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斯敏
如何推進片區教育均衡發展,提高片區均衡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我們從“管理落實執行力”和“研訓提高戰斗力”入手開展了一系列管理實踐和研訓設計探索。
一、落實執行力,解決管理中現實問題
汪中求先生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的前言中說:“中國絕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執行力的落實程度決定著工作的成敗,沒有執行力,再好的決策也是空談。我們中心在管理中,十分注重培植中心的管理文化,強調執行力的落實,杜絕空談、大談,真正做到將各項措施付諸實踐,并力求達成預期目標。
(一)解決制度建立與執行兩張皮的問題,由制度管人到理念導人
制度是一系列工作規范實施的保障,但再好的制度如果沒有真正落實,也會淪為一紙空文。為了規范管理,一方面出臺“十項制度”建章立制;另一方面還不斷凝煉中心文化,充分利用漢豐教育傳統文化優勢,著力中心文化的打造,讓中心的工作理念、工作目標、工作策略內化于心,外顯于行,實現從制度管人到理念導人的轉變,讓中心每個成員的能力得到最大發揮,提高其執行力。
(二)解決好分工與合作的問題,變單槍匹馬為團隊作戰
分工的目的是為了責任到人,提高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合作的目的是為了資源共享,提高大家工作效率。每位同志圍繞點線面體(即:蹲好一個點——辦公室,管好一條線——教學教研、安全、后勤,聯系一個面——街道,形成一個體——片區),做好加減乘除(在工作上做加法,在休息上做減法,在效率上做乘法,在名利上做除法),不談油鹽醬醋,不管酸甜苦辣,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工作中不是死氣沉沉,緊張壓抑,而是互相尊重、坦誠議政、集思廣益。真可謂和則生物,同則不繼,各具特色,共生共榮。
(三)解決“尷尬”和“掉鏈”的問題,鋪墊底氣,設計程序,大膽開展工作
一個機制的建立從預設到成熟總是需要一個過程,均衡中心權責利的不對等、管理對象的不完整、運行過程的不流暢導致中心本身處于尷尬角色,再加之我們片區服務對象整體素質較高,校長的話語權極強,中心工作人員能力相對有限,底氣不足,挑戰性極強,因而也存在著尷尬的心理。主管部門事務性的工作“一攬子”布置到中心,學校的慣性思維不能有時導致中心的工作“掉鏈”。這樣得不到上級認可,得不到學校支持,處于兩頭不是人尷尬境地。要想贏得上級的認可與青睞,要想得到學校的尊重與支持,我們中心人員一是加強學習練內功,鋪墊底氣,這樣就掌握了主動權和話語權,改變了心虛、畏手畏腳和被學校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二是堅守跑好路、服好務、不添亂的工作底線;三是建立日常事務性工作程序化,實行流程性管理。
二、創新設計研訓路徑,提高戰斗力
上面介紹的“落實執行力”是引導中心全體成員知道工作要干什么,愿干事;那么創新研訓路徑就是引導怎么干,能干事,干成事來尋求研訓工作的突破口。
(一)設計常態交流
每學期的開學檢查、教學視導、每年教研月活動我們都是在學校抽調分管教學副校長或教務主任在片區內的學校交叉督導,相互檢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形成常態。
(二)設計資源共享
根據片區現狀,提出“團隊作戰,資源共享”的工作舉措。一是挖掘內部潛力,薈萃片區精英,成立專家庫、智囊團,為我所用,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二是用外援的視覺和境界來指導我們的工作。三是抱團形成合力,打破校際封鎖,老干扶新枝,老校帶新校,產生共生效應。四是創新激活“群力”,中心收集片區內的經典研訓案例和優秀課例,掛在中、小學領導的QQ群里,共享彼此的優質資源,促進學校間的交流,創新激活QQ群的力量。
(三)設計項目承包
作為均衡中心研訓工作應該是我們的“主業”,為了避免將“主業”變成了“副業”,我們實行項目承包制,落實管理責任,將管理責任具體化、明確化,做到“人人包”、“事事包”。首先中心每個工作人員在研訓工作獨立承包一個版塊,學段上初中的,有小學的、有學前教育的;內容上有調研方面的、管理方面、課堂教學實戰方面的、考核評價方面的等等。再就是中心設計菜譜(微課題),學校“吃點菜”,將這些研究的“微課題”承包到學校進行探究,定期形成經驗成果,編制成冊,供片區內學校共同學習。
(四)設計薄弱攻堅
“木桶理論”告訴我們,木桶的儲水量取決于最短板的長度。從這個層面來講,我們只有把缺陷暴露出來,找出研訓工作中的“短木塊”,才能推動片區學校均衡發展,整體質量才能全面提升。對于民辦薄弱幼兒園,我們中心全力推進共同體建設,在機制上促完善,工作上求突破,合作上謀發展。確定了13個核心園進行結對進行業務幫扶,探索在“資源共享、文化共建、保教幫扶”等方面的創新,促進實現區域學前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五)設計亮點展示
城區學校優勢明顯,各校個性特色非常突出,亮點精彩不斷,特別在課改、德育活動和學校的常規管理過程中各校都有很多獨到的東西,于是我們中心就搭建平臺組織開展“特色亮校”展示工作。
(六)設計聯片共進
由于片區具有強大資源優勢和人才支撐,工作開展理所當然立足片區,面向全縣,要給力農村教育。進修校“聯幫掛”的工作思路來源于我們中心的調研文稿,設計聯片共進、結對幫扶是我們的又一舉措,按照聯片共進備忘協議,根據“鼎力合作,攜手前行”的結對愿景,充分挖掘片區內的教育優勢,建立了互訪、互幫、互學三大機制,通過參觀訪問、例會座談、經驗交流、課改探索、課堂開放等方式,以“問題診療”為基礎,“主題研討”為形式,以“活動開展”為載體,做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工作,從而達到強弱互補、資源共享、交流互促、雙贏共進的目的,以實現“一年轉型滲透、三年鞏固提高、五年縮差共進”的共同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