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利群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3)
每個人從青少年開始就需要為其一生的理念、工作、生活、家庭及社會目標進行安排,這就是職業生涯規劃。我國在職業生涯教育方面起步較晚,2014年《中國學生發展指導綱要》中提出生涯規劃或生涯教育將成為高中生的必修課,也就是到目前我國小學、初中的學校教育沒有開設相關的生涯教育內容,沒有指導學生如何制定自己的長遠目標?未來的理想工作與自我目標又如何聯系起來?
在2008-2017年期間,我們對進入我校建筑設備學院2852名五年制高職新生進行了問卷調研,在有效調研問卷中匯總,見表1。
通過調研數據分析:高職生在進入學校之前,沒有進行專業的職業測評,主要通過家長的經驗和自身的認識選擇學校;專業的選擇主要來自于:部分家長從事相關專業工作,或者家長通過從各方面道聽途說的零碎信息;高職生對專業培養目標、專業需要能力和就業從事崗位知之甚少。面對一群無規劃茫然的高職生,迫切需要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幾年我們通過以下方法訓練,現在已有非常顯著的成效。
美國心理學家霍蘭德將人格分成: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事務型6類。高職新生班的班主任就利用霍蘭德的職業測評表,讓學生根據第一直覺快速回答測試題,然后對照測試表后的答案確定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職業性格。
在高職生第一學期的專業認識課程中,首先通過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讀解,讓學生了解專業培養目標、專業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及職業能力;了解在校需要學習的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訓課程;了解畢業生的就業崗位和未來的發展崗位;了解在校應取得的職業資格及可以繼續深造學習本科專業等。其次,通過現場參觀、專家講座及網中信息收集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本行業發展趨勢,了解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和專業人員的素質要求,知曉未來工作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基本環節,引導學生步入專業領域。
學校專業教師根據每位學生的職業興趣和職業性格,幫助他們制定五年的成長規劃。比如:建筑設備學院畢業生從事的工作崗位主要為:工長、施工員、質量員、資料員、造價員、設備維護員、設備售銷員等。事務型性格學生適合于資料員、質量員、造價員和設備維護員;社會型性格學生適應于工長、施工員和設備售銷員;企業型性格學生適應于工長、施工員,將來向工程項目經理發展;藝術型性格學生可以向施工圖深化設計方向發展。另外,專業教師對學生單獨進行輔導,讓每位學生對五年所學的三十多門課程有進一步理解,明確各種工作崗位重點所對應的各門課程,依據學生性格特點指導他們需要進行哪些專業素質的訓練,幫助學生建成個人五年規劃檔案。
學生完成五年成長規劃后,班主任指導學生將每年的計劃分解成每個月的計劃,再分解成合理的小任務。一二年級的班主任需要在每天的晚自習課,統一組織學生完成他們制定的小任務,引導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將娛樂時間減少,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時間管理。
每個月初班主任和專業教師需要評價學生的執行計劃狀態,幫助他們調查目標完成程度,了解學生努力產生的結果是不是符合設想。如果結果不符合預期就需要進行修正。在進行反饋時,一方面要全面,二是要具體。根據具體評價才能指導學生的行為,讓他們知道自己具體哪一點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夠好,今后怎么做更好,便于他們調整策略。
在三四年級中,每學期請一至二名畢業生到校,談談他們工作體會、職場辛勞和成長收獲等,這種同輩人現身教育引導和啟發性會比較強。另外,每年邀請企業一線的施工及管理專家到校開設一系列講座,介紹各行業領域的發展,各行業施工經驗和新技術新工藝,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等,讓學生們知曉企業需要什么,需要學習什么;學校會培養什么,學生能得到什么,如此的職業指導極大地提高學生未來職業代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