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紅濤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天津 300451)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當前高職院校建筑工程建設行業的基礎課程,主要以培養安全管理人員為培養目標,涉及知識面很廣,對學生專業知識水平要求很高。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沒有做好當前的教學改革,導致教學質量比較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教練型教師的內容,然后以《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為例,就如何提升高職院校教練型教學能力培養的實踐展開論述。
美國教育學家安迪·斯迪克斯認為,教師教練就是明確實際的教學任務與要求,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精神和助人為樂的精神,積極參加學習小組的活動,理解自己的角色,通過引導,讓學生理解實際的教學內容,做到融會貫通,最大限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教練型教師根據實際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潛能,做好學生的專業訓練,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主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并且兼有教練的角色,從而為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教練型教師就是要求教師要像其他職業一樣,提升教學的規范性和穩定性,滿足當前教學改革的要求。
在進行當前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堅持崗位能力為本和就業為本的原則,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對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而言,在進行實際教學過程中,就是要求學生了解國家關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法律法規、規范制度,明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框架,讓學生隨時保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通過實際行動和實踐,提升生產安全管理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滿足安全文明生產施工的要求。從整體來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涉及到多方面的內容,知識面覆蓋面非常廣,對學生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增加了實際教學的難度。第一,傳統教學模式落后。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由于一線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處在完全的被動地位,教學內容缺乏直觀性,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無法真正了解存在的問題,學生對所學內容缺乏直觀的認識與感受,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難認識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很差。并且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在傳統管理過程中,教師不能針對實際教學內容,進行具體化的教學,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導致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學存在很多困境。
第二,課堂教學方式簡單。隨著當前建筑行業的發展,新的施工技術工藝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推動了施工產品的多樣化發展,提升施工機械精密化水平,導致施工周圍環境條件十分的復雜,這對當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加偏重理論教學,忽視了學生實踐教學,導致學生教學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把知識充分運用到工程實踐過程中,對學生以后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降低了實際教學效果。
第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在進行實際考核過程中,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筆試成績為主,注重對知識的考察,導致考核方式單一,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應付考試。并且教師不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沒有建立嚴格的培訓,導致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比較差,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學生未來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隨著當前高職院校改革的深入進行,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思維模式,針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的特點,不斷推動自身朝著教練型教師轉型,提升自身實踐教學能力和實際的教學效率,滿足當前高職院校改革的需求。下面主要針對高職院校教練型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展開論述。
第一,提升專業教師對教練型教師的認識。高職院校在培養教練型教師過程中,要提升教師的職業道德,既要滿足教書育人的要求,又要滿足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學科的要求,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和實踐能力。針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點,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加強對學生一線知識的指導和幫助,認真總結學生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總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學的規律,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盡快提升學生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發揮教練型教師的重要作用。
第二,為了全面提升教練型教師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要根據實際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實踐項目,讓教師參觀施工現場,通過分階段、有計劃的加強教練型教師的培養,要他們要為教而學,為用而
學,提升教師基礎知識與實踐技能的融合,保證理論基礎知識落實到位,從而提升當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學水平,進一步完善教學的方式,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提升教師科研水平和實踐教學水平,滿足當前教練型教師的要求和標準。另外,高職院校需要組織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培訓,積極探索各種培訓方式,結合教師在進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推動傳統教師朝著教練型教師的轉型。
第三,高職院校需要引進更多的雙師型教師。為了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教學水平,為培養教練型教師積累更多的人才,高職院校結合當前教學特點,分析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培養雙師型人才,充分發揮他們在工程安全管理實踐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豐富實際教學經驗,建立一支專業的教練型師資隊伍,最大限度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教學水平,滿足當前高職院校改革的要求。
第四,高職院校要為教練型教師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經濟支持,優先考慮他們的的職稱評定,幫助他們建立完善的薪酬機制,積極推動教師朝著教練型教師轉變。另外,高職院校需要針對教練型教師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對教練型教師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激發教師學習和提升的積極性,為高職院校以后的發展,儲備更多的人才資源。就目前而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推動高職院校教練型隊伍建設過程中,需要獲得更多的支持,培養任務任重道遠,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教練型隊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的方式,激發教師實際參與的積極性,為高職院校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課程而言,在進行高職院校教練型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過程中,學校需要從教師素質現狀和課程特點出發,制定完善的教練型教師人才培養目標,激發教師參與的積極性,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