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經濟組成中,中小企業占據相當大的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是不容忽視的。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不僅如此,還提供了很多的崗位,從而緩解了我國一部分的就業難問題。由此看來,大力推動我國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必要的。從對中小企業外部環境及資金的支持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的探討,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完善的服務,以助于中小企業的良好發展。本文從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中小企業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可能遇見的問題和障礙,進而提出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中小企業已成為我國數量最大的企業群體,中小企業為我國創造了六成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了我國五成以上的稅收收入,為我國勞動力提供了八成以上的就業崗位,從而對整個我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必由之路。
二、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和障礙
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不僅受外部環境的制約,也受內部環境的影響。中小企業得融資問題已經變成一項難題,資金不充足的情況下很難更好的運作。中小企業同大企業不同,大企業會涉及很多方面的發展,但小企業的規模較小,服務方向比較單一,一旦資金出現問題,沒辦法進行周轉。其實中小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如圖所示,在人才引進、產品開發、融資方面都凸顯出很多的問題。
1.人力成本上升、稅收負擔重
近年來,國家陸續調高了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中小企業的人力成本隨之上升,相應的社保支出也持續增加。雖然我國推出了針對中小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但現行稅法扶持中小企業的政策目標不夠明確,僅僅是一般性的優惠且優惠形式單一,稅收優惠在運用中也忽略了與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且符合優惠條件的中小企業有限,優惠力度不高,難以構建起完整的中小企業政策扶持體系。部分地方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反映,在經濟下行稅收減少的壓力下,稅收剛性加大,企業實際稅負未見減輕。
2.融資困難問題依然突出
外部融資困難是一個始終困擾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障礙。造成問題的原因跟中小企業的自身有很大的關系。首先,中小企業在銀行的信用度較低,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夠完整,甚至有填報虛假信息的情況發生,這樣會增加很多銀行的壞賬率,所以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方面是非常謹慎的。其次,中小企業在銀行的抵押物較少。因中小企業的規模小,自身實力做不到抵押過多的產權,導致在銀行貸款方面處處碰壁。再有是風險大的問題。目前銀行貸款主要考慮的是收益問題和風險問題,中小企業的規模小,資金方面補充,一旦經營不善,很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不能及時的還銀行的貸款,這大大增加風險率。以上原因都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利用資本市場發行股票吸引社會資本直接投資,一直是企業外部融資的常用手段,但我國證券市場現行的管理原則和標準對擬發行股票和債券企業的規模和投資回報的要求較高,中小企業大多達不到要求。目前,銀行商業貸款依然是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由于中小企業資本存量水平不高,資信程度低,信用制度建設方面投入不足,導致向銀行申請貸款相對困難,在利用銀行信貸資金融資方面,中小企業的需求和銀行的實際供給缺口很大。同時,銀行惜貸、壓貸、抽貸、斷貸現象時有發生,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也有所上調,導致中小企業貸款成本上升。
3.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優秀人才
優秀人才是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最重要動力來源之一。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大多是沒有管理經驗的創業者,沒有受過正規的專業訓練,缺乏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和能力。企業員工綜合素質能力水平偏低,中專以下學歷水平員工占了很大的比重,企業優秀人才嚴重短缺。而且,大部分中小企業是家族式企業,其管理模式依然是家族企業成員掌權,非家族成員即使能力強也無法得到很好的重視和發展,也使中小企業失去了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
4.自主創新意識不強,科技創新動力不足
中小企業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的瓶頸。很多中小企業還處在勞動密集型階段,單純的代工生產或者山寨模仿就可以維持生計,導致其缺乏自主創新意識。同時,開展技術研發與創新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中小企業的資金并不充足。而且,技術研發周期長、見效慢,知識產權保護尚未形成國民的法治意識和自覺行為,創新維權成本過高,使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缺乏足夠的動力。
三、中小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1.加大稅收優惠力度,減免涉企收費
面對中小企業稅負壓力大的問題,政府應當以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為取向,堅持稅負從輕、便于征管的原則,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實行統一的稅收待遇,以維護其經濟上的平等地位,從而促進中小企業在平等競爭中逐步成長。取消稅收政策中對中小企業的不公平和不規范規定,加大對中小企業優惠的傾斜力度,研究建立中小企業稅收優惠體系和長效機制。同時,政府還應當進一步清理和減免涉企收費。開展調查研究,積極聽取中小企業的反饋,對現行法律法規規定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進行清理,對中小企業反映強烈的“合法不合理”的收費項目予以減免。此外,政府還應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共社會服務,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2.拓寬融資渠道,打造多元融資環境
改善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需要政府和中小企業的共同努力。從政府角度來說,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是信用不足,缺乏完善的中小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因此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信用評級體系,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融資服務,加大對中小企業信貸支持,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從中小企業角度來說,中小企業應當開拓思維,擴大融資渠道,充分利用民間資本,利用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實現多元化融資。
3.規范科學管理、建立吸引人才機制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改善自身實力,加強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營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時規范和改進家族管理模式,實現規范化、正規化管理,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切實提高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避免任人唯親,擯除裙帶關系,用人和晉升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加大力度吸引海內外人才加入企業。中小企業還可以委托高校培養優秀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實現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4.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
中小企業要樹立科研創新意識,提高對技術研發的重視程度,增加科研創新的經費投入,培養和儲備科研人員,提高企業科研開發能力。中小企業要建立鼓勵科研創新的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營造適合科研創新的環境,培養員工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中小企業要找創新點,針對自身產品的特點,創出自己的特色,增加產品的競爭力。中小企業在科研創新方面還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實現開放式創新,加強與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的聯系,積極向先進企業學習科研經驗,引進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促進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從而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使企業的產品、技術創新更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馬樹軍.淺談遼寧省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時代金融,2017(09).
[2]楊哲.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05).
[3]王倩,施喜容.論中小企業發展現狀與融資困境[J].對外經貿,2017(06).
[4]張東澤.探析新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的經營戰略[J].商業經濟,2017(02).
作者簡介:張小紅,副教授,作者單位:大連理工大學城市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