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之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重慶 400030)
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在進行教育的時候,重點的部分是盡量為每一位學生建立真正與自己匹配的人生規劃,這是職業規劃教育的核心和難點部分。要完成這個教學部分,需要學生和教師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互動,這需要在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引入互通式教學法。
互通顧名思義可以理解為相互溝通,交流,交換有用信息。互通式教學法主要的特征在于老師和學生可以及時相互交流信息,相互影響。互通式教學法的核心在于互通,所以要在教學過程使用互通式教學方法最重要的部分在于,搭建起學生與教師相互溝通的渠道。筆者認為暢通的渠道應當具備兩個特征,一是溝通的及時性,學生和老師之間時能夠第一時間相互的交換信息。二是溝通手段的多樣性,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可通以過各種各樣的媒介或者形式進行溝通。
由于教師質量嚴重不足等客觀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學校的職業規劃教育都采取的是集中授課的模式,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解決學生的問題,老師也會給學生推薦很多實用的生涯規劃的工具,但僅僅依靠單方面授課的方式是不夠的。特別是學生在進行自我認知的板塊,很容易因為與老師溝通不夠,出現一些偏差。部分好的學生會自我調整,但有的學生會認為單獨咨詢老師是一種麻煩的行為,會把問題一直存留,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自己的價值觀。
老師在進行職業規劃課程講述的時候,也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授課方式是大課,所以很難具體的針對問題進行釋疑,比如在進行性格解析時,老師不能只針對性格比較突出的學生進行指導。二是,新時代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受到社會極大的影響,他們每天都會接受很多新的信息,產生新的疑問,而老師得到的反饋是非常滯后的,所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難及時地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更談不上及時的總結和分析數據。
(一)教學形式的多樣性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大部分學生受到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并沒有太多關于自己未來的構想。他們對于自身的關注點并不多,對于學習和提升自己并不熱衷。在課堂教學時如果不用比較他們感興趣的社會問題來舉例,他們甚至不會對講授的內容主動去理解。所以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學時,教師應該特別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性,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設計一些教學環節,比如心理游戲,心理游戲和心理測驗從本質上來說是相同的,測試的理論基礎也相同,但是如果單純的讓學生去做心理測試問卷,很多學生并不會很認真,甚至有的學生會不自覺的扭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基于同樣理論心理游戲就非常的受到學生的歡迎,因為心理游戲趣味性較高,可以讓學生在放松的情況下,得出較為準確的答案,加深學生理解課程的內容。
(二)各種媒體軟件的應用
社交軟件成為了學生和老師們溝通的重要途徑。在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發現,學生使用各種媒體軟件有一定的規律性,他們對新興的社會軟件關注度很高,一個社交軟件的持續風靡時間并不長,帶有一定娛樂性質的軟件更能獲得學生的青睞。所以在跟學生溝通時,能不能熟練的使用各種社會軟件是職業生涯規劃老師的必備的技能,在跟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如果能夠跟他使用同一款的社會軟件,學生會對老師產生一種親近感,可以迅速的拉近老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學生也更容易吐露自己的真實想法,老師的教學就會更有針對性。
(三)優化教學內容
微課的產生為學生提供了深入學習的機會,學生可以選擇任意時間和章節進行學習,也可以在對應的章節里面找到相應的教學測試工具進行自我的評估。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觀看微課的數據監控發現,受到學生歡迎的內容也存在一定的規律性,能夠直接得出結論的章節更容易受到學生的歡迎,偏理論的章節學生則不太喜歡自主學習。同時在使用測試工具時,很多學生對于自己的測試結果存在一定的疑慮,但是無法及時與老師溝通。這些情況就要求教師要不斷的根據學生的情況優化教學的內容,讓微課更具有針對性和吸引力,同時也要改進測試軟件,開辟咨詢的渠道。
(四)教師的自我提升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一門與時俱進的課程,每一屆學生的思想都有著其鮮明的特點,教師必須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同時也有很強的親和力,老師必須要及時的進行自我提升,不僅要學習專業理論知識,一些相關學科的內容也必須了解。同時,教師也應該參加一些相應的培訓,了解學科的最新的知識點,才能更好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因勢利導的培養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