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一直是困擾一線英語教師的難題。本文從如何設置有效的提問(teacher talk);將思維導圖引入英語閱讀教學中;設計有效的教學任務等方面進行闡述。并通過具體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如何把思維能力的培養融入到閱讀教學中。
【關鍵詞】閱讀教學;思維能力培養;有效提問;思維導圖;有效任務
【作者簡介】鄧玉儀,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健力寶中學。
前言
閱讀是一種從書面符號獲取信息的過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提出閱讀是一種語言技能,是一種理解的技能,是構成語言運用 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結束時,學生要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閱讀是英語學習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技能,也是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地反映了學生英語能力的水平。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是近年來一直困擾許多一線英語教師的教學難題。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對通過學科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心智發展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英語閱讀教學存在問題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思維缺失”的現象非常嚴重。在教學過程中,有不少教師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閱讀材料中詞匯、句型和語言點的分析和理解上。只重視知識點的講解,輕視對語篇的整體理解與分析,弱化了閱讀課的閱讀目的和功能,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的訓練的機會很少。忽視閱讀技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水平僅停留在對閱讀材料表層意義的理解上,未能深層地挖掘閱讀材料的信息含量。學生習慣于接受標準答案,缺乏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批判精神。閱讀教學模式化,單一化:教授新詞匯→講解課文中的語言點和語法→講解課文→練習來鞏固知識點→朗讀→復述和背誦課文。這容易使學生形成一種死記硬背的、呆板的語言學習方式和習慣。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但得不到科學有效的訓練,反而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學習方式呆板單一低效,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把思維能力培養融入閱讀教學中
1.善用教師話語(teacher talk),巧設提問,把學生引向思維的樂園。教師話語(teacher talk)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語言輸入和教學媒介,對學生的語言輸出、課堂參與度、學習態度及整個語言學習的過程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在課堂“講了什么,什么講,講了多少,講的功能是什么,”等是教師必須要重視的問題,因為這關乎課堂的組織和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對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思維很重要。教師話語(teacher talk)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在課堂上如何根據課文內容設置恰當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設置是否合理恰當和巧妙在教學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得當的教師話語(teacher talk)能引導出效果良好的學生話語(student talk),巧妙的問題設置能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和閱讀的欲望,能把學生引向思維的樂園。
在教授初一上冊(外研版)Module10 Unit2我作了如下一組問題設計:
(1)Is Spring Festival on the same day every year?
(2)A few days before Spring Festival everyone is getting ready for it, what do Chinese people usually do?
(3)If you are Lishans parents, what do you do during Spring Festival?
(4)If you are a child like Lishan, what do you do during Spring Festival?
這一系列的問題既關注了學生的興趣點,同時也關注了課文的重點內容。在設計問題時避免了過于簡單、容易,每個問題都讓學生在思維上“拐個彎”才能想到答案,避免他們可不假思索就能回答但實際上思維仍停留在低級、單一的水平上,造成一種很表面化的“積極”與“熱鬧”。 思維上“拐個彎”,要回答的問題又要結合自身情況和課文內容去思考。
總之讓問題引領,讓一系列循序漸進的問題貫穿整節課。問題的設置不在多,而在于巧和精。提問設計,作為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必須做到既備課又備人,設計什么問題,層次深淺的安排,對“度”的把握,對“巧”的研究等,都要在深入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來考慮,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巧用思維導圖,搭建支架,讓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思維導圖(Mind Map)是由托尼·巴贊(Tony Buzan)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因此也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是打開大腦潛能的萬用鑰匙。思維導圖可以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改進后的學習能力和清晰的思維方式會改善人的行為表現”( 《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托尼·巴贊,1998)。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性的、發散性的思維工具。它是一種將思想圖像化的技巧,也是將知識結構圖像化的過程,它利用色彩、圖畫、代碼和多維度層次等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增強記憶效果。
把思維導圖引入閱讀課堂,將枯燥無味,零碎繁瑣的英語篇章轉化為輕松易懂的像圖片一樣的思維導圖,使學習內容變得直觀、生動、系統、清晰,讓學生從視覺和理解力上更易接受,有利于訓練和拓展思維,增強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原本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思維活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否活躍、是否流暢本來教師不易從表面觀察得到,但是思維導圖實現了“讓思維看得見”,讓學生的思維以看得見的形式存在。
例如在學習初一上冊(外研版)Module3Unit2時,筆者先在PPT上呈現出如下思維導圖:
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用類似
1. There is a classroom building/… in the school.
2. There are …in the classroom.
3. …
的句型說出與學校、課室有關的相應的建筑物和事物。激活學生對這個話題的知識儲備,通過思維導圖搭建支架,幫助學生思考、回憶、聯想,去說出相關詞匯、句型等。再讓學生閱讀課文,然后仿照上面思維導圖自己繪出關于課文內容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課文進行復述。使閱讀材料變得直觀、可視而且簡單明了,平時看不見的學生的思維過程變得可視了、具體了。同時因為已搭建好了支架,學生操作起來也感覺輕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讓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寫作的拓展,我同樣利用了思維導圖。
學生有前面的思維訓練的鋪墊,在完成這一任務的時候基本能夠順利地完成這個任務。
實踐證明,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搭建思維上的支架,化繁為簡。思維導圖與英語閱讀理解的結合應用,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再填寫導圖或繪制導圖后,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高。
三、妙用課堂任務,創設臺平,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有效任務有三個要素:第一是目標,這個任務要達到什么目的;第二是輸入,聽力的、閱讀的、視覺的等;第三是任務。(夏谷鳴《英語學科素養》)有效的任務能讓學生的參與課堂度更高,更多地運用所學的語言材料,思維也將更加積極和活躍。因此有效任務對激發思維能力,訓練思維能力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閱讀教學中精心設計真實性的思考任務,激發學生的思維。如在初三上冊(外研版)Module5 Unit2的閱讀引入部分我設計了一個頭腦風暴活動,向學生展示了一組Science Museum的照片,提出問題“This is a special museum, can you guess what you can or cant do in this museum? ”引導學生運用如下的句式進行閱讀前的大膽猜測“You cant shout here.” “Dont talk loudly” “No smoking” “You mustnt take photos” “You can run here”等表禁令的表達去進行猜測,激活了背景知識,起到了溫故知新的作用,同時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激起閱讀興趣欲望。
在初三上冊(外研版)Module9 Unit2的閱讀后活動部分我設計這樣一個拓展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活動討論這些問題
1.Whats your favourite invention? Why?
2.When was it created/invented?
3.How does it change the world?
這些都是開放性和拓展性的問題,學生必須要結合自己實際去認真的思考才會有答案。這樣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熱烈的討論,這既是一種閱讀后的鞏固,也對話題的深度和廣度進行了拓展,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對本課話題的認識也更深入,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巧妙地設置和利用課堂任務,為學生創設思維的平臺,點燃他們思維的火花,對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很有用處。
四、結束語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必須用現代的閱讀理論來武裝自己,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思維能力也學生智力的重要部分,兩者有互相促進的關系。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關注學生的思維訓練問題,在教學中既要考慮學生知識建構的問題,也要考慮學生思維構建的問題,不能單獨地只考慮或實踐其中一個方面。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訓練和開拓,才能在日后更深層次學習的路上才能走得更遠。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J].
[2]托尼·巴贊(著),李斯(譯).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3]夏谷鳴.英語學科素養[J].英語學習,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