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雨欣
【摘要】本文論述了當前師幼關系存在教師對幼兒照顧不全面、對幼兒活動的限制太多、與幼兒交流的時間有限、對待幼兒的態度有時過于嚴厲以及師幼之間的互動不夠開放等問題,提出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策略:細心照顧和熱愛每一個幼兒,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創設寬松愉快的語言環境,用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建立開放型師幼關系。
【關鍵詞】師幼關系 個體 交流 自主 開放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2A-0060-02
幼兒從一出生就開始與周圍的人群交往了,進入幼兒園以前,家庭是幼兒最主要的成長環境,進入幼兒園后,幼兒的生活就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幼兒教師與周圍的同伴成為幼兒主要的交往對象。師幼關系的建立對于幼兒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它對幼兒人格、智力以及社會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教師應該注重與幼兒建立良好的關系。
一、當前師幼關系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幼兒照顧不全面
現在大多數幼兒園開設的班級數量有限,教師的數量也有限,導致一個班里的幼兒人數過多,教師們沒有充足的精力去照顧到每一個幼兒,影響了教師與幼兒的日常互動。教師不能很好地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每一個幼兒的變化,幼兒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比如不愿意上幼兒園、不愿意找老師主動溝通交流、不愿意與老師分享自己的心情等,這些都有可能讓師幼之間的關系不協調。
(二)教師對幼兒活動的限制太多,忽略幼兒是獨立的個體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都會對幼兒提出要求,向幼兒說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這樣做的目的不僅是要確保每一個幼兒的安全,還要讓幼兒學會聽教師的指令,有紀律性。但是,有時候教師對幼兒提出的要求過多地限制了幼兒的發展,比如在上繪畫課時,幼兒想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教師卻要求幼兒要像教師示范的一樣繪畫,沒有與幼兒進行溝通,聽聽幼兒自己的想法,弄明白幼兒為何會這樣畫或那樣畫,這就限制了幼兒自主創作和選擇的權利。
(三)教師與幼兒交流的時間有限
語言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信息傳遞的途徑之一,也是最快的一種溝通方式。師幼之間的溝通也需要用語言來表達,但是在幼兒園里,教師與幼兒的溝通僅限于教學活動,而在日常生活中師幼之間的交談時間短,有些幼兒又不愿意或者不敢用語言向教師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教師無法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很難拉近與幼兒之間的距離。
(四)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有時過于嚴厲
教師對待幼兒的態度可以直接影響幼兒的心情,幼兒犯錯時,有時候教師批評過于嚴厲,這就會讓幼兒對教師產生一種恐懼心理,不敢接近教師。
(五)師幼之間的互動不夠開放
師幼之間的互動直接影響了師幼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的師幼互動中,教師有時候沒有用開放性的思維去與幼兒進行互動,只是單純與幼兒進行一些簡單的語言或肢體的互動,沒有成為幼兒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二、建立良好師幼關系的策略
(一)細心照顧和熱愛每一個幼兒
對于父母來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帝賜予的精美而又獨特的禮物,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樣的。幼兒每天來到幼兒園,教師對幼兒的問候與關心都能讓幼兒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幼兒在幼兒園開心地成長與學習,不會有太多的恐懼和排斥心理,更愿意接近教師。教師對幼兒的夸獎和贊美不僅能夠樹立幼兒的自信心,還能培養幼兒更多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們不能吝嗇對幼兒的贊美和夸獎。在照顧每一個幼兒的時候,雖然不能夠做到極致,但要盡量做到細致。要堅信一切愛的訊息總會有愛的回音,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愛,就會把自己的愛以獨特的方式回報給教師。
在一次幼兒園見習中,一個小女孩跑過來對筆者說:“老師,我學了一個新的舞蹈,但是我現在不記得怎么跳了!”筆者答道:“那你可以跳給老師看嗎?”她搖了搖頭,筆者繼續說:“你今天穿的裙子好漂亮,我覺得如果你穿著這件裙子跳舞,一定很漂亮!”她看著我開心地笑著,最后給筆者跳了她新學的舞蹈。教師們將所有贊揚和鼓勵的話都盡情地給予孩子們吧,讓他們在自信中快樂地成長!
