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娟+丁美杰
本文為安徽省創新創業訓練項目海外代購網店(201610959013)的階段性成果。
摘要:隨著我國電子商務行業迅猛發展,網絡貿易支付體系日益完善,我國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和對于國外優質商品的需求不斷提高,促成了海外代購行業的出現。大學生作為走在時代前沿的代表,自然成為了海外代購熱潮中的主力軍。
關鍵詞:網絡;海外代購;電子商務
從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爆發開始,續2013年轉基因食品大討論,再到2015年港人游行,越來越多的人被迫不得不境外尋求安全商品,同時境外同類商品在質量、功能、外觀等方面優于國產,同款商品價格優于國內(往往加上運費、關稅等成本也比國內價格便宜),于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跨境購買商品。
由于國內大多數消費者無法頻繁出國,實地購買,通過B2C(以網絡銷售為主,商家→消費者形式的電子商務模式)模式跨境購買成為必然。但因語言不通、選擇優質商家困難(很多消費者沒有出過國,對國外不了解)、國際快遞易掉包且價格昂貴、跨境網絡支付不安全等原因,國內消費者直接尋覓、聯系國外商家,通過國際快遞+跨境網絡支付手段完成購買往往難以操作;于是通過定期頻繁出國、熟悉國外環境的中間人跨境實地購買,然后再與中間人交易成為一種新興模式,即目前流行的“海淘”。
海外代購屬于代購的一種類型,它是由定期頻繁出國的商家(中間人)通過淘寶等B2C網絡平臺與客戶取得聯系,收到訂單及訂金后,在約定時間內前往國外代客戶購買指定商品,回國快遞給客戶,同時通過B2C網絡平臺完成貨幣支付。海外代購是一種新興的國際貿易模式。
一、 大學生海外代購的原因
(一) 購買需求產生
消費決策過程開始于消費需求的產生,這種需要可能是由內在的生理活動引起的,也可能是受到外界的某種刺激引起的。在大學生海外代購現象中,個體較為富足的經濟條件和外在極大豐富的海外商品,從內外兩方面引發了大學生購買海外商品的需要。
(二) 購買動機產生
由于匯率、關稅、價格保護等因素影響,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各種商品普遍會產生價格差額,尤其是外國品牌商品在中國專柜售價明顯高于其他國家和地區,在當前網絡信息全球化的情況下,消費者很容易獲知其他地區售價,因此為追求實惠,許多消費者選擇通過各種方式購買最優惠的產品。當前大學生選擇海外代購消費方式的第一主導因素仍是品牌差價,經過調查研究發現,有38.5%的受訪大學生認為國外品牌在國內的價格偏高是促使他們選擇海外代購最主要的原因。有20.8%的大學生認為目前沒有條件親自去國外購買是選擇海外代購的主要原因。只有6.2%的同學是受到周圍同學的感染加入海外代購,還有15.4%的同學是由于想購買國內暫時沒有的新品,這表明當前大學生消費觀念已從求新、求異和從眾心理主導下的消費轉變為追求實惠和品質的理性消費。
(三) 商品信息的搜尋
一般來說,常見的信息來源主要有四個方面:個人來源,如家庭、親友、鄰居、同事等;商業來源,如廣告、推銷員、分銷商等;公共來源,如大眾傳播媒體、消費者組織等;經驗來源,如操作、實驗和使用產品的經驗等。在海外代購的電子商務模式下,消費者擁有比傳統購物方式更加廣闊的選擇空間,通過進入產品官網或大眾搜索引擎,消費者獲取更加快捷、全面的信息渠道,一方面節省了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也在根本上改變了商品信息的獲取途徑。
二、 大學生海外代購的營銷模式
大學生海外代購的客戶定位主要集中在喜愛B2C模式購物,對價格敏感,且偏好國外商品卻又無法直接購買的人群。其銷售方式為快遞+網絡購物平臺完成實物及貨幣交易。它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1)最傳統初級代購模式-個人代購模式:A. 個人或專業的代購團隊去海外購買目標性商品,并人肉帶回,賺取代購費(真人代購);B. 個人賣家通過海外購物網站郵購,在國內分銷(海淘購回);C. 海外賣家在國外居住,幫國內買家代購,并郵寄給買家(直郵代購);(2)最重要的代購模式-網絡代購,主要通過依附于大的購物網點的C2C網店,比如淘寶網的海外購店鋪、各大論壇里面的各類團購團長、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點式擴散的個人微店。其次就是例如天貓國際、洋碼頭、美國代購網、亦得代購網、蘇寧海外E購、順豐優選、京東海外等的官方代購平臺,即專業的海外代購B2C網店。
