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徐愛玉++++++陳建建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術后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的患者納入研究,依據入院時間的先后次序分為對照組(n=50)與研究組(n=50);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研究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結合循證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持續時間以及疼痛VAS評分。結果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持續時間研究組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疼痛VAS評分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循證護理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縮短患者術后疼痛時間,值得臨床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循證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2(c)-015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after laparoscopic surgery.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7,100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pain afte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were enrolled.According the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0) and research group (n=50).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provid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provid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pain duration and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uration of pain after surge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V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displayed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pain after laparoscopy is effective,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pain,shorten the pain duration,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Postoperative pain;Evidence-based nursing;Application effect
膽囊結石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確診為膽囊結石的患者以手術治療為主,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結石具有眾多優勢而被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患者術后因各種原因導致術區疼痛的發生,影響機體各個系統,使患者康復受到影響[1-2]。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臨床護理模式,為適應新時期醫學模式轉變以及臨床護理需求而發展起來,為患者提供優質護理服務的護理方法。循證護理是依據患者為中心的基本出發點,結合患者的疾病情況、患者基本資料以及護理人員臨床護理經驗及護理技能,與護理研究依據相互結合,而給患者實施科學性、個性化、差異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達到最佳護理效果[3-4]。本研究特選取100例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納入研究,旨在探討分析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術后的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的患者納入研究,依據入院時間的先后次序分為對照組(n=50)與研究組(n=50)。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47.25±5.34)歲;疼痛原因包括創傷疼痛50例,牽扯疼痛12例,膽漏所致疼痛3例。研究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47.18±5.48)歲;疼痛原因包括創傷疼痛50例,牽扯疼痛11例,膽漏所致疼痛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知情同意,且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膽囊結石腹腔鏡術 兩組患者均給予全麻下結合實際膽囊疾病情況,依靠腹腔鏡與電視監控系統設備下行手術治療,所有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5]。
1.2.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包括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給予患者吸氧治療;給予患者穿刺部位、穿刺孔以及引流管常規護理;仔細觀察患者傷口有無滲液或出血等,若患者有異常情況應即刻告知醫生并積極配合對癥處理;若患者疼痛劇烈,應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治療[6]。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結合循證護理[7-8]。①綜合評估:結合患者疾病情況及相關檢查結果作疼痛程度有效評估,應用VAS評分方法進行;并結合評估結果持續觀察患者的疾病恢復進展。②尋找誘因:結合患者的疼痛部位以及疼痛持續時間,應用VAS評分結果尋找分析疼痛原因,結合查詢文獻結果以及咨詢結果給患者制訂解決方案;結合患者疼痛原因逐步完善及糾正在實施護理過程中的相關不正當干預。③針對性護理:結合患者的疼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若患者術后切口疼痛,應給患者耐心講解手術相關知識,使患者的緊張焦慮得以有效緩解。若患者術后創口疼痛,應早期使用鎮靜劑,后期采用腹帶加壓;囑咐患者保證臥床休息,以避免或減少活動牽拉創口。由手術中患者需灌入二氧化碳以造成氣腹而方便操作,術后易有二氧化碳殘留在腹腔內,引起腹脹,同時二氧化碳被腹膜吸收后在腹部局部造成的酸性環境會對膈神經產生損傷,造成術后膈神經牽涉性疼痛,如肩背部酸脹痛,應給予局部腹部按摩或者熱敷以有效緩解疼痛。若患者術后牽扯痛,則可以給予和諧溝通或者音樂療法以有效轉移其注意力。④提高護理專業水平:患者術后恢復以及舒適度與護理人員的知識理論以及實際操作水平有著正向關系;因此應定期給予護理人員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及操作培訓,完善護理常規,使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endprint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持續時間以及術后疼痛VAS評分[9],并比較分析。
1.4判定標準
結合本研究內容,參考VAS評分量表進行評估患者術后疼痛程度,總分值為10分,無疼痛為0分,最痛為10分;分為輕微疼痛:疼痛可以承受(0~3分);中度疼痛:且正常睡眠受影響(4~6分):劇烈疼痛:疼痛難以忍受(7~10分)。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持續時間的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持續時間<12 h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疼痛持續時間12~24 h發生率高于對照組,而術后疼痛持續時間>24 h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疼痛VAS評分的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第1、2天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術后第3、4、5天的VA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3討論
疼痛是一種機體生理復雜活動以及心理復雜活動,是臨床較常見的癥狀[10]。疼痛原因主要包括有傷害性刺激疼痛以及機體受傷害性刺激而發出的痛反應。疼痛常會伴隨患者情緒而發生變化。臨床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以采用適量的鎮痛藥物,使患者的術后疼痛得以緩解。若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過度依賴鎮痛藥物,則會對身體造成影響[11]。因此,針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的實況,給予科學性、有效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從而使術后疼痛狀況明顯改善,降低鎮痛藥物使用,改善預后[12]。
以往護理學觀點認為,腹腔鏡手術屬于微創性手術,創傷性小,因此患者術后疼痛未給予重視,甚至“充耳不聞”,使患者度過恢復期過程“十分忍耐”,極容易致使情緒波動[13]。循證護理與傳統常規護理不同,循證護理不照搬傳統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是以科學理論,結合膽囊結石患者疾病實況以及基本信息,進行針對性的評估,及早發現問題;護理人員通過大量的查閱相關循證護理文獻,使已存在的護理問題或者潛在的護理問題均可得到有效解決。護理人員持續性評估護理效果及護理質量,為今后護理工作中提高豐富臨床經驗,更能夠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及護理技巧。應用循證護理可以使護理人員提高自身借鑒相關資料以及總結臨床護理經驗的能力,可以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專業技能,結合患者的疾病實況提供更科學、更有個性化的護理方案[5-6]。患者通過循證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術后疼痛,減少術后疼痛時間,使臨床護理質量明顯提高。本研究中,護理人員應用循證護理干預措施,有效評估并尋找確定導致患者術后疼痛的原因,并結合疾病情況制訂針對性、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案,給予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術后疼痛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14-15]。
綜上所述,給予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應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顯著,患者術后疼痛程度明顯降低,術后疼痛時間明顯縮短,更有助于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丁晉梅.循證護理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患者疼痛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113-115.
[2]張梅.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9):226-227.
[3]張虹.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患者應用循證護理的價值評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16):186-188.
[4]蘇雅.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循證護理效果[J].青島醫藥衛生,2016,48(5):396-397.
[5]王春英.優質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26):76,85.
[6]殷秀玲.循證護理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的影響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2):92,94.
[8]黃蓓.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循證護理應用[J].當代醫學,2011,17(16):24-25.
[9]楊吉英.循證護理在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社區醫學雜志,2015,13(9):68-69.
[10]劉曉敏,王萍,王宏運,等.肝硬化患者膽囊結石發生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6,32(19):3212-3215.
[11]何佳,朱宇,李建勝,等.傳統開放術式與腔鏡聯合術式治療老年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6,22(7):66-69.
[12]朱愛菊.積極護理成果科學轉化模式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患者術后疼痛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5):42-44.
[13]李艷麗,高春輝,王琳娜,等.循證護理對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患者的影響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35):260-261.
[14]劉霞.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循證護理應用效果探討[J].中外醫療,2015,34(27):124-125,134.
[15]周麗.膽囊結石腹腔鏡術后疼痛護理中循證護理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4,(3):146-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