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觀順
摘要:作為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教學占據著重要位置。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主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寫習慣為主。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學生對于寫作多半排斥,沒有較扎實的寫作基礎,小學生作文空洞缺乏生命力。為此如何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成為了我們當前關注的重點,本文將從這些問題入手,探究出提升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應對策略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重要性分析
習作能力充分體現了一個學生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要想提升學生語文水平,我們需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展開訓練,而這四點中寫作是提升其他三個方面的重要手段。另外習作充分體現出了一個學生的思想,利用習作能夠有效和他人進行溝通,體現出一個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提升學生習作能力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小學階段習作教學,培養的重點是學生的探究力,那么我們需要讓學生能夠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同時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對于學生今后的習作水平提升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二、現階段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問題分析
1.學生寫作素材積累不充分。寫作水平提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目前小學生在語文寫作素材積累上面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方面他們缺乏必要生活經驗的積累,生活中沒有意識去觀察,對于周圍的現象熟視無睹、不聞不問,自然在真正的寫作中不能夠將發生在周圍的事物進行再現,也自然不會存在自己的觀點,使得文章空洞沒有內涵。另外目前小學生閱讀量明顯不足,雖然很多教師給學生安排了一些閱讀作業,但是他們在進行閱讀時并沒有真正做到用心,不能夠主動而有意識地對一些好詞好句進行積累。也不能夠學習文章中的一些表達方式,使得寫出來的文章缺乏邏輯性。
2.學生習作內容模仿度較高。目前小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存在著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千篇一律。很多文章其實都是學生生搬硬套寫成的,不具備每個人鮮明的特點。并且隨著網絡普及,很多學生進行自作時習慣從網絡中選擇一些范文然后進行一些改編來完成寫作任務。久而久之學生會養成懶惰的態度。更不會對生活留心觀察,不能夠和他人分享到寫作樂趣,使得寫作流于形式,無法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
3.小學生閱讀和寫作分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將閱讀和寫作分割開來,閱讀時就只是讓學生分析課文內容和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但是沒有關注到一篇文章的結構和一些寫作的技巧,使得學生沒有意識對這些有用的素材進行積累。導致了閱讀和寫作完全分離,這樣的教學模式顯然在語文教學中是不科學的,需要我們及時的調整。
三、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策略
1.詞匯的大量積累。要想進行文章創作,充足的詞匯積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我們的詞匯量足夠豐富,在創作中才能夠行云流水,表達出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我們需要給學生創造一定的條件參與實踐活動。比如讓學生平時在閱讀中就隨時能夠將讀到的好詞好句、名言警句進行積累,安排學生一定時間對自己摘錄的內容進行朗讀甚至背誦。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會累積豐富的詞匯,那么在寫作中自然會靈活運用。同時在閱讀教學中也需要重視對學生基礎字詞的累積,遇到了一些生僻、不能夠理解的字詞,教師最好養成學生獨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通過教師引導讓學生反復記憶,使用新詞造句,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詞語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2.加強閱讀訓練。閱讀和寫作兩者緊密相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需要結合著進行。如果我們想要完成一篇有豐富內容和情感的文章,閱讀必不可少。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進行閱讀,通過閱讀習慣的養成,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欲望。當學生具有了主動性后,才會積極地去積累素材,完成寫作,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教師也可以多鼓勵學生在節假日多閱讀書籍,做好讀書筆記,在慢慢的積累中實現寫作水平質的飛躍。
3.改變作文評改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在傳統習作教學中,學生完成習作后,教師進行統一批改,那么這就會使得學生處于一種相對被動的狀態,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習作興趣。我們需要改變學生被動局面,將作文評價的權利轉交給學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對自己的作文進行錯別字或者是不通順語段的修改,也可以進行小組式互評,當學生評改中產生了分歧,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完成討論。讓學生嘗試寫評語,總結對方作文的優點和缺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采納其他同學寫作中的優點,也會對存在的錯誤吸取經驗教訓,實現共同進步。
4.加強學生口語能力培養。在當前語文教材中,語文園地編排上都是先進行口語交際再進行習作練習。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說是寫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在口語交際中學生不僅僅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還能夠通過聽接受到更多信息,是對聽和寫能力提升的一種途徑。人們進行表達的兩種方式就是聽和寫,而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口語交際通過口頭表達自己想法,習作是通過書面語言展示自己的觀點,所以兩者的提升對彼此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5.將習作和生活結合。習作教學應該和生活進行緊密結合,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積累素材進行創作。讓學生能夠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獨立的觀察,學生寫出來的作品才能夠富有真情實感。教師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多走出去多體驗生活。比如組織學生進行春游、參觀博物館、名勝古跡等等,通過身臨其境,學生才能夠有所感悟。
四、總結
總之,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至關重要,它對學生今后的交流和語言表達產生著深遠影響。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時刻關注當前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積極地調整,從學生實際角度出發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和寫作評改模式,提高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水平和學生的習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國.多媒體視角下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33).
[2]問俊民.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間,2015,(35).
[3]王偉娜.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人間,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