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外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在互動式的外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應答以及教師對學生的應答的回應幾乎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英語閱讀教學,將知識傳授環節在課堂外完成,學生在上課前完成對課程內容的自主學習;而知識內化環節是在課堂內進行學生的作業答疑、小組的協作探究以及師生之間的深入交流,由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同完成。本文探討了在這一模式下,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設問式閱讀策略,以期更全面的完善英語教學手段。
【關鍵詞】翻轉課堂 設問式 閱讀能力
一、“設問式”教學的基本原則
1.捕捉問題。設問的問題,要盡量打破思維的平衡,做到“石破天驚”,使大腦的機器飛速運轉,促進觀察力、思維力、表達力的發展。教師要善于抓住一些存在潛問題的問題,提供給學生思考,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法。如教學Why I Want a Wife?(《綜合教程》第三冊)一課,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妻子對于一個家庭甚至對于整個社會的意義。有學生回答:妻子對于一個家庭就如同土壤對于一棵樹。話音剛落,不少學生露出驚詫的神情。教師可以立即抓住這一契機,進一步創設問題:這樣的類比有無道理?請冷靜思考。盡管個人思考的角度不同,發表的意見也迥然各異,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得到訓練,同時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
2.設問切題。針對學生設問,應該掌握難易度,問題太容易,學生會產生輕視和厭倦心理,起不到提高的效果;太困難,又會使學生自卑怯懦。因此,學生設問應根據年齡、年段特點接近最近發展點,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專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較有特色的設問模式,如理解What Makes a Leader?(《綜合教程》第四冊)一文時,請學生結合個人實際和自身特點,在三分鐘內做一個競選學生會主席的即興演講。由于學生的知識視野、洞察眼光和分析能力不盡相同,在陳詞中所提供的信息也會千差萬別,某些為部分學生所不知的信息會被引起注意。這樣獨特的設問任務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更加立體的得到了鍛煉,同時使學生綜合性和創造性地運用所學到的語言進行實踐,變被動為主動,化“繁”為簡,提高閱讀效率。
3.興趣相伴。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往往對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思維方式、思想觀念比較生疏。鑒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正確運用興趣規律,使學生萌生,增長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在新鮮感、適應性的情景中設問。如學習課文What Happened to Manners(《綜合教程》第一冊)時,可以根據課文主題對學生設問: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別有那些?有哪些具體實例?教師可以借此來培養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敏感性,培養他們在語言學習中善于發現英語文化的特點并樂于了解和學習英語文化,無形中擴大了學生的閱讀量。
二、利用“設問式”教學法進行英語閱讀教學
1.筆墨閱讀。不動筆墨不看書。筆墨閱讀是學生鉆研、分析、理解課文的一種主要形式。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對文字、內容、層次、情感、方法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筆墨閱讀,應用符號標準,因此,必須有一套相對固定、能代表各種不同含義的使用符號。在這方面,教師可以有統一的規定。比如:生字的符號是“○”,新詞的符號是“( )”,比喻句的符號是“~~~~”,擬人句的符號是“………”,中心句的符號是“☆☆☆”,分層次的符號是“|”,分段落的符號是“‖”等,同時,可配以不同的色彩標明,以求醒目。
2.借鑒閱讀。借鑒閱讀是指學生為了讀懂課文而尋求、探索有關資料的一種讀書方法。初期教師可以有目的地指定一些輔助讀物讓學生閱讀,后期學生在養成借鑒閱讀的習慣后,也可以自覺地選擇課外讀物自讀。借鑒閱讀可有三種類型:(1)加深理解的借鑒閱讀。如學習課文A View of Mountains(《綜合教程》第四冊)時,學生可借鑒閱讀相類似的二戰時期有關日本遭受原子彈襲擊的相關史料,了解史實脈絡,更好地了解原子彈給人類造成的災難,呼吁消除不安全不和諧因素,呼吁世界和平。(2)答案解惑的借鑒閱讀。學生在筆墨閱讀時,產生了許多問題,需要及時解決,學生可借助工具書及其他參考資料尋找正確的答案。
三、結語
翻轉學習是現代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產物。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完全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是對課堂教學的創新,它在學習環境中引入了自主協作,在交流機制中融入了多元互動。設問式教學法立足于翻轉課堂教學理念的根本目標,通過促進學生主動提問,培養學生主動思維的能力和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通過同答學生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擴大知識視野,達到教學互動雙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Fox,B.A.Discourse Structure and Anaphora:Written and Conversational Englis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1.
[2]董黎明,焦寶聰.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應用模型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
[3]劉潤清.英語課堂實踐的理論根據[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項目來源】牡丹江師范學院2016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英語課程中的創新改革研究與實踐(16-JG18065)。
作者簡介:趙一奇(1981.12-),女,黑龍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及翻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