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崢
摘要 近些年來,素質教育越來越被國家與社會所重視,綜合素質的高低成為了衡量一名學生水準是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素質教育從小學便開始在日常教育中滲透綜合多樣化的課程,美術課程便是其中的代表性科目。美術課程中的紙藝實踐,不僅能促進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掌握,更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為以后綜合素質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對美術課程中紙藝教學的方法設計進行分析,為廣大教學者提出更多的教學理論與實踐借鑒。
關鍵詞:實踐;小學美術教學;紙藝;教學方法
一、構建濃厚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班級教風學風對于學生的學習至關重要,會使學生耳濡目染地接受美術文化的影響。針對此問題,可以在班級內建設黑板報活動,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策劃、定題、出版,學生自由討論與美術有關的話題。教師可以在教室墻壁上張掛中西方的著名美術家與藝術家的簡介與作品,如:齊白石、徐悲鴻、達芬奇等等,讓學生每天在大師的作品的熏陶之下,接受美術耳濡目染的影響,增加美術對于學生的吸引力,從而激發學生對于美術學習興趣與向往。美術課上,教室也要保持民主與自由,學生可以在美術課討論每天的話題或者相互交流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在無形之中就會加深班級的美術與藝術學校的氣氛。
二、聯系生活實際,增加美術紙藝理解
美術教育應該將教材鎖定在生活中的細節材料中,這樣可以使學生聯系實際,對于生活中不同的物品進行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如春節時的年畫娃娃圖、端午節時的粽子圖、寒梅臘月時的雪景圖等。教師要在不同的節日帶領學生認識不同的物品,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不同的物品及習俗,再讓學生練習畫不同的傳統節日簡單圖畫,各個季節景象的千變萬化。這樣不僅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也充滿了美術的美和樂趣,也提升了學生的眼光敏銳度,用生活中點滴細節與傳統節日的素材給學生以親切實際感,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紙藝的無邊魅力。
三、滲透傳統文化,推進美術紙藝教育
紙藝是美術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剪紙也是中國最為流行的民間藝術之一,根據考古其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紀,但人們認為它的實際開始時間比這還要早幾百年。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春節、元宵、重陽、端午等等,中國的傳統節日結合美術課堂設置不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中華傳統文藝的多彩多姿,也推動了自身的技藝掌握。例如:在端午節時,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自己吃過的粽子形狀,讓學生使用自己的作業本和筆畫出粽子的模型;元宵節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使用普通的紙進行窗花的制作,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自己進行窗花圖形的勾勒;動手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圖案勾勒之后,讓學生自行剪裁。接下來教師帶領學生們一起在教室貼上自己制作的窗花,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了學生的大腦思維活躍度,也讓學生掌握了不同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習俗,促進了綜合能力的增強。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元素的尋找。在美術課堂日常教學中,教師以身體力行帶領著學生進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學習。
四、調動學生想象,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小學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功能——運用各種方式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邏輯能力與發散性思維,挖掘并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因此,在美術紙藝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針對小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性格特點來設計教學活動。拋開傳統教學形式的一味式灌輸,融合創新性與新奇感,不斷創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以班級為單位舉辦以“心靈手巧藝術家”為主題的紙藝比賽,帶動學生們踴躍參與。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激發學生們利用平時掌握的構圖自己剪裁技巧,結合自身的造作能力與想 象力,剪出屬于自己的紙藝作品,勇敢的站上講臺向大家展示自己,利用自身掌握的技能贏得掌聲。比賽過程中,學生不僅把所思所想轉化為口頭語言,強化了邏輯,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更鍛煉了藝術創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敢于直接面對困難。
五、家庭學校聯動,增加紙藝學習體驗
素質教育中,學生的培養教育離不開兩個人——家長和老師。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家長和教師必須結合起來,共同進行學生的培養和教育,才能讓學生擁有更多紙藝相關學習體驗,增加自身的實踐經歷。家長向教師進行孩子的性格解讀,教師向家長傳授教學方法和培養方式,以美術課堂這個有趣活潑易于學生接受的方式,并結合紙藝來滲透學生的日常教育。如:在美術課中,教室布置作業,讓學生邀請家長和自己一起完成課下的紙藝相關作業。時間允許的話,教師就要邀請家長和學生一起參加課堂紙藝活動。在活動中,教師為帶領者,以學生為主,家長為輔進行春聯中漢字的書寫,如“一路順風”“年年有余,”或者進行自身比較拿手的紙藝創作,如窗花,立體模型等等手工藝品的制作。之后,以班級為單位舉辦小型紙藝作品展覽,張掛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制作出來的作品。在這樣的方式之下,不僅能聯絡學生與教師家長之間的感情,更能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加更多紙藝學習經驗,體驗美術學習的快樂。
六、結語
美術課堂是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在美術課堂中,小學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宣泄,特長能夠充分的發揮。在美術課堂中學生在對紙藝這種中華文化有了身體力行的傳承,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紙藝既是橋梁,也是承接點,讓學生的情感世界更加豐富,明天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席智慧.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研究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8年20期
[2]項寧.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藝術科技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