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寶平
摘 要:高中教學中,地理作為一門必修的基礎學科,不僅是學生增長見識的平臺,更是學生認知世界的窗口。在當今素質教育時代,構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課堂尤為重要,因此需要教師立足新課改的思想理念,著重于地理課堂的教學革新,以確保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新課改的視野下,探究高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旨在為相關課題研究提供參考,促進其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在目前的教育教學之中,教學方式還是以傳統的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的升學壓力較高,學生的升學率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榮譽,在教學過程中以成績作為一切的衡量標準,從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參與程度,落后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師的不重視,始終無法充分調動起課堂的氣氛,所以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也無法做到高效的學習,作為高中的地理老師,一定要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斷完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地理學習,全力打造高中地理的高效課堂,提升教學效率。
一、激發學習的興趣
我國知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表示,傳授學生知識及學習技能并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而是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由此可見,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激發,將對學習效果產生重要影響,不僅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促進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高,同時,也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實現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提高的目標。因此,高中地理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以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為導向,強化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確保學生在獲得地理知識的同時獲取趣味與快樂,學生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大大增加。比如在學習《宇宙中的地球》內容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地球的基本屬性進行認知,了解并掌握宇宙及銀河系的構成。對于多數學生來說,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地位以及所具有的特殊性等都充滿了吸引力,迫切想要了解相關知識、探知宇宙的奧秘,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其主觀的能動性就會被激發出來,更能夠同教師積極配合,利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確保教學方法的先進性
新課改明確指出,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學生主體性的凸顯,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促進自身能力的提高。具體來講,在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試教育產生的影響較深,學生的主體地位遭到忽視,教師通常采取“填鴨式”教學,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只是機械式地接受知識,但是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即便學生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所學知識也難以保持完整的記憶,學習有效性大大降低。因此,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對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主動探究,對學生探索地理知識的主動性進行引導。比如《區域產業活動》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產業活動區位的因素進行探索,并對當地形成某產業區域的條件及發展受限原因進行分析。在教師的提問下,學生能夠自主地對地理知識進行探究學習。同時,在學生探究學習當中,不僅實現了有效的課堂教學,同時學生對新知的探究、創新能力以及其綜合素質等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加強多媒體的充分利用
新時代環境下的高中地理教學,需要教師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通過現代化的多媒體設施開展課堂教學,充分發揮科技優勢及功能,達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的目的。比如《荒漠化的危害與治理》教學中,由于受人生閱歷的影響,學生不能形象生動地對荒漠化進行認知,增加了學習的難度。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施對真實的荒漠化圖片進行收集,并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荒漠化的真實情景。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多媒體設施的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更加形象化、生動化,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四、強化教學評價的合理運用
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對教學評價的重要性給予高度重視。在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學評價往往不被教師所重視,對其重要意義缺乏清楚的認識,所以教學評價得不到合理利用。教學評價的合理利用,不僅是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總結和評價,同時也是疏導、協調學生學習心理、學習態度及學習情緒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利用教學評價使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使學生能夠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和挑戰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去面對。利用教學評價,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及教學有效性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總而言之,新課改環境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其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尤為迫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不斷強化教學經驗的總結和交流,積極探究可行性教學策略,致力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推動高中地理教學科學、穩固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昱萱,翟祿新.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4,11(7):127.
[2]呂潤美,夏志芳.高中地理新課程過程性評價探索[J].全球教育展望,2007,36(3):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