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強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內涵,分別從高校、輔導員兩大層面出發,就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路徑加以探索,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意識形態 工作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87-02
2015年,國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從戰略與全局高度認識加強和改進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與現實緊迫性,統籌推進包括輔導員在內的多支宣傳思想工作骨干隊伍建設。這不僅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輔導員隊伍的關懷與重視,還明確了輔導員所肩負的重大使命,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外,還需承擔起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等任務。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意識形態乃前沿陣地,輔導員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工作開展的中堅力量,其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直接關乎該項工作的實效性。因此,必須將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納入輔導員核心職業能力范疇內,切實加強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
一、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內涵解析
意識形態工作能力乃高校輔導員達成教育目標、實現教育任務的根基,也是其搞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基本要求。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高校意識形態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愈加嚴峻,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逐步被提升到戰略高度的位置。要理清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內涵,還需明晰其層次與內容。對于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幾層內容:
(一)大學生思想意識洞察能力
輔導員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對象是大學生群體,為了保證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效性,還需具備強大的大學生思想意識洞察能力。眾所周知,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具有多元性、多變性等特征,要求輔導員必須及時洞察其學習、生活、思想上的難題,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幫助。較普通教師不同,輔導員可深入大學生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時刻為其答疑解惑。若錯誤的思想意識在萌芽期即可被發現、排解,則將會規避重大錯誤的發生。為此,輔導員必須對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保持強大的洞察力,敏銳觀察他們的意識變化,并深入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二)社會思潮辨析能力
大學生的自控能力弱,極易遭受各類思想流派的影響,輔導員身為意識形態工作者,必須積極引導其抵御不良思潮的誘惑。從這一視角來看,要求輔導員必須具備足夠的社會思潮辨析能力,科學辨析正確和錯誤的思潮,從根本上明確哪些需要大力弘揚,哪些應堅決抵制,為大學生樹立起科學的思想旗幟,以強大的社會思潮辨析能力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當好大學生群體的意識舵手。
(三)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力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核心乃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牢牢守住黨和人民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者,輔導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情況直接決定了其意識形態工作效果。因此,輔導員必須自覺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知識,在意識形態工作中科學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引領大學生正確地認識、了解世界,實現意識形態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融合,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新要求。不僅如此,輔導員還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全面貫徹到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過程,借助課堂、校園、社會實踐等平臺,積極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逐步提升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論與情感認同[1]。
綜上所述,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乃基于工作需求,由大學生思想意識洞察能力、社會思潮辨析能力、學習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能力構成,關系著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實效、關乎社會主義現代化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基本職業素養。
二、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路徑
(一)高校層面:強意識,筑機制,重建設
1.提高認識,明確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高校意識形態工作處于全黨意識形態工作格局的突出地位,因此,高校應給予高度重視,切實增強黨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的領導權。毛澤東同志曾指出:“高校思政工作各部門都要管,校長書記更要管。”黨管意識形態由來已久,特別是面對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日趨多元化、物欲化的思想意識與價值追求,高校必須深刻領會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尤其要加強與大學生聯系最為緊密的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這不僅關乎意識形態工作成效,還關系著高校人才培養重大使命的實現。
2.積極謀劃,構筑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
為提升意識形態工作的實效性,高校應積極謀劃,構筑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培養的長效機制,為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開展保駕護航。一方面,完善輔導員選聘機制。高校應嚴格依循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原則選聘輔導員,此乃保障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前提,也是確保意識形態工作取得成效的組織基礎;另一方面,構建完善、系統的輔導員學習培訓機制。高校應制定完善的學習培訓計劃,科學規劃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培養工作,構建起集中理論學習制度、沙龍交流制度、專題學習培訓制度等,為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創造良好的條件;此外,應構建合理的意識形態工作能力考評激勵機制。高校應嚴格依循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職業能力標準等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完善、合理的意識形態工作能力考評激勵體系,明確各指標權重,并將考評結果與輔導員聘任、晉升、績效獎懲相掛鉤,以提升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的熱情。
3.明確定位,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主力軍之一,輔導員因壓力大、事務雜、投入多而普遍缺乏職業成就感、歸屬感,加上很多高校對輔導員的定位不明晰,致使輔導員隊伍的流動性較大,年齡結構不甚科學,無益于意識形態工作的有效開展。為此,高校必須深入了解輔導員工作狀況,積極幫助其解決工作、生活中的難題,對其進行清晰定位,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為其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發展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為其提供一個發展的平臺,全面提高輔導員的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提供強大的支持[2]。
(二)輔導員層面:積學養,掌話語,善創新
1.積蓄學養,提升對各類社會思潮的辨析能力
習近平同志曾強調:“要把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輔導員也應該如此。當前,存在很多非專業出身的輔導員,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不甚了解,還有些雖科班出身,但忙于繁雜的事務,不注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與提高,導致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持續下滑。因此,輔導員必須加強自身學習,全面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經典文獻研讀,多重視角思考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積蓄起全面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學養體系,并以此作為科學理論武器,敏銳把握各類社會思潮,并主動、科學地應對之。
2.堅定信仰,掌握大學生意識形態的話語權
價值信仰乃意識形態最為核心與根本的層面,因此,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應從堅定其價值信仰入手。對于輔導員而言,應自覺踐行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擁護者與踐行者,并以此為基礎,加強對大學生思想價值的引領,掌握大學生意識形態的話語權,做好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一方面,輔導員應注重自覺掌握意識形態理論與工作方法、明確大學生意識形態的發展規律,增強自我對問題的洞察力、辨析力、說服力,如此方可掌握引領大學生抵制各類不良社會思潮侵襲的話語權;另一方面,輔導員應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強化主流意識認同,樹立“陣地意識”,敏銳地感知意識形態的敵對勢力,旗幟鮮明地捍衛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主導地位,依循大學生客觀實際,使意識形態宣傳更“接地氣”,滿足大學生的成才成長要求,以此引導主流意識形態成功深入大學生的思想和內心;此外,輔導員應善于傾聽,貼近大學生學習及生活實際,明確意識形態工作的內容指向與價值訴求,將其轉換為大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的話。
3.創新方法,統籌日常事務與意識形態工作
當前,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形勢風云變幻,要求輔導員必須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統籌日常事務與意識形態工作,保持意識形態工作的活力。一方面,要積極利用“兩微一端”,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打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傳播體系,加強意識形態宣傳工作;另一方面,輔導員應保持較高的自覺,關注日常事務與意識形態工作的統籌,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大學生實際問題相結合,走進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聚焦學生普遍關注的問題,與之打成一片,拉近與大學生的距離,依循學生日常生活抓好意識形態工作。還應堅持校園文化、第二課堂、意識形態教育的三者有機結合,做到學生活動在哪,意識形態教育就跟進到哪,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校園文化活動之中,使學生始終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自信[3]。
三、結語
一直以來,意識形態的安全問題都是關乎一國安全的核心問題,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作為我國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面臨的形勢日趨復雜、任務愈加艱巨。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應承擔起傳播主流意識形態的艱巨任務,切實加強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盛平,何紅力.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培養的思考 [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6):82 - 84.
[2]呂素香.高校輔導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研究 ——基于北京 12 所高校的實證調查[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7(06):162-168.
[3]宋偉偉.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探析 [J].長春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02):80-81+61.
作者簡介:
林雪(1988.12-),女,漢族,吉林長春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