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輝
摘 要:語文是研究語言文學的學科,學習語文是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進行更進一步的學習活動、理解其他各門學科知識的基礎,只有學好了語文才有可能更加深入地學習其他學科。在各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中,小學語文則又是基礎中的基礎了。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但同時也是難度相當大的一項教學任務,小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成為小學生的普遍現象。在此就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對于小學生來說,提高他們學習效率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培養他們對于學習的濃厚興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同樣如此。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采用更加先進的素質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活動,不能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又因為當前的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普遍較低,導致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提升受到了極大的制約。趣味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為有效途徑的教學方法,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教學手段,采用多種教學設備,組織多種教學活動,讓小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學習樂趣,獲得更加愉悅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感悟,進而保證學生能夠激發出更多的學習動力,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更高效開展。
一、創設情境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
通過創設情境的方法開展教學,是廣受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方法。教師可以為小學生講述和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來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可以通過組織小學生開展某種游戲活動來創設游戲情境,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創設生活情境,也可以通過為小學生設置問題,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創設懸念情境等。通過創設情境,可以把小學生充分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拿出了兩個球,一個是非常沉重的鐵球,一個是比較輕的玻璃球,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這兩個球,哪一個更重,哪一個更輕呢?”學生紛紛回答鐵球重、玻璃球輕。教師繼續提問:“那么假如我們從同樣的高度把這兩個球同時扔下,哪一個落得快?”學生又紛紛喊道:“當然是鐵球落得快了,更重嘛!”教師卻露出了一種神秘的笑容:“同學們,你們都錯了!來吧,我們一起看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吧!”學生想要知道自己錯在何處,所以在懸念情境的激勵下開展了深入的學習,保證了小學生閱讀興趣的高度提升。
二、媒體教學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逐漸進入到了課堂教學當中,為課堂教學的生動、形象性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多媒體設備可以把傳統書面中的內容、教師口頭的講解通過更加豐富的圖片、音頻、視頻的形式進行呈現,用教學資源的講解代替教師的講授,讓小學生更加充分地體會到教學活動的新鮮感和活潑性,激發了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夜鶯的歌聲》教學中,教師沒有給學生進行課文的講授,而是把《小兵張嘎》的電影片段給學生播放觀看,影片中的嘎子機智勇敢、剛強不屈,對日寇懷有無比的仇恨,對八路軍和人民又懷有深厚的情感,最終配合游擊隊拔掉了敵人的崗樓,迎來了家鄉的解放。這時孩子們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在國外也有這樣機智勇敢的小戰士,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夜鶯是如何同敵人周旋,最終消滅敵人的吧!”然后再組織學生開始對課文的閱讀學習,小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有效引導,學習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
三、開展活動激發小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喜歡活躍的課堂氛圍,不喜歡教師過多講授,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多種學習活動,讓小學生獲得足夠深入的參與,保證小學生興趣的有效激發。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電腦住宅》教學中,教師就組織了一次“我的智能家”的展示活動,讓學生首先結合自己家庭中的智能家居設備,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繪制一幅屬于自己的智能家庭畫面,然后在班級中進行展示,具體說明這些智能家居是如何使用的,又具有哪些先進的功能。活動之后再進行課文的閱讀,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充分的想象力,給學生的藝術能力一個施展的機會,最主要的是有效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實現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
總而言之,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把握,依據小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認知規律設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充分運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保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的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文五省.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0):177.
[2]楊玉貴.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28):88.
[3]王恒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趣味教學法的實踐運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2).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