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在教育部已經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信息技術教育已被列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雖然自信息技術教育課程開展以來,遇到了不少問題,但隨著微視頻在教學領域中的逐步運用,不僅解決了很多棘手問題,而且還取得了顯著成果。
關鍵詞:微視頻;初中信息技術;教學
微視頻是一種可以通過多種視頻終端播放或錄制的視頻短片。因為它具有大眾參與性、“短、快、精”、隨時隨地隨意性等特點,所以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計劃來制作微視頻,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目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佳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來自于學生自身,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發生偏差,很多學生把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娛樂方面,比如,玩游戲、聽歌、聊天以及上網等,并沒有將主要精力投入信息技術課程中。另一方面則來自于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將教材的主要內容摘抄到黑板上,然后對著黑板為學生講解,即便是采用PPT的形式,內容也比較死板。對于教學中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單憑老師的口述不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會因為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有差異而導致學生無法準確地理解知識含義。
微視頻的多媒體特性可以激發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它集文字、聲音、畫面于一體,讓書本上呆板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聲音和畫面感給予學生聽覺和視覺上的刺激,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聽課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微視頻。傳統教學中的教案都是由老師自己來做,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單純地被灌輸知識。但在運用微視頻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微視頻。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微視頻,不僅可以開闊思路,還可以在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視頻制作的內容結合起來,這樣能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更透徹,也會掌握得更加牢固。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微視頻制作大賽”。學生可以運用所有學到的信息技術知識來制作微視頻,制作過程中,不必拘泥于現狀,可以盡情地發揮想象。微視頻制作好以后,老師可以選出一部分學生的作品來進行評比,越是主題突出、形式新穎的作品,越應得到老師的好評和學校的重視。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像這種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微視頻的活動,不僅可以激發他們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鞏固和加深他們對信息技術知識的理解。這種活動還能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增進師生間的關系,培養師生間的感情,激發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望,可謂一舉多得。
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課程是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只是進行單調的講解,學生很難真正理解知識內容,更不用談掌握實踐操作技能。即便是有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的課程,也往往由于教學方式的局限性而無法達到教學目的。對于教學中需要進行實踐操作的環節,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是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傳統教學中,實踐操作課程都是由老師先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讓后演示操作,最后再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際操作。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出現忘記某一個操作過程或者操作完成時間不一致的現象。此時,如果老師對每一個有問題的學生都親自進行指導,這樣不僅會耗費大量時間,也會使教學工作變得十分繁重。如果經常停下來重新演示,又會打斷學生的思路和操作。長此以往,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產生厭倦的心理,對于課程中需要經常練習的地方也做不到鞏固復習。
微視頻在教學領域中的出現,正好解決了這些問題。運用微視頻演示的方式進行教學,將信息技術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用圖像、聲音、視頻等動態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僅便于學生對知識的準確理解,同時還能加深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還可以將教學視頻發到學生的iPad、電腦或者手機上,當學生在進行自主復習時,對于沒有完全理解或者掌握的操作技術可以通過觀看老師發的微視頻進行再次學習。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觀看微視頻的時間和次數,還可以通過老師布置作業的完成情況來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這樣,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為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提供了保障。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有很明顯的表現,而微視頻這種新時代產物的出現,不僅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而且對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探索發現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張筠.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7).
[2]武紅偉.微視頻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