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玉清
摘 要:初中英語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在交際中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改變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偏重語法結構的分析、講解,及機械的句型操練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既違背了素質教育的“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又背離了英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因此,在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訓練指導,加大學生自學的活動量,從而發揮其“主體”作用。特別是在以下兩方面要加強口語訓練。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教學;教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5-240-01
英語既是活的語言,也是枯燥無味的語言。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水平呢?顯然,搞好口語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初中英語的教科書中口語內容有很大比重,如:問路、看病、打電話、購物等,口語篇幅貫穿于教材的始終,突出了英最本質的功能——交際性。那么,如何進行口語教學訓練呢?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認真學習英語新課程標準,適應新課標要求,轉變傳統教學觀念,積極參與教改,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合作者。教師自身的素質高低與口語教學效果的好壞有著必然的聯系。在口語教學過程中的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學過程的導演者,合作者,參與者以及評價者。在農村地區,有些教師的口語語音帶有很重的地方口音,甚至都不是英語專業的教師,不能很流暢地說英語,用英語上課,學生根本沒有機會聽到地道的英語,這肯定會影響到口語教學的正常實施。因此,為了保證口語教學地順利實施,提高口語教學的效果,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學習和鞏固專業知識;與時俱進,完善知識結構;做到了解學生,研究學生,啟發、誘導、激勵學生,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目的。
二、培養學生口語訓練的習慣
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練好各種句型,教師要創設語言環境,注意情景對話,不孤立教學單詞,努力培養學生講英語的良好習慣。(1)進行多種訓練。在對學生句型訓練時,每學一個句型,都必須通過重復、模仿、替換、轉換、擴展等多種訓練,達到熟練程度,為培養學生講英語的習慣奠定基矗起先應從很容易的句子著手。如:“Sit down,please”、“Good morning,Han mei mei”、“How are you?”。然后進行扮演角色的對話。教師用清晰的語言介紹給學生們,并告訴這種新結構的意義及語法的形式。(2)做重復交流活動。練完句型,如果學生們達到了理解的程度,教師應按照上下文逐漸地創造一些交流活動,如介紹情景活動:“去商店買東西”(go Shopprng),讓一位學生扮演售貨員,讓另一位扮演顧客,“Can I help you”“How much are…… ”讓兩位學生利用日常交際用語去演或實習買賣東西這一活動。通過這種交流活動,使學生真正掌握日常交際英語的用法。這樣在學中用,在用中學,會使語言形式與語言運用相聯系,是培養學生講英語習慣的好方法。
三、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口語學習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激發學生對口語表達的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好的使口語教學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
1、緊抓課前三分鐘。要求學生每天在課前三到五分鐘做Free talk,給每個學生都提供用英語進行口語表達的機會,在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的同時,也加強了其他同學的視聽能力鍛煉。Free talk的形式多樣:A.要求學生充當值日生的角色,進行Daily Report,報告班內校內情況以及身邊新興事物等;B.鼓勵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創編新對話,設計游戲情景,排練小品 ;C.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補充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識;D根據教師設計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topic,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相關詞組和句型進行組織語言和創造語言等等。 在Free talk的結尾要求學生準備兩三個與其內容相關的問題,以檢查其他同學的視聽效果和理解能力。然而絕大部分的學生在做Free talk的時候都會有害羞,畏懼,怕出錯的心理。這就要求教師經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學生,盡量忽略學生口語表達的錯誤,多說“Good”,少批評,使學生經常獲得成功的愉快體驗,增強口語表達的自信心和愿望。
2、了解學生,因材施教。作為英語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態度以及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從實際出發,選擇適當口語教材,有針對性地教學,確定不同教學目標,程度不同,要求各異,按照“關照兩頭,注意中間”的原則,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以便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讓好生吃得飽,讓差生也有成功的感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更要注重班級整體水平的提高。教師還可以挖掘和發揮學生自身的能力,安排優等生與困難生結對學習,正確地引導學生之間相互幫助、交流、探討,相互監督管理,最終達到縮小優等生與困難生之間的差距,共同進步的目的。
四、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在培養學生講英語習慣的訓練中,總會有一部分學生含羞,產生不敢講、不愿講等心理障礙,教師應采用鼓勵的辦法,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1)在面對全體中要有所側重。在訓練中,教師要把側重點放在有心理障礙的同學身上,除了鼓勵、指導外,應給他們較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逐漸由羞怯變為敢說。同時,教師一方面給他們做示范,一方面對他們要有耐心,態度和藹,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2)在訓練中多給些有趣的話題。中學生活潑、好奇、好表現、善模仿、喜歡交際。鑒此,在訓練活動中要多創設一些有趣味的對話內容。如:talk about&127;“your family,your&127;favourite&127;foodsports”?等等。(3)要及時糾正訓練中出現的錯誤。在練習過程中,特別是口語活動中,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師要認真、仔細、及時地糾正學生在語言、語調上出現的錯誤,或讓學生間互相糾正。
總之,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學形勢是嚴峻的,問題也是多方面的,作為一名英語教師,特別是農村的英語教師都會感到責任重大。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差是我們英語教育工作者必須正視和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我們應當盡快采取多種措施,身體力行,把農村英語的口語教學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