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 要:寫作能力是學生必須獲得的能力之一。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點燃學生初學寫作的希望之火,保護學生脆弱的心靈,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積累書中的好詞佳句,并及時進行點撥指導,鼓勵學生做到“讀書破萬卷,才能下筆如有神”,以使學生在寫作的海洋里揚帆起航。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72
要想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讓學生通過閱讀鑒賞,博采眾長,并讓學生勤勞采擷,不斷積累詞匯,以使學生能夠靈活、恰當地運用詞語,實現寫作言之有物。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應對學生細心呵護,以使學生在寫作中自由馳騁,展開自由的翅膀,采得百花香,釀出芬芳蜜。
一、開墾泥土,播撒種子
如何開墾學生的寫作土壤呢?如何讓這片土地上生長出郁郁蔥蔥枝繁葉茂參天大樹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精心播撒種子。具體來說,我們應及時轉變角色,走進學生的世界。翻開學生的作業本,我發現學生的作文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仿佛天空中飄蕩的云彩不著邊際。而且,學生眼中的世界是成人無法看到的,是五彩繽紛的。因此,學生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語言,需要教師在引導的同時加以保護。
雖說寫作的靈感來源于實際的生活,但是作文的構思布局及其語言的主要來源則是大量的閱讀。閱讀鑒賞能夠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寫作技巧,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而且,我在多年的低年級教學工作中總結了一點經驗,即我們應及早開墾寫作這片土地,播撒希望的種子,讓寫作成為學生交流傳遞信息的一個橋梁。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生動的生命,生命的顏色是五彩繽紛的。因此,開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一個教師神圣的職責。
二、呼喚生命,抽出嫩芽
如果學生是一粒種子,教師就是一縷陽光;如果學生是一顆幼苗,教師就是一滴露珠。教師要做的就是呼喚新的生命,用細細的雨絲愛撫著、滋潤著、溫暖著、呼喚著,使種子抽出嫩綠的新芽,從而收獲萬頃良田。即教師要激活學生的語言信息,呼喚語言生命,讓學生的語言之花充滿生機。
三、播撒陽光,雨露滋潤
怎樣才能讓學生的每一句都充滿童話的色彩,都猶如清泉般涓涓呢?我的做法是尋找學生作文中精彩的句段,向全班學生展示,再加以高度贊揚,以使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這樣就會收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效果。學生就會用手中稚嫩的筆,開心地寫出色彩斑斕的童話。
如讓學生寫春天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鼻子去聞,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美好,讓他們發現五彩繽紛的世界,在花海中暢游,啟發他們用稚嫩的筆去描述春天的美景,讓他們知道春天是什么樣子的。這樣,學生就會用心駐足欣賞百花,貪心地欣賞,滿心地眷戀,感覺其中的春意,品嘗其中的愉悅。通過真實感受,學生寫出了很多精彩的片段:“春天來了,小草撲閃著水靈靈的大眼睛,好奇地探出來小腦袋,桃花笑紅了臉,柳樹姐姐甩著綠色的長辮子迎風舞蹈,小燕子嘰嘰喳喳地地唱著歡快的歌,太陽公公暖暖的笑著……”“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個小姑娘,花枝招展的,蹦著、跳著、笑著。春天是一只快樂的小鳥,讓世界充滿歡樂。”“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四、花海采擷,勤勞釀蜜
在漢語詞匯中,常常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形容同一樣事物。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習作教學中,學生常常感覺無詞可用。對此,教師應啟發學生靈活、恰當地運用詞語,并博采眾長,不斷積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在閱讀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地去說,去寫,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展開想象的翅膀,走進生活,走向那美妙的語言境界。
那么,如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像蜜蜂那樣去采集文中的好詞佳句呢?這就需要教師積極進行引導,使學生發現文章中的好詞佳句,并記錄下來。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能豐富自己的詞匯。此外,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有空白,教師應引導學生勤于閱讀,“從無字句處讀書”,將文中的經典發現、挖掘、采集出來,就可以讓空白處活起來,滿起來。再加上學生自己的創新思維,對文本情景進行“再造”,就能使學生有說話的欲望,就能釀造出更甜美的芳香蜜來,寫出自己有創造性的文章。
五、香飄十里,收獲甜蜜
托爾斯泰說過:“教學不在于強制,而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實踐證明,學生只有樂于讀書,才能學得快樂。這樣,學生通過閱讀積累了好詞佳句,學習了寫作的方法,就能使寫作實現言之有物。因此,教師應讓學生充分品讀作品,如蜜蜂般辛勤在花海中汲取營養,不斷充實自己,就能釀造出優質的芬芳蜜,即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此外,學生的感悟是靈動的,多元的,是貼近生活的,通過閱讀中一比一較,由此及彼,就很好地實現了“遷移”,如內容的遷移,品質的遷移。這樣,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就能化深為淺,化抽象為具體,成為可感受到的,可觸摸到的。而且,沒有了枯燥的練習,也沒有了聒噪的說教,學生的學習是靈活、融洽的,可使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啟發學生靈活、恰當地運用詞語,博采眾長,不斷積累,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并讓學生把生活情境充分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從而使學生寫出有創造性的文章來。
參考文獻:
[1] 龍芳,龍謙.激發寫作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才能[J].成才之路,2013 (11) .
[2] 徐宜平.如何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J].新課程研究,2007 (9) .
[3] 李涓.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J].教師,2013 (29).
[4] 胡賽娟.論如何啟發小學生寫作樂趣[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 (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