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青
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信息技術課程是高中階課程體系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長期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思想影響,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一直被置于邊緣地帶,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對學習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現階段,盡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很多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滲透到各個學科教育中,但是傳統教學思想依然根深蒂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還面臨不少突出問題,需要我們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強化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首先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后論述了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 改革 實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中學教育領域迎來來全新的面貌,整個體系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在教育工作開展中積極應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摒棄過去傳統的以應試教育為主的教學教學理念,大力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普遍認同的一項工作。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地位低下
當前,我國高中教學階段一直存在著應試教育理念,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應對高考開展教學,這種錯誤的觀點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一直并將長期存在。很多學校、教師和家長認為學生學習好高考考試的內容即可,其他課程學習不學習作用不大。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在大部分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思想中都認為是一種副科,是一種無關緊要的學科,有些家長甚至認為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主要為了玩游戲,這樣會耽誤學生的成績,阻撓學生學習,對信息技術的教育重視程度不足。由于上述種種因素存在,學校不能科學設置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時還存在其他學科教師占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現象,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一直被置于邊緣學科地帶,嚴重影響了新課程理念在學校的深入實施。
2.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師資力量不足
新課程改革之后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教學理念做出相應的調整,這就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很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課程無法在短時間內深入分析新課程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提出的全新要求,且不能充分應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而使得新課程標準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不能順利推進?,F階段,由于學校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師資隊伍建設嚴重不足,一所學校往往只有一名或者幾名教師,教師接受培訓教育的機會較少,自身專業素質和知識結構一直停滯不前,不能很好適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的要求。師資力量不足已經成為嚴重制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發展的主要因素。
3.學生自身學習能力不足
高中階段設置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保證在今后的學習、生活過程中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對人才提出信息化要求。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因為不同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和生活環境不同,學生個人學習能力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性,很多鄉鎮地區的學生由于接觸網絡、計算機的機會較少,對信息技術不了解,導致不同群體學生接受知識和操作能力存在差異性,如果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一部分學生會逐漸跟不上教學節奏而失去學習信息及技術課的興趣。
二、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對策
1.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模式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主體,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提升學生的基礎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因此,要逐漸改變學生的傳統學習模式,實現有要我學向著我要學轉變。在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師正確的組織和指引下實現學以致用。教師要徹底轉變過去應試教育理念,從傳統教師角色中脫離出來,和學生保持平等的師生關系,強化教師和學生溝通交流,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小組探究學習,教師要深入學生群體當中,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想法,更好實現教學改革的要求。
2.改進教學組織形式
針對學生個體間差異性顯著的問題,教師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改建傳統教學組織形式,避免滿堂灌,實施差異性教學和針對性教學。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科特點,教師可以采用課堂授課、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教師特別指導三步走,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統一授課后,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層次,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方便學生在課堂教學結束后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特殊指導,采用三種形式,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進步和發展,改進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
3.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學校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轉變理念,重視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重視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針對現有的教師隊伍學校要為其提供接受培訓教育的機會,組織教師一起學習新課程理念,認真分析新課程標準對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教學提出的要求,逐漸更新教師知識結構,提高教師隊伍專業素質,另一方面還要積極引進優秀信息技術專業畢業的學生,提高教師待遇,吸引更多優秀畢業生充實到現有教師隊伍中,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綜合素質。
結語
高中階段要想培養高素質人才首要任務就是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來說,對于培養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機操作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有著很大幫助。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課程教師于要依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及時轉變教學角色,真正做到一切從學生角度出發,實施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改革,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高中信息技術自主學習課堂評價的實踐與反思——以《創建數據庫的結構》一課為例[J]. 宋興. 華夏教師. 2017(01)
[2]《烤瓷學》精品課建設研究[J]. 張海蛟,馮丹丹. 中華少年. 2016(27)
[3]新課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變化及對策[J]. 秦亞蘭. 成才之路. 2016(20)
[4]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J]. 張夢君. 通訊世界. 2016(07)
[5]“新聞3+1”教學模式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索[J]. 潘興旺,林貴臺,陳志超,蔡國輝.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6(08)
[6]基于課程標準的高中信息技術教材評價研究——以廣東版《信息技術基礎》教材為例[J]. 肖述明. 學園. 2016(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