(二)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
幼兒雖然還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卻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利。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如果教師一味地替幼兒選擇他們該玩什么、該做什么,就會限制幼兒的發展,剝奪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使幼兒產生厭煩心理,不聽從指揮。在幼兒自主選擇之前,教師提前向幼兒提出明確要求,告知每一個幼兒活動時應注意的安全,與幼兒達成共識,讓幼兒學會聽從指揮,樂意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師幼關系更加和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教師首先要把幼兒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要尊重幼兒的人格、尊重幼兒的需求、尊重幼兒的體驗。
一次,筆者帶孩子們到戶外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絕大部分幼兒都非常感興趣,跟著筆者興致勃勃地玩耍。可趙玉潔和劉嘉樂兩位小朋友卻獨自跑到草地上,不知干什么去了。見此情形,筆者走過去氣沖沖地問她們:“你們為什么不跟著老師做游戲呢?”她倆看了看筆者說:“我們不喜歡。”隨后指著草地上的水珠對筆者說:“老師,你看,這些小水珠都是亮晶晶的,用嘴巴一吹,它們就會跳起舞來,可好玩了!”看她們對草地的水珠這么感興趣,筆者也不忍心勸她們回去,于是對她們說:“你們好好觀察,然后把觀察到的有趣的事情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好嗎?”“好,好!”她們興奮地回答,高高興興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去了。教師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尊重他們自主選擇的權利,給他們一個快樂輕松的游戲機會。
(三)創設寬松愉快的語言環境
幼兒是正在發展中的人,很多事物都需要教師通過語言把信息傳達給他們,或者將情感信息傳送給他們,讓他們通過語言感知世界。教師在與幼兒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應該給予每一個幼兒平等交流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endprint
一次課堂上,一個孩子沒有事先舉手就站起來回答問題,筆者雖然覺得他缺乏禮貌,但是并沒有責備他,而是先表揚他專心聽講,課后才耐心地告訴他:“如果你在回答問題時能先舉手后再回答,那么老師會更記得你是一個愛動腦的小朋友。”他聽到后欣然接受,并保證下次會做得更好。課間,教師在與孩子交談時要建立一個平等的語言環境,接受孩子的言語方式。年齡特征、認知發展特點、家庭環境因素造成了幼兒在語言表達上會出現用詞不準確的現象,對此,教師應當表示理解和寬容,并給予正確的引導,保護幼兒運用語言的主動性積極性。
(四)用理解和寬容的態度對待幼兒
幼兒是發展中的人,社會經驗不足,犯錯是在所難免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在幼兒犯錯后,不應過于嚴厲地去責備他們。對幼兒過于苛責往往會適得其反,使幼兒越來越害怕老師,不愿意與老師接觸,這就影響了師幼之間的關系,不利于良好師幼關系的建立。
一次筆者安排孩子們喝水、小便,梓軒小朋友突然跑過來告狀:“楊華勁把水倒在天樹身上了!”接著天樹走了過來,他的褲子果然濕了一大片,筆者見狀便匆匆趕到杯架處,只見楊華勁正站在旁邊,筆者就大聲地問了一句:“楊華勁,是不是你把水倒在天樹身上的?!”楊華勁一聽,馬上耷拉下腦袋,一副灰頭灰腦的樣子。見他如此,筆者知道準是他干的,錯不了,真想對他“狂轟亂炸”一番,可見到他被筆者嚇成這個樣子,突然感到自己的態度有些過激了,于是強忍住火氣,改用溫和的聲音問他:“你為什么把水倒在天樹身上啊?”他還是耷拉著頭不說話。筆者只好轉而問其他人。原來他是不小心撞到才把水撒到了天樹身上的。由此可見,我們應該學會心平氣和地看待幼兒的每一次錯誤,該批評的時候批評,告訴他們怎樣是對的,怎樣是不對的,讓幼兒意識到自己犯了錯,并努力改正錯誤。這樣幼兒不僅能夠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還能夠學會端正自己的態度,促進師幼關系良性發展。
(五)建立開放型師幼關系
要建立開放型的師幼關系,教師應該先轉變自己與幼兒相處的觀念,師幼之間不應該只是教與學的關系,教師更應該成為幼兒的引導者和啟發者。要想與幼兒關系融洽,教師應該運用開放性思維與幼兒相處,建立開放型師幼關系。
1.與幼兒像朋友一樣互動
教師有時候容易把自己的地位擺得太高,給幼兒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讓幼兒覺得教師不容易接近甚至不敢靠近教師。如果我們能夠把自己的地位放下,與幼兒平視,讓幼兒覺得像是在跟自己的朋友玩一樣,沒有壓力,沒有恐懼,他們將會有更多歡聲笑語。教師如果把童趣展現在幼兒面前,將會贏得更多幼兒的喜愛。
某次實習,筆者所在的班級是小班,班里的學生都是剛入學的孩子,周圍的一切事物對于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這個班的老師都溫柔和藹,她們每天都會帶著孩子們一起游戲,一起吃東西,跟孩子們聊天;孩子哭鬧的時候她們就會抱抱、親親孩子,開學過了一段時間后,孩子們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在幼兒園里,他們非常樂意跟老師一起玩耍、一起學習,常常主動與老師分享開心的事。這樣一來,教師與幼兒很容易就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這種良好的關系很容易和諧地發展下去。
2.為幼兒創造開放的互動環境
師幼之間的互動形式有很多種,但是師幼之間的互動應該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下進行。開放的環境是教師與幼兒能夠實現公平、平等的環境,教師對幼兒沒有過多的束縛,讓幼兒在一個比較寬松自在的環境下與教師進行各項互動。
在一次環保主題活動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班里的每個孩子都想做“環保小衛士”,積極查找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在孩子們的監督下,班里浪費水資源的現象越來越少了。一天戶外活動結束后,孩子們氣喘吁吁地回到教室,好多人嚷嚷著要喝水,于是都自覺地排好隊接水喝水,因為教室比較小,我們讓部分孩子到外面的自然角旁喝,喝完水后再回到活動室,又按慣例讓“環保小衛士”說說浪費水資源的現象。這時鈺穎胸有成竹地舉手說道:“老師,我剛才發現紹帥在浪費水,他接了兩次水,第二次他只喝了一口就把水倒到花瓶里。”真是這樣嗎?筆者覺得應該讓紹帥自己來說說。只見紹帥緩慢地站了起來,輕輕地說:“我剛才看到那盆花的葉子干枯了,我猜它是口渴了,所以把自己要喝的水分給它喝了。”原來如此!筆者在全班面前表揚了紹帥,但也給紹帥提了一個建議:以后給花草澆水時,不要用飲用水,紹帥欣然地接受了,并表示以后再也不會浪費飲用水了。
總而言之,教師要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就要對幼兒有耐心、有愛心,要用一顆陽光、寬容、善良的心去對待每一個幼兒,讓幼兒更加愿意親近教師,喜歡上幼兒園,能夠在幼兒園開心快樂地成長與發展。
(責編 周翠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