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年秀++++++吳敏++++++涂群++++++胡江敏++++++劉喜梅
[摘要]目的 分析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6~12月在急診科治療的70例患者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1~9月實施團隊管理模式后在急診科治療的70例患者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礎護理滿意度、服務態度滿意度以及護理人員的資料填寫合格率、操作技術以及科室管理兩方面的護理質量評分。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基礎護理滿意度、服務態度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資料填寫合格率、操作技術以及科室管理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護士團隊的整體素質,進而提升患者對護理操作的滿意度,護理質量的大幅提高更能促進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形成,值得在護理管理工作中應用推廣。
[關鍵詞]團隊管理模式;急診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9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2(c)-013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am management mode in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From June to December 2015,70 patients treated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while another 70 patients after carrying out team management mode from January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basic nursing,service attitude,and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s of qualification rate of filling in information by nurse,performance technique,and department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basic nursing,and service attitude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cores of the quality rate of filling in information by nurse,performance technique,and department management were all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In the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the team management mode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nurses,and further increas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on nursing performance.Great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 can facilitate a favorable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nursing management.
[Key words]Team management mode;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Application effect
團隊管理是指以團隊作為開展工作的基礎單位,在這個固定的單位中,隊員的專業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同時團隊協助方式也能從根本上提升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1]。急診科接收的大多是急危重患者,如果搶救措施不及時,患者甚至會有生命危險[2]。提高急診科綜合護理水平,是保護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3]。本研究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6~12月在急診科治療的70例患者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1~9月實施團隊管理模式后在急診科治療的70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男43例,女27例;年齡23~72歲,平均(45.7±3.2)歲。觀察組:男47例,女23例;年齡26~70歲,平均(45.3±2.7)歲。兩組護士數量均為19人。本研究已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參與患者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根據急診患者的病情為其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
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急診護理的過程中,應用團隊管理模式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該模式的具體實施情況如下。①提倡人性化的護理管理意識,通常情況下護士都是女性工作者居多,其在承擔較重要的社會角色的同時,還需要做好高強度的護理工作。基于這種情況,護士長需要給予護理人員更多的關心和鼓勵,幫助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其營造溫暖舒心的工作環境,有助于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尤其對于有繼續教育需要的護士,應適當給予一定的指引和系統性支持,這樣不僅能幫其快速掌握專業技能,更能有效緩解壓力,讓其以更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去面對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壓力與困難[4]。②疏通溝通渠道,制定共同目標,創建“用法律保障,用心靈關愛,用專業護理”的護理管理理念。把科室的發展以及團隊建設的目標落實到紙面上。在制定目標時要注意弘揚團隊精神,堅持以提高專業素質為主要導向,將目標細化為一個個小目標,逐個落實[5]。團隊中的每位成員都需要明確團隊管理的目標。在執行時,護士長要詳細、全面地講解團隊建設的目標與要求,鼓勵大家溝通交流,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為建設良好的團隊做出努力,如果有些意見不方便直接提出,也可以以書面的形式單獨交給護士長,積極采納優秀的建議,還可以對可行的意見進行實際嘗試,拓寬思考方向[6]。③提供發展空間,充分挖掘出每個團隊成員的潛在能力和特長[7],鼓勵護士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加強相互之間的學習交流。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急診科管理人員通常采用分層管理的方式,以責任心強的護士作為護理組長,護理組長應具備嫻熟的業務技術能力,牢固的專業知識素養以及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同時工作職稱至少應該是護師以上[8]。實行分層化管理能為各組長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進而有效提升工作責任感和自我認同感,進而帶動整個團隊的效率不斷提升,營造出良好積極的工作學習氛圍[9]。在科室的實際工作中,將科室按照一定的規律詳細劃分,使各區域內的每項具體工作都有專人負責[10]。為每位護士都提供管理鍛煉的機會,定期對護士的工作成效進行考核評比,表現突出、成績優異的人員可以將高效的工作方式與大家交流,以此提升整體的護理水平[11]。④建立健全的相關管理制度,規范團隊運行機制。對于急診科來說,護理管理的根本目標在于提高護理水平和護理技術[12]。為了規范全部工作人員操作水準,需要建立健全相關的規范與制度,明確各護理崗位的工作職責,確保護理工作規范無誤。endprint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團隊管理模式實施后,2016年1~9月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從對基礎護理滿意度、服務態度滿意度兩個方面進行調查,分值為0~10分,≥5分為滿意,<5分為不滿意。將本時間段的調查結果與團隊管理模式實施前(2015年6~12月)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
團隊管理模式實施后,2016年1~9月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質量評分,考核項目主要包含資料填寫合格率、操作技術以及科室管理三個方面,使用護理部制訂的統一表格,考核標準參考醫院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將本時間段的調查結果與團隊管理模式實施前(2015年6~12月)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基礎護理滿意度、服務態度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資料填寫合格率、操作技術以及科室管理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 討論
急診科相較于其他科室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也對急診科的護理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需要具備高水平的專業技術能力,還需要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心理素質,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13]。急診護理管理是一項較復雜的系統性工作,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需要各個環節的緊密銜接、高效配合才能達到最優的搶救效果[14]。與此同時,急診搶救工作是否能及時有效地開展,對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義。在急診科室中,急危重患者十分常見,如果急救措施不當,很可能會對其生命構成嚴重威脅。在黃金救治時間內給予有效的治療,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后續的康復效果。
團隊是開展團隊管理工作的基本組織單位,在護理工作推進的過程中,根據護理人員的優勢組建管理團隊,能夠充分發揮各個工作者自身的優勢,從而使急診護理工作能夠高效、順利地進行。團隊管理模式形成的根本目的也正是為了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從根本上提升護理效果[15]。在護理管理工作中,護士長是一個較重要的角色,其需要與小組中的其他成員進行良好互動,鼓勵和督促小組成員高效開展急診護理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管理者的護士長,其領導方式及個人行為將直接影響本組護理員工的工作效率。此外,護理團隊建立后,還應不斷優化團隊成員綜合素質,提升管理水平,加強協作,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團隊護理效率,團隊整體水平的進步也能促進團隊中每個個人的迅速發展。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對基礎護理滿意度、服務態度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護理人員的資料填寫合格率、操作技術以及科室管理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工作中能顯著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操作技能以及護理水平,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的干預效果,從而,患者對護理各方面的滿意度也會明顯提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因此,應將團隊管理模式廣泛應用于急診護理管理工作中。
[參考文獻]
[1]孫晶.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687-688.
[2]楊俊峰.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2):103-104.
[3]李靖忠.團隊管理模式應用于急診護理管理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3(17):114-116.
[4]李紅鋒,姚彥鳳.急診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4,(2):121-121.
[5]孔雙紅.急診護理管理中開展團隊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6):1163-1164.
[6]萬小琴.急診護理管理中團隊管理模式的應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30):122-123.
[7]焦丹丹,丁雅芳,王嵐,等.分層管理在提高ICU護士核心能力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26):115-116.
[8]易小紅.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醫學信息,2015,12(20):65-65.
[9]譚淑英,劉海艷,李小霞,等.探討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醫藥前沿,2015,5(23):273-274.
[10]趙揚.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7,7(12):332-333.
[11]羅建芳.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7):154-155.
[12]楊晶.團隊管理模式應用于急診護理管理效果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4,20(z2):102-102.
[13]韋漢櫻.團隊管理模式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養生保健指南,2016,(47):7,37.
[14]鄧應美,李玉文.優化急診護理和常規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搶救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4):186-188.
[15]賴碧瑩,梁雅玲,鄧順誼,等.急診護理程序在提高腦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改善急救結局中的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6):189-1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