大學生海外代購以食品(洋奶粉、保健品)、化妝品、電子產品、小生活用品、飾品、箱包等為主,以少量奢侈品為輔。采取的宣傳策略主要以價格合理、質量保證、交付及時為核心,初期以回頭客、客帶客為主,以各種網絡社交平臺(網友、論壇壇友)為輔,在生活圈(朋友熟人圈)、各學校生活區、淘寶平臺等對外宣傳。隨后逐步展開線下實體宣傳(廣告、校園贊助、商業促銷),與一些社會團體、商家進行雙贏合作,樹立自有品牌,橫向擴展客戶類型和數量。
三、 大學生海外代購的問題和應對策略
大學生海外代購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 出國時間不穩地,出行地區不穩定。容易出現長時間不再出國,或者無法在約定時間內前往客戶指定地區采購。
2. 稅金優勢將滅失。國家工商部門正在研究對B2C商業模式的征稅問題。
3. 存在法律風險。為降低售價或加大利潤空間,一些商家采取走私進貨、A貨(高仿山寨)充行貨等手段經營;而且B2C本身存在偷稅漏稅嫌疑。
4. 退換、保修困難。非正規進口,很多商品不具備全球聯保,一旦有質量問題、故障,很難實現在國內退換貨和保修。
5. 競爭混亂,易起糾紛。由于進入門檻低,缺乏有序競爭,殺價格、次充好、假充真、一錘子買賣等現象泛濫,買賣雙方缺乏互信,常因產品正常瑕疵、使用不當而故障等問題被客戶質疑為A貨,產生退貨、賠償等糾紛。
6. 難做大,難持續。客戶需要的商品種類繁多、單品數量稀少,商家在國外采購時需四處奔波,逐一采購且因單品數量稀少無法以批發價進貨;同時客戶訂單不穩定,單個客戶可能一年只海淘1~2次,因此客戶資源的開發壓力較大。endprint
其應對策略有:
1. 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解決跨境代購難的問題,國家需要首先優化法律環境,創立完善的消費者權益保障體系,促進跨境代購業務的健康發展,使消費者在維護自身權益時有法可依,有依可據,及時宣傳和普及相關海外代購的安全知識,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指引和風險提示,豐富網絡購物者的途徑和渠道,創造更多的信譽良好的網店的選擇。與此同時加大對制假販假、逃稅漏稅行為的懲罰力度,完善售后服務,為消費者維權行為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確保其因為跨境網購行為而產生的矛盾糾紛能得到妥善及時的處理和解決,以此增強消費者的網絡購物信心。
2. 提高代購人員的綜合素質與實力
目前海外代購所采用的形式主要有專業代購網店和個人代購網店。為了提高自身的綜合實力,這兩種形式的網店都要學會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經營策略與產品結構、需求和專業正規品牌供貨方的戰略合作,務必保證產品貨源的穩定性和優質性。同時雙方也可實現戰略合作,互相借助彼此優勢,共同謀求降低成本和尋求優質產品的目標,以此實現互惠互利。
3. 嚴懲違法走私的代購行為,創造綠色代購環境
違法走私的代購商品未經過國家合法檢驗渠道,其安全性有待考驗,有可能對消費者本身造成極大危害,同時由于非正常渠道購買,也無法享受到合理的賠償。大批的走私代購商通過自身或同行人員攜帶包裹來躲避海關的檢查。為了減少規避這種行為,海關要加大檢查力度和辨識范圍,利用有效設備的功能,為合法代購商的生存和發展爭取更多的空間,還合法代購一個綠色的環境。
四、 結論
海外代購作為作為一種新興業務,有其生存的市場空間和獨特的利弊,但競爭尚不規范,遠期發展前景尚不明了,尤其需要國家政府部門的政策規范和引導。同時由于其門檻低、資金少、風險小等優點,也適合大學生初次創業和業余兼職,在獲得一定經濟收入的同時擴展人脈、積累經驗,為二次創業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旭升,李敏華,曾琦,鄧珩.中國留學生海外代購行為風險初探[J].特區經濟,2015(6).
[2]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伍富河.我國網絡海外代購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2015(1):138-140.
作者簡介:
劉夢娟,丁美杰,安徽省合肥市,安徽三聯學院外語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