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劉春明
摘要: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少涉及到生命教育,導致大學生在遇到情感問題、學習壓力和就業壓力時,不能及時的進行自我調節,或是主動尋求教師幫助,產生了消極、頹廢、抑郁等心理問題,甚至因為一時沖動結束自己的生命。近年來,高校大學生患有心理疾病和非正常死亡的人數呈現出上升趨勢,也引起了高校教師的高度重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點開展生命教育,讓大學生學會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提高抗挫能力,學會通過多種渠道及時排解心理問題,更好的享受美好的大學生活。
關鍵詞:生命教育 重要性 問題 實施路徑
當代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著許多關于生命、生存、生活的困惑和追問,這些生命困惑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就會對大學生的生命意識、生命信念、生命責任等方面產生懷疑,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來,因此,大學生亟需生命教育來為他們解答疑問,指引方向。部分高校在開展生命教育時,由于采用的方法不恰當,或是師資力量不完善,導致教育成果不明顯。在這一背景下探究提高生命教育開展實效的具體策略,具有較強的教學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會環境的變化迫切需要進行生命教育
大學生對外界的新思想、新事物具有較高的接受度,面對新媒體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沖擊,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例如很多大學生崇尚“利己主義”、“拜金主義”,過度追求物質享受。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校園時光,而且也容易讓自己誤入歧途,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面對社會環境的變化,以及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產生的深遠影響,高校方面必須要承擔起立德樹人的教育責任,通過開展生命教育,讓當代大學生認識到生命的真諦,進而利用有限的校園時光,不斷充實自己,為今后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教育的功利性需要進行生命教育
我們的小學、中學教育重在抓升學率,而隨著大學生就業的困難,大學教育也逐漸演變成追求“就業率”的教育,雖然許多高校已設立了多級聯動的心理咨詢和危機干預機構和機制,但是有些學校也是流于形式,沒有發揮它們相應的作用,另外,本應包含生命教育的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不恰當的工作方式,沒有貫徹生命教育的思想,缺少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高校對大學生生命教育力量投入的有限性也制約了生命教育的開展,這也促使大學生生命教育亟需開展起來。
(三)大學生面臨多重生命問題增加必須要進行生命教育
大學生作為特殊的社會群體,面臨著來自情感、學業等多方面的壓力。同時,大學生的社會閱歷少、生活經驗不足,加上學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導致他們在遇到這些問題和壓力時,不能做出正確處理,容易走向極端。通過新聞報道我們也可以看出,導致大學生自殘、輕生的動機中,情感糾紛、同學矛盾、就業壓力等占據了絕大比例。面對這些多樣化的生命問題,高校方面必須要通過開展生命教育,提高大學生對挫折、失敗的抵抗能力,對各類問題的靈活處理能力,以及遇到問題時的自我疏導和排解能力,幫助大學生以積極心態更好的享受校園生活。
二、當前大學生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體系建設不全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關注生命教育,但是目前來看并未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將其歸屬于思想政治課程中。這種課程設計方式,雖然承認了生命教育的教學地位,但是無論在課時安排還是在師資力量配置上,都不能作為常規學科來對待。通過對部分已經開展生命教育的高校進行調查,教師很少單獨準備生命教育的教案,多數情況下都是網絡上搜集一些相關的視頻,或是直接套用其他高校教師分享的一些課件等。由于不能體現出生命教育內容的針對性,脫離了本校大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就無法取得預期的教育成果。
(二)生命教育內容不全面、方法不科學
生命教育與高校其他學科相比,沒有固定的內容,必須要根據當前大學生客觀存在的生命安全問題,靈活的組織教學內容和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F階段很多高校在開展生命教育時,由于缺乏足夠豐富的教學經驗,還存在很多問題。在教學方法上,主要以理論講解為主,導致教學氛圍比較枯燥,大學生也很難集中精力聽講,導致生命教育存在形式化問題;在教學內容上,不能體現出時代性和實用性,也會導致大學生對生命教育的參與度不高。
(三)專職教師隊伍數量少
生命教育絕不僅僅是講解幾則案例或是進行幾次理論說教就能夠完成的工作。教師要想切實提高生命教育成效,必須要綜合掌握心理教育、生命科學、哲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一支能夠熟悉生命教育的內容、準確把握生命教育的特點、有的放矢的進行生命教育的教師隊伍是對學生有效進行生命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但現實情況卻是,這樣的師資力量是很弱小的、素質也參差不齊,并且我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獨立的師資力量,只是依靠思想政治教師或心理輔導教師,導致對生命教育的內容把握不夠準確、特點不夠突出、方法不夠科學。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實施路徑
(一)學校領導和教師要認識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近年來頻繁出現的大學生生命安全問題,已經引起了教育部門、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高度關注,開展生命教育勢在必行。高校的領導人員,要為生命教育課程開展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創造良好的環境,例如要調整課程結構,每月固定的拿出1-2課時的時間,進行生命教育。教師方面,也要認真對待生命教育,在課前確定好生命教育的主題、準備好相關的素材。同時,也要嘗試關注當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創新生命教育的開展形式,這也是切實提高生命教育成效的一種有效方法。只有讓生命教育得到學校領導、廣大教師的關注,才能切實推動生命教育實現長效化、常態化開展。
(二)結合大學生特點,保證生命教育的參與度
大學生對長篇大論的理論說教有強烈的抵觸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生命教育時,也必須注重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生命教育內容的理解。教師可以將當下比較熱門的新聞作為生命教育的主題,例如大學生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產生了抑郁癥,甚至多次有輕生想法。對于這種發生在大學生身邊的案例,能夠激發起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通過多個方面進行案例分析,包括學生方面,如心理素質不強;學校方面,如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度不高。經過教師的詳細分析,學生學會了在遇到此類問題時,如何進行正確應對,避免出現沖動、極端的做法。
(三)多渠道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建設
現階段生命教育還是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之一,在任課教師的安排上,也是有思想政治教師來承擔。但是很多教師對生命教育的開展方法不夠了解,影響了實際的教育成效。針對這一問題,學校方面應當結合生命教育開展需要,對本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進行分批次的培訓;還可以聘請一些專家、學者到學校開展講座,向教師傳授必要的教學經驗;定期組織優秀教師到其他學校交流學習等。通過這些措施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更好的完成生命教育任務。另外,學校方面還需要設立獨立的心理輔導室,聘請專職心理輔導教師,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咨詢,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四、結語
生命教育可以讓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靈活應對大學校園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問題、學業問題或情感問題,提高了大學生的心理抗挫能力,避免在遇到問題時做出極端和沖動的行為。當前高校生命教育的基礎還比較薄弱,教育方式上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高校教師給予足夠的關注,為生命教育開展創造必要的條件。通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學課程設計和創新教育方式方法,讓大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生命教育中,更好的享受大學校園生活。
參考文獻:
[1]葛君梅.構建富有生命教育色彩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實施途徑[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2014,(03):123-125.
[2]孫潤坤,杜紅梅.“五位一體”構建富有生命色彩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s6):131-133.
(來源:2017年黑龍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專項任務項目(學生工作)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項目編號XGW201708;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