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全球一體化的趨勢日漸明顯,社會對外語人才需求量及專業水平不斷上升,高校外語專業如何重新定位外語教育,推進外語教學改革,為社會培養優秀外語人才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引起廣泛關注。本文從外語教育和外語教學二者關系著手分析,針對我國目前外語教學的現狀,提出加強外語教育體系建設的具體措施,從而全面提高外語教育質量,提高外語人才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外語教育;外語教學;教學改革
一、外語教育和外語教學概述及二者關系
外語教育和外語教學是我國外語教育界兩個容易混用的概念,早在上世紀80年代。許國璋先生就呼吁有必要區分外語教育和外語教學兩個概念。近年來,外語教育學界又就外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輕孰重展開熱議,對二者進行分析和應用對于提升外語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外語教學”與“外語教育”具有兩種不同的教學觀點和態度,廣義的外語教育指有意識的以學習語言、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為直接目標,發掘人的潛質使之成為真正能力的社會活動。外語教學指的是教師在某一社區內進行的非本族語的教學的過程,其中包括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活動、教學內容;外語教育則關注重異域人文方面的熏陶和培養,是將授課與外語國家思維方式、文化背景、世界觀等一系列文化因素相結合的教育過程。
外語教育與外語教學具有不同內涵,外語教育具有比較寬泛的外沿,更關注社會文化功能等宏觀問題,強調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體現了促成人的自我完善的人文教育過程,使學生在對本民族文化的認知基礎上學習和體會非本族語言的社會文化及情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以育人為本,在語法知識、字法詞法的日常學習中浸入式的吸取外國文化精髓。外語教學是外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語教學更關注教學技術方面的問題,語言是一種載體,文化知識才是內涵。我國以往的外語教育實踐中片面強調方法與技術,忽略外語教育本質的語言文化以及社會功能,導致語言教育價值的缺失和語言學習者的不解。為應對和滿足國內外形勢發展對外語教育提出的挑戰和要求,外語教育教學實踐中要注重外語教育語言學研究,以外語教育為重點,重視人文教育性,探討外語教育本質,樹立外語參與者的主體地位,實現“ 外語教學”到“外語教育”的轉軌,推動外語教育向更高層次發展。
二、我國外語教學的現狀
2014年9月3日,國家教育部頒發了《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外語高考科目考試改革。作為教學的風向標,高考英語的改革必然帶來外語教學的根本性變化。長期以來外語教學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積累,一直注重外語基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培養,教與學的目標不明晰或片面,強調外語的工具性,側重于技能的培養、訓練和運用,結果在培養學生的人文性少有考慮;采取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方法機械陳舊,教師處于核心地位多采取“滿堂灌”的教學形式,缺乏靈活性,不能因材施教,忽視對學生外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外語教師本土文化體驗與學習匱乏,缺乏對受教育者知識視野、文化品位、審美情趣、情感態度、思想觀念和邏輯思維的培養,使外語教學陷入僵局不利于外語教學語言學學科體系的建立。外語教育是一種基礎性和發展性并重的教育系統,外語教育能培養學生的認知功能、社交功能、怡情功能;學習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促成人的自我完善,培養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審美觀,促進學生以域外文化作為紐帶,培養全人類文化價值的認同感、開拓視野、提升人文修養。
三、促進外語教育體系建立,加強外語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樹立外語教育理念,重視人文教育。外語教育者要轉變固有單純語言教學理念,把單一的語言技能教學延伸拓展,把提高文化修養,培養思維模式和提升綜合能力作為教育目標,促進外語教育轉軌。
(二)優化課程體系,合理配置課程結構。全球化趨勢對外語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材選擇時與時俱進,豐富選材內容,引進和利用先進教育資源,將基礎知識教育、專業知識教育、跨學科教育、人文背景理念有機地組合成課程體系,促進學生素質和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手段多元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不同特點采取分層次教學;課堂上營造以學生參與為主體的活躍氣氛,重視“啟發式”教學,采取聽說法、視聽法、交際法和認知法、自覺對比法等多元化教學手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加快教學技術和教學手段優化,借助網絡教學、多媒體、微課教學等新興手段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寫作水平;重視第二課堂,通過英語社會團、比賽競爭、觀摩教學等形式把人文因素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休息和娛樂中去,營造良好的外語教育環境,促進外語教學水平的穩步提高。
四、結束語
新世紀是一個國際化的高科技經濟時代,在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推動下,重新定位外語教育、推進外語教學改革是現代化教育的必然選擇和迫切要求。轉變固有教學重視人文熏陶,重構外語教育理論體系,側重外語技能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新時代的外語優秀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外語教學法工作者要在教學實踐中樹立外語教育理念,重視人文教育;優化課程體系,合理配置課程結構;促進教學手段多元化,建立健全外語教育體系,全面提高外語教育的質量,提高外語人才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孫俊豪.現代教育理論對高校外語教學改革的啟示[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
[2]賈瓊.我國外語教學發展趨勢初探[J].高教學刊,2015(18).
[3]李娜,張美茜.外語教育語言學學科建立的探索[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4).endprint