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有很強操作性的學科,如果能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會讓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老師的教學目標也更加容易實現。在教學中,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改進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能讓學生更好的學好信息技術這門課程。
關鍵詞:信息技術;有效教學;教學方式;重點難點
在小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想熟練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首先要了解本節內容的知識點。知識點穿插于整個教學過程,它使課本的知識結構和課本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融合。在教學中,老師要不遺漏、不忽略地把各個知識點掌握清楚,這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做到,準確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教學的重點內容,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來找出學習中的難點,并加以分析,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突破知識的難點,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一、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
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巧妙處理,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并熟練運用各種策略解決教學重難點,提高課堂效率,十分重要。
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癥下藥,從而確定自己課堂教學科學切合實際的靜態和動態的重點難點。例如在《錄制聲音》這一課中,老師就提前對學生進行了小調查:“(1)你自己錄制過聲音嗎?(2)你知道電腦里有錄音機這款軟件嗎?(3)會用嗎?”教師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對學生有了一定了解,從而確定了本課的重點:硬件設備的連接、錄音機錄制聲音的方法和技巧;本課的難點:聲音的錄制與加工。
二、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
善于引導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問題癥結和難點實質,用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語言多角度地啟發學生,使之產生多方聯想而有所感悟。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引導既可以導之以趣、導之以思、導之以情,也可以導之以理、導之以法。在《中文輸入——搜狗拼音輸入法》中,為突破難點,執教老師先出示了“羋”這個字,問:“這個字讀什么?”學生回答不一,有的說是“mǐ”,有的說是“mǐn”,讓學生想出辦法,猜測讀法,然后輸入試一下,老師繼續提問:“還有沒有其他方法,猜測的方法不一定管用。”學生難住了。老師這時才給出小提示:在搜狗輸入法中文狀態下,輸入一個“u”,然后學生發現了“u模式”下輸入漢字的方法:筆順法和拆字法。這就是導之以思和導之以趣的結合。
善于聯系聯想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盡快地找到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在原有的知識背景和經驗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去。在《讓程序會思考》一課中,為了讓學生明白程序中的分支語句,老師通過成績是否及格這個日常生活中的判斷來引導學生:及格的標準是是否大于等于60分,要求學生用規范語句“如果”“那么”“否則”來表達,接著出示流程圖,最后才出示條件語句格式,把困難的條件語句與生活聯系在一起,重難點輕松突破。
三、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方法
1.掌握知識之間的聯系是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必備條件
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系統課程。信息技術就是讓學生把已知的知識延伸到未知的知識,理解簡單知識和復雜知識之間的聯系,完善知識結構,掌握知識的生長點。要想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就必須要找對知識的生長點,才能在此基礎上不斷擴展知識的發展方向。所謂生長點就是指新的知識跟一些舊的知識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特點;有的新知識是由一些舊的知識通過組合產生,還有一些新的知識是在舊的知識基礎上延伸發展出來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知識生長點的認識非常重要,它是突破新知識即重點難點的關鍵之處。
2.在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過程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
老師的教學目標是面向所有學生,以他們現有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水平為導向,啟發他們向更深層次的學習目標前進。在教學中,老師要利用自身的優勢,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學生能夠自主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也可以讓他們相互合作來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難題,讓學生通過討論和交流來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加熟練度。
3.學科之間的整合練習可以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是整合各學科產生的結果,信息技術已經廣泛存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成為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幫手和工具。在教學中,老師要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來引導學生,讓他們把信息技術知識和其他課程知識相互整合來為突破重點難點打下基礎。
總而言之,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中,要想獲得對重點難點的真正突破,不僅需要老師有良好的專業素質,還需要老師不斷鉆研,改進教學方式,使用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教學手段來促進他們對知識重點難點的突破,從而提高他們的理論和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成燕華.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9).
[2]楊艷.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