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種信息環境也深刻的影響著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變化,企業會計內控的要求標準也隨之提高。在這種情況下,筆者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信息化環境對企業會計內控體系的新要求,并根據這些要求構建了新的企業會計內控體系,以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準確性,進而提高會計內控質量。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體系構建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競爭也愈加激烈,想要在這種環境下生存下去并且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就必須建議一個完善的內控體系,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好企業,掌控企業的發展方向,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更多的占領市場,達到企業的最終目標。近幾年來,在信息化建設程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國內大多數企業都建立起了會計信息系統,但是這僅限于建立,并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建立會計信息化體系的很多企業還依舊沿用著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這樣不但在工作效率上落后于其他企業,在會計的真實性有效性上也失去了優勢。其實,企業使用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最初目的僅僅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但是,在應用會計管理系統的同時,沒有進行相應的內控機制調整,這就產生的相反的效果--會計信息的失真。針對這些情況,作者就如何在信息環境下構建行之有效的會計內控體系進行了分析,并給出了一些意見,希望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會計控制的效率。
一、企業會計內控體系在信息環境下的新要求
1.控制環境
由于會計系統的遠程可操作性以及開放性,信息系統的使用人員在得到了系統的相關授權后,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權限登錄系統并調取權限范圍內的任何信息,即使系統能夠通過相關程序記錄到操作過程,但是卻很難記錄到信息是否泄漏、是否傳播以及被拷貝了出去,所以一旦信息泄漏并且沒有進行徹查,是很難發現信息已經流失了。另外,會計信息系統的遠程可操作性也給會計信息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大多數企業的高管對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并不如何重視,更何況了解,所以在對會計信息化系統的監督和控制就沒有那么重視,所以要想改善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控制環境,就必須提高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于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重視,并增強企業全體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
2.風險評估
在過去的會計管理模式下,會計風險評估的各項工作都是由相對應的會計崗位工作人員進行的,企業只要控制管理好這些相應的工作人員,就可以得到準確的會計信息,順利的進行風險評估。而在信息環境下,企業大多數的會計管理工作都是由信息系統進行的,它能夠大大提高企業會計管理工作效率,但是其本身的開放性卻提高了風險評估的難度。
3.控制活動
和傳統會計內控管理相比,現代企業的會計控制活動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F階段,我國的計算機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普及率也越來越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會計內控管理水平,但是,高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也給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風險。與以紙質記錄為中心的傳統會計內控管理相比,現代企業的會計內控管理則是將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作為核心。超高的計算機技術使得黑客輕易的就能登錄企業的會計管理信息化系統,篡改、刪除、泄漏甚至盜用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時有發生,這不僅會使得企業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癱瘓,會計信息的泄漏還會導致企業本身的利潤損失。但是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僅僅依靠于計算機命令操作的程序,我們不可能按照傳統的方法對它進行內控管理,所以必須針對現在的情況改變具體的內控活動。
4.監管控制
對企業會計管理活動進行控制可以保證企業內控的有效性。傳統的會計活動監控對象為不變的紙質賬簿與憑證,而現代企業會計活動的監控對象卻變成了電子信息化的會計信息與原始憑證。會計活動的監控對于兩種對象的監控都具有有效性,但是相對于紙質賬簿與憑證的不變性,信息環境下的電子化會計信息很容易受到人為地竄改,如果沒有及時徹查的話很難發現其改變的地方,這樣的監控就失去了最初的意義。所以,現代企業在信息化形勢下改變管控方式,提高對會計管理活動的監控水平才能確保監控的有效性,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二、構建符合信息化環境的企業會計內控體系
在進行內控體系構建時,現代企業應該把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存在的風險與應對措施全部考慮周全。為了保證會計信息管理系統的穩定性以及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作者認為應該建立以IT治理為核心的內控模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在豐富生活、便捷工作的同事,也滋生了很多信息安全風險。要從根本上保證會計內控的有效性,就必須在進行現代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的同時,考慮到會計信息系統本身的安全控制,使得內控系統具有現實應用意義。與傳統的會計內控體系相比,本文構建的現代企業會計內控系統區別在于能否滿足企業信息化會計管理環境,是否與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相符。
1.內部環境
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為構建會計內控體系打好基礎,為企業內控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必要的條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大力有效的執行會計內控的各項制度。在實際的會計管理工作中,內部環境對于提高會計內控效率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企業只有在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更好的提高現代化企業的會計內控效率。
2.控制目標
在進行會計內部信息化控制體系構建時,首先應該明確企業的控制目標:業務以及IT目標。業務目標是對會計業務的控制,IT目標是對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的控制。業務目標最為重要的就是控制會計業務流程的有效性,控制會計業務合理合規的進行。而IT目標主要是控制會計管理信息系統的安全與穩定,系統數據真實與可審計。其中,為了檢驗內控系統是否有效可以采用內審與外審兩種手段,這是系統數據的可審計行就由偉重要,只有能夠保證審計質量,才能真實而有效的反映出企業的會計內控效率。endprint
3.風險管理
無論是在傳統的會計管理模式還是會計管理信息化的模式下,企業都必須具有敏銳的風險管理意識。信息化環境下,現代企業會計不但具備著傳統會計模式下的所有風險,還具備著隨著會計信息化而來的新的更加復雜的風險,所以現代企業做好風險的識別與應對分廠重要。這樣不僅能夠確保會計工作的合理合規,更能夠降低會計風險。一方面現有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不是非常完善,經常會一各種方式出現一些安全漏洞,這些都易成為黑客的攻擊對象;另一方面在會計信息系統的數據傳輸過程中,由于網絡的開放性,會增加一定的網絡安全隱患。對此,作者將技術風險歸為會計內控體系中,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安全與準確性。
4.控制活動
在第二部分第二點中提到將控制目標分成兩部分,即業務與IT,所以企業在進行內控活動時也照此分成兩部分--業務控制活動以及IT控制活動。相對應的業務控制活動就是為了提高會計業務操作和信息的規范性以及真實性,而IT控制活動就是為了實踐會計管理信息系統。根據企業的基礎會計業務設計與之相對應的IT控制活動可以更好的提高控制活動的有效性。
5.內部監督
企業構建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內控體系的過程中,還應重視內控監督功能的實現。對于現代企業來說,會計內控是提升會計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但會計內控的有效性如何則需要通過內部監督來評價?;诖耍P者建議企業組建專門的內審部門,對會計管理活動進行監督與審計,必要時還可以聘請業內專家加入內審團隊,以提升內審的有效性。
當然,由于內審是企業內部的行為,所以,難免會受到一些人為因素的干擾,企業應盡量提升內審流程的規范程度,明確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能,從而降低人為因素對內審結果的影響,提升內審結果的準確性,為制定后續的會計管理決策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楊丹.會計信息化條件下企業內部控制改進研究[J].時代金融,2016,(02):105+107.
[2]梁楠.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2):8-9.
[3]劉洪海,周萍.會計信息化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優化探討[J].商業時代,2011,(31):71-72.
[4]王福東.網絡環境下石油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對策[J].科技資訊,2011,(04):162.
[5]艾文國,王亞鳴.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5):14-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