子、語言點→理解課文→復述課文→朗讀→仿寫→評改→佳作展示等遞進方式進行訓練。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全方位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提高升華。
(三)改編仿寫
讓學生進行模仿性寫作,這是寫作的初級階段。要求學生在保留原文的前提下對原文進行改寫、仿寫、擴寫、縮寫等。即把原文當成練習寫作的參照物,讓學生有文可依,減少學生的畏難情緒,增加他們成功的信心。
(四)整合滲透
因為仁愛教材每單元按主題進行編排,所以教師可以按整個單元進行備課。課前也要求學生對整單元內容進行預習。講授新課時,可以以線索式思路,通過問答、討論、呈現、總結等步驟進行教學。最后,把整體內容進行整理,就是一篇短文。如仁愛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2,Topic1描述疾病并給予建議,Topic2描述生活習慣并給予建議,Topic3描述預防流感的措施。Unit2一教完,學生就可以根據所掌握的知識寫出以“How to Keep Healthy?”為題的水平較高的短文。
(五)循序漸進
隨著學生詞匯、語法等知識量的擴大,學生積累的素材不斷增加,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寫作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老師應及時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較高層次的要求,讓學生的表達能力不斷取得進步。以2008年泉州市中考作文題“How I Change”為例,學習了名字、出生地、年齡等就可以簡單介紹個人信息;學習了顏色、服裝名稱后,就可以加入“長相”“興趣”等信息;學習了動詞過去時之后,就可以加入過去的經歷進行寫作;學習了定語從句之后,適當使用定語從句,就可以讓句子表達越來越充實。
(六)不同角度
同一個話題,教師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引導學生發散性思維,多角度讀題、審題、選材,甚至還可以訓練不同文體。如談論“Never Give Up”話題時,學生可以從學英語、學泳游、學打籃球、學騎自行車等方面入手,寫敘事型文章,還可以夾事夾議。
(七)提煉拓展
課本各個主題的文章對話的精華部分,經提煉后,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寫作素材。如仁愛教材八年級下冊Unit5介紹了有關“情緒”的話題,學習了整個單元之后,筆者要求學生寫“How to Stay in Good Spirits?”短文。要求學生從三個方面進行構思:影響情緒的因素、情緒好壞的利與弊、保持好情緒的方法。其實這三個面在教材材料、配套練習和聽力材料都有體現。這次寫作,學生既對整個單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提高了寫作水平。
(八)精選素材
教師平時應該注重挖掘寫作素材。除了從教材中挖掘素材外,還應注意從平時的課外閱讀材料中尋找寫作契機,開展寫作訓練。如《21世紀報》時有介紹關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前一階段著名的圍棋人機大戰炒得火熱,我注意搜集起來,在預設問題的前提下,讓學生做閱讀理解,同時利用這些文章與學生討論人工智能,話題引起學生興趣,課堂上學生反應熱烈。學生結合仁愛教材所學關于機器人、互聯網和計算機相關知識進行了熱烈討論。最后以“Can robots take place of humans?”為題,要求學生課后寫篇小短文。從學生的寫作情況看,有了好素材的支撐、教師的正確的引導以及學生課堂討論的成果,大部分學生的完成效果良好。
(九)捕捉信息
教師要注意與時俱進,結合熱點,抓住寫作契機,加強寫作訓練。筆者所在學校在福建晉江,時值申辦2020年世界中學生運動會。世界中學生運動會如果申辦成功,屆時將有來自世界各國的中學生來到晉江,作為志愿者,你要如何介紹晉江呢?這一話題很有時代色彩,也很有教育意義。我及時讓學生試著以“I Love Jinjiang”為題寫作,之后進行佳作賞評,并衍生為演講。這樣既讓學生開拓闊國際視野,激發愛國愛鄉的熱情,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和演講能力。
(十)閱讀積累
美國著名作家德爾文·G·舒伯特指出:“Reading is Writing”。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閱讀方面下得功夫越深,駕馭語言的能力也就越強。所以要寫好英語應先讀好英語,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教科書讀透,因為教科書中的文章是一些很好的范文,文筆流暢,語言規范,精彩的一些課文段落要背誦。再就是指導學生進行大量課外閱讀,在學習閱讀時注意收集積累,把好詞、好句、好段,甚至篇章做好摘抄,并記住一些好文章的篇章結構。在寫作時,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十一)思維拓展
與現行教材配套的教輔材料、課外英語讀物和英語報紙雜志,如《21世紀報》《英語周報》《英語輔導報》《英語畫報》有許多很好的篇章。筆者經常注意搜集,推薦給學生閱讀,常讓學生摘抄其中的優美詞句,并與學生談論,分享想法,最后轉化為寫作練習。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及時使用所學的詞匯、句子表達,又對學生進行了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靠考試前的臨時抱佛腳,而是要依靠平時的點滴指導和不懈練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教師進行科學和系統的寫作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適應了寫作技巧,培養了寫作興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會逐步提高,從而達到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段蘇芳.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英語教師,2015(19):53-54.
[2]羅斌.農村地區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下旬),2013(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