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摘 要:體育教師在日常的體育教學工作中,必須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體育之中,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必須把握當代中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狀況,認清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創造性地探索在體育課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關鍵詞: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品德教育;滲透
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對作為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品德素質和身體素質的要求也提高了。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必須把德育放在首位,并把德育滲透到各學科教育中去,體育也不例外,體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擔負著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的主要任務,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體育的教育目標之一。
一、中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
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錯綜矛盾的時期,在心理發展上表現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狀態。他們有較強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獨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實行自我監督,遇到困難,容易灰心喪氣。他們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時顯得很懂事,有時又流露出稚氣。加以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居多,父母的溺愛及他們缺乏社會生活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習氣,導致他們自我意識強、懶惰、自私、適應環境能力差,少數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體育與德育、智育緊密結合,除擔負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外,還擔負著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一種形式,它具有雙重性,跟其實學科教學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有講授體育理論知識的室內課,又是傳授體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課,所以體育教師應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它學科的思想品德教育多以說教為主,多運用講授法、談話法、講座法、讀書指導法等方法,而體育課教學則是寓思想教育于身體活動中,多通過練習法、游戲法和矯正法等多種方法進行。由于青少年活潑好動,喜愛體育活動,因而他們的思想行為、個性、愛好、意志品質等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都能最充分的表露出來,這樣教師可以抓住有利時機,因勢利導,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工作。
三、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在體育課教學進程中,教師應結合實際,抓住時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紀律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教師統一指揮,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對在隊列、隊形中表現不好的同學進行批評教育,指出他們的這種表現會造成整個隊形不整齊,而影響全局,教育他們在練習中刻苦認真,遵守紀律,使他們養成動作迅速、準確、協調一致的作風,培養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在其它項目中也可以通過實例,讓他們意識到紀律性、集體主義精神的重要性,如在游戲“捕魚”中,一定要強調在捕到“魚”時,“網”一定不能破,否則捕到的“魚”不算。“魚”只能在規定的區域內跑動,跑出區域算被捕,讓同學們在游戲過程中既玩又練,還能逐漸培養他們的組織紀律性及集體主義精神。
(二)競爭意識培養。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出現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項目的特點,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他們在競爭中品嘗勝利的歡樂,失敗的痛苦,進步的喜悅,拼搏的樂趣,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如在接力跑教學中,把學生分成幾個組,規定最后一組到達終點的同學做俯臥撐、立臥撐等,讓這些同學認識到勝利和失敗帶來的兩種不同的結果,教師便抓住時機,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啟發他們在下一次的競爭中戰勝對手。又如在球類項目中,把他們分成幾個組,輪流進行比賽,打敗的組沒有參賽資格,其它組繼續比賽,讓他們在比賽中盡最大力量戰勝對手,保證本組能繼續打比賽。
(三)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當代中學生都是在父母、親人的呵護下長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測試體育合格項目時,把體育不合格不能參加高考的厲害關系告訴一些體育成績不合格的同學,使他們從心理上產生壓力,然后鼓勵他們認真學習、刻苦鍛煉,爭取補測時能順利考合格,逐漸培養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良好風氣、互助互愛教育。在武術課教學中,用提問的方式向學生提出一些武打電影片及武打小說中的問題,由學生回答,使他們對“習武以德為先”有進一步的認識,以培養他們尊師重道,講禮守信,寬以待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體育器械的管理中,每次值日的同學必須認真負責領交器材,上課時,不允許任何一位同學把排球當足球踢,應愛護公共財產,逐漸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游戲課“開火車”中,對游戲規則嚴格執行,讓他們在游戲中明白同學之間應互助、互愛。
此外,在體育課教學中,還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理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如在體育理論課中,可以通過我國奧運健兒為國爭光,實現自己遠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的精神,逐漸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忱及樹立遠大理想。
總之,隨著我國獨生子女的比例加大,中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對中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已是當務之急。現代中學生他們知道的東西多,知識面廣,主觀性強,對他們講大道理作用不大,只有結合實際跟他們講道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體育課教學就具有理論聯系實際這一獨有特點,作為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體育教學這一陣地,在進行體育課教學時,有預見性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寓教于樂、寓教于景、情景交融,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煉之以意、持之以恒的效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濱江學校,甘肅 隴南 746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