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有效性教學逐漸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學同樣如此。不同于傳統“一堂言”的教學方式,有效性教學充分彰顯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促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充分互動,提高了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老師有效充分傳輸課堂知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有效性教學價值,提出了幾點提升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性;興趣
一、 有效性教學的必要性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和諧、輕松、溫馨的學習環境和相互幫助的同窗好友,這些都有助于學生掌握到更豐富的文化知識。教師,是我們授業解惑的引導者,是我們知識的源泉,教師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學生,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成就。基于此,不管是封建時代還是新課程改革背景時代,教師和教室依然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來源。所以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相比于我國儒家思想控制下的教育機制,我們現在面對教學形勢更嚴峻,且存在各種教學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和效果。現階段,大部分語文課堂存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死板枯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等各種問題。對于此,開展有效性語文教學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分析這一課題,并探尋出個性、有效的教學組織方式與課堂內容。
二、 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
(一) 精心備課,將課前準備工作做好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教學中也不例外,只有將課前準備做好,對備課環節予以完善
,才可以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保證,進而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首先,初中語文教師應對教材進行充分的掌握。課前,教師對整個教材結構、章節與重難點知識進行全面把握,羅列出每一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準確找到課堂教學的切入點,進一步簡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對班級學生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學生處于主體地位,然而每一位學生差異性顯著,每一個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能力、知識消化能力、學習態度等。對于此,為了能夠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課前教師應認真備課,關注學生差異性,促使每一位學生語文素養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 創建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有效性大部分語文教師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的秘訣就在于他們堅持了教學民主的原則,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就某種意義上而言,學生自覺學習的熱情以及課堂教學的效益和教學民主的程度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教學氛圍,可從如下方面著手:其一,教師應樹立平等、民主的師生理念。新課程中指出,語文教學實質是指教師與學生處于平等地位,并進行有效交流。在教師精心營造的民主、和諧、平等的教學環境中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充分開發,學生熱愛上了語文課堂,并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語文知識的海洋里自由翱翔,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提高自身語文素養。第二,創設充滿尊重和關愛的學習環境。為了將和諧的教學氛圍營造出來,教師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基于此,語文教師必須尊重學生,開展差異化教學,表揚學生每一個微小的進步。滿懷熱情的對待學生,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值得信任和依賴的。第三,加強互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開展有效的活動,從而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使得語文課堂更加活躍、有趣。
(三) 借助新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均是從教師的講解中掌握課堂知識點,但是有效性教學模式指導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充分應用,憑借多媒體獨有特征有效激發了學生每一個感覺器官,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豐富、精彩、生動的教學環境中,敢于質疑,有效學習。初中生正處于關鍵、敏感的青春期,好奇心強烈,探索欲望強。借助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對新事物產生濃厚的熱情,使其好奇心和探索感得到滿足。課前,結合課堂知識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并使用大屏幕播放,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投身于課堂學習中。同時,多媒體教學還能將時代和國界的限制打破,使學生所享受到的語文精神不受時代和國界的限制。例如,在教學《最后一課》的時候,因為這篇課文國家的背景和我們所處的時代不一樣,只靠教師的口頭講述,學生很難了解到一個國家的母語對當地人民民族情感的重要意義,但是借助視頻學生就能將一個國家的母語對民族的巨大影響力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同時也使初中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得到了激發。
(四) 設置有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
開展有效性語文教學課堂,其關鍵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表達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基于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進行有效引導,促使學生獨立思考、深入探究,牢固掌握并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為了誘發學生探究思考,教師應精心設計一些典型、有價值的課堂問題,而教師要想提出的問題具有價值,就必須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立足于教材的重難點將問題提出。同時要對本班學生的語文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將學生經思考后可給出合理答案的問題給提出來。同時,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整個思維模式,并對其進行科學、恰當引導,促使學生迅速找到問題的關鍵點,從而思考出解決的辦法。同時鼓勵學生在合理的范圍中將自己獨特的見解表達出來,注重對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進行激發。結合教材內容,教師還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完成部分課程的學習,認識到其擁有諸多的內容,同時在進行合作探究時收獲更多的知識。教師積極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思考,并結合學生學習表現,合理、科學評價學生學習情況,并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課堂知識點,并結合自身所學知識形成教學系統知識體系。尤其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讓他們將正確的思考和探究形式掌握到,使其自主探究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逐漸得到提升。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有效性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項長期性、艱巨性的教學任務,要求我們堅持不懈。因此,語文活動的開展應以教材為基礎,立足于學生的實際,對合適的活動方式進行選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佳化。
參考文獻:
[1]楊成穩.如何提升初中語文學習的有效性[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09):245.
[2]孟玲.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性提升[J].文學教育(下),2014,(07):68.
作者簡介:
蔡玉娣,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高陂第二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