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心童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264209)
在進行聲樂演唱時,鋼琴伴奏能夠營造出濃厚的氣氛,從而充分體現聲樂的意境。在演唱的過程當中,如果能讓演唱者充分感受到樂曲的氣氛,自身的情感也會得到增強,從而全身心地投入演唱,增強聲樂作品的感染力。由此可見,演唱和伴奏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可以相互融合,優勢互補。演唱和伴奏的配合,能夠對作品的效果造成極大影響。在聲樂演唱的過程當中,伴奏可以極大地增強作品感染力,進一步提升聲樂作品的表現力,同時鋼琴演奏力也會因此而上升。因此,在演奏聲樂作品時,不僅要注重聲樂演唱,同時還要注重伴奏,只有兩者相結合,才能彈奏出優美的作品。
演奏者與伴奏者的目的都是為了完成聲樂作品,兩者之間存在著極其密切的關聯,但很多人都認為,對聲樂演唱而言,演唱是重要的,而伴奏是次要的,導致人們片面重視演唱,而忽略了伴奏,對音樂作品的展現明顯十分不利。但就具體的實際情況而言,鋼琴演奏不僅能夠營造氣氛,推動情節發展,還可以進一步深化主題。故此,演奏和演唱同等重要。演唱與伴奏之間相互依賴,如果演唱與伴奏可以相互結合,往往會產生極其驚人的藝術效果。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充分體現作品的情感。因此,演唱者及伴奏者不能相互分離,而是要互相了解,要積極地進行配合,只有彼此之間保持良好的合作,才能將作品完美地呈現給聽眾。
一方面,作為演唱者,不僅需要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學習其他的知識。比如舞蹈、電影等,從而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縱觀歷史可知,凡是具有較高藝術修養的歌唱家,其藝術文化修養也十分深厚,能夠帶給觀眾極其強烈的感受,同時也是藝術家自身知識素養的體現。另一方面,演奏者必須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一方面,在開始演奏之前,必須要先了解作品的特征,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要認真負責。另一方面,演奏者必須要積極地配合演唱者,一旦發現演唱者存在不足,要立即指出,兩者之間可以通過訓練來增強默契度,從而使相互間的配合更加完美。
聲樂作品取材于生活,但是明顯和現實生活不同,聲樂作品創作并不是閉門造車,而是對創作者本身具有極高的要求,創作者不僅需要有專業的知識,還必須有豐富的閱歷,唯有如此才能創作出最佳的作品,作為演唱者,也需要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素養,具體包括理論知識、聲樂歷史以及鑒賞經典作品等,要想獲得以上知識,都需要演唱人員不斷地努力學習,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藝術修養,從而彈奏出更加優美動人的作品。除此以外,演唱者還需要認真了解作品創作的具體環境,以及音樂作品的內涵,然后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來體會作者的情感,仔細地體會作品情感,在演唱時更好地與演奏者進行配合,確保能夠通過表演將作品的意境傳達給欣賞者。
呼吸與聲樂演唱效果關系十分密切,為確保演唱不會跑調,演唱者要注意及時進行換氣,在換氣時還要注意結合作品的特征。演奏者要控制好節奏與速度,為演唱者預留換氣的時間,在演奏過程當中要注意與歌唱者進行配合,而不是單純只注意自己的演奏,否則會對演唱效果造成影響。演奏者和演唱者之間必須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默契配合,唯有如此,才能根據實際的需求進行調整,使高音與低音保持協調。
音樂作品的演奏通過觸鍵才能完成,演奏者采用的觸鍵手法與音色及音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觸鍵手法也不同,所發生的聲音也全然不同,觸鍵也可分為水平與垂直兩類,通常情況下,垂直觸鍵力度較大,可以充分體現作品的力量感。而水平觸鍵則需要控制好力度,能夠充分地體現作品的陰柔美,所以,在進行演奏時要結合實際的情況,選擇最恰當的觸鍵方法,從而更加鮮明地體現音樂的節奏。在進行演奏的過程當中,演奏者還要注意控制音量,要把音量控制在相應的范圍內,才能使演奏與演唱保持和諧。
只有演唱者和伴奏者積極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音樂作品,所以,演奏者與演唱者之間的配合十分重要。在演唱作品時,演唱者通常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情緒表現不充分,聲音不平穩等。作為演奏者,要通過演奏幫助演唱者,引導演唱者進入狀態,使音樂作品保持完整。只有伴奏者與演唱者之間互相保持默契,才能演奏出一首完整的歌曲,所以,在演唱前,演奏者與演唱者都要全面了解和分析作品,深入領會作品的感情,在演唱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技巧,在平時練習時則要注意相互配合,確保演唱的效果達到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