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祖平
摘要:用賞識的態度對待學生,他們就會充滿活力。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們班主任會遇到不同思想狀況、不同學業水平的學生,要給予他們更多的賞識,激勵他們奮發向上,健康成長。本文從怎樣在班級管理中實施賞識教育,以及在實施過程中有哪些誤區等方面做了詳細的闡述,目的是讓大家意識到,運用賞識教育可以助力班級管理。
關鍵詞:賞識;班級管理;愛心
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是熱愛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無形生命的陽光、空氣和水。賞識是溝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間交往的橋梁,讓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覺,還孩子金色的童年。“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失敗者找回自信和發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廈,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那么,在班級管理中,如何恰如其分的運用賞識教育,讓學生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構建一個充滿向心力的班集體呢?
1.賞識需要聆聽學生的心聲
“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只是要讓它發光…”----蘇格拉底 。我認為讓所有在場者能夠相互聆聽,放聲陳述,能創造出師生、生生平等的“共同喧嘩”狀態。“聆聽與傾訴”是打開理解大門的鑰匙,是防止理解變成主觀想象和暴力教育的關鍵。聆聽與傾訴不僅僅是簡單語言的你來我往,而是意味著對生命的信任和承諾。它不是把師生作為“對象”來接受,而是,視師生為“生命鮮活”也只有在聆聽中,師生才能進入真正的“教育關系”。這也是相互尊重的表現之一。你聽了他的傾訴,他也會聽你講話,聽你講完話,并作認真的分析。而且,這樣做的后期好處是不可限量的,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有任何想法都會和教師溝通,使教師能夠輕松做到了解學生的舉動,措施得當、及時。
2.用愛心賞識所有學生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充滿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以前,我總認為班主任應該是個“醫生”,專門找出學生的缺點,然后批評教育,督促他們及時改正,盡力使自己的學生優秀。所以,我的眼睛總是盯著學生的缺點,他就是塊爛鐵,我也要把他練成好鋼。后來,我學習魏書生老師《班主任的藝術》和周弘老師的《鋼是怎樣煉成鐵的》,我終于找到了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我總讓學生“失敗”,學生“永遠的失敗”直接導致了自己工作的失敗,馬不停蹄地給學生找缺點,導致學生看不到一點希望和光明,不管怎樣努力,都達不到老師的要求。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后,我開始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用全新的理念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對學生要“低標準,嚴要求”,讓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我能行”中成長。
3.關注并賞識中等生
中等生處于中等水平,表現一般,成績中等,既不會因能力強,長處多而受到師生的贊賞,也不會因違紀而讓老師、家長操心,他們很容易成為班級中被“遺忘的角落”。陶行知說:“我們對于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對兒童有害。一是忽視;二是期望太迫切。忽視則任其象茅草樣自生自滅,期望太迫切不免拔苗助長,反而促其夭折。”班主任對中等生很容易忽視,從而造成他們默默無聞,影響他們潛能的開發。但中等生卻是班級學生中的絕大部分,因而要加強對他們的管理,如果中間層次的學生長期受不到教師的關注,很容易轉化為后進生。所以班主任應做有心人,留意默默無聞的學生,了解他們的個性、興趣、煩惱與要求,為他們搭建舞臺,鼓勵他們勇敢地站出來,積極參加班級的管理,如值日班長、值周班長制,班干部輪流制等,對他們取得的成績給予贊賞。切勿忽視他們,爭取每天給他們一句溫馨的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或一個贊許的微笑,讓他們知道:老師很重視他們。用賞識教育關注這股“中流”砥柱,對優秀班級的形成定會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4.賞識需要科學合理的評價
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宗旨之一就是要求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對學生的評價必須以“素質教育思想”為指導,以全面發展來取代分數至上的“精英教育”,一切為了學生,分數只是一個量化的標準,不能上升到質的高度。要合理科學地評價學生是賞識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注意批評、表揚的度,以及善后的安撫、激勵。 首先,應該重表揚,輕批評。尤其是批評應該注意“度”,批評的語詞本來就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易導致學生自暴自棄。批評時的用詞不可激烈,應委婉些;而表揚也是如此,小小的優點、成績,應該得到賞識,但不可讓學生以為,自己高高了、在所有人之上了。所以“度”的把握尤為重要。既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做的好,又要讓他們明白,自己還有更多的不足等待他們努力,要讓他們明白,努力應該持之以恒。 其次,批評、表揚應該注意“面”。對少數后進生的點點進步的表揚不應該全班大肆表揚,而是應該找到他單獨的對他的進步給予肯定,更重要的是要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全班表揚應該是為集體作出貢獻,能為全班樹立榜樣的積極、先進份子。對點滴進步是該給予肯定,即使是全班性的表揚,也應該是希望大家能另眼相看,也是為他以后在大家面前做事,事前有所思考,更能有積極的意義。
5.賞識教育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
有些班主任上班會課時,喜歡指出班中存在的種種不足,批評這個,批評那個,而對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卻輕描淡寫或者只字不提。他們認為:對學生要求越嚴格,學生的行為就會越完善。我卻認為:只有集體有了凝聚力,學生熱愛集體,能為集體著想,其行為就會規范。每周班會課時,我都對那些做了好事、為班爭得榮譽的同學進行表揚.這樣做能給學生一種感覺: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優秀的同學真多,我也應該為集體爭光。從而激發學生對班集體的熱愛和信心,增強集體凝聚力。
用賞識的態度對待學生,他們就會充滿活力。羅曼羅蘭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為了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每位班主任老師都要善于留心觀察,發現學生的優點,因為我們的孩子需要賞識。“生命如水,賞識人生,學會賞識,愛滿天下。”讓賞識教育助力班級管理!
參考文獻:
[1]潘霞.論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2018,0(1):131-131.
[2]趙金英.淺析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東西南北:教育,2018,(15):382-382.
[3]王秀華.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農家參謀,2018,0(2X):